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重点难点解析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3154420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PPTX 页数:340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重点难点解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0页
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重点难点解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0页
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重点难点解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0页
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重点难点解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0页
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重点难点解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重点难点解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重点难点解析课件(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架构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架构图基本准则基本准则财务报告目财务报告目标标会计基本假会计基本假设设会计信息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认和计量原则具体准则具体准则一般业务准一般业务准则则特殊行业的特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准则殊业务准则报告准则报告准则第一层次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二层次应用指南应用指南准则解释准则解释附录:会计科目及附录:会计科目及主要帐务处理主要帐务处理 第三层次第三层次解释公告解释公告(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财政部的最新解释与与国际准则相同,分为三个层次国际准则相同,分为三

2、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基本准则第一个层次: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具体准则第二个层次:具体准则+准则指南准则指南第三个层次:解释公告(专家工作组意见)第三个层次:解释公告(专家工作组意见)与国际准则不同,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律体系与国际准则不同,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律体系基本准则的性质:基本准则的性质:第一,它是准则的准则;第二,它能为具体准则提供基本概念并指引方向,所以,它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基础,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第三,它不同于所有具体准则,两者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基本准则显然高于具体准则,因为可用来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准则;第四,显而易见,基本准则既具有上述特点,那么它就不是站在企业会计准

3、则体系之外,而是在该体系之中,并处于顶尖地位,它不仅是法规,而且是比具体准则更重要、更基本的法规。问题问:专家工作组意见的法律效力如何?专家工作组意见的法律效力如何?答:解释公告的基本内容是在两个专家工作组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为解决专家工作组意见的法律效力问题。需要说明需要说明1 1、准则体系中,正文不涉及会计记录,会计记、准则体系中,正文不涉及会计记录,会计记录的内容在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录的内容在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目和主要帐务处理中单独规范。会计记录中单独规范。会计记录在准则体系中仅仅是在准则体系中仅仅是辅助辅助的性质。的性质。2 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涉及

4、会计记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涉及会计记录,主要是规主要是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科目由企业自会计科目由企业自行设计并进行账务处理。行设计并进行账务处理。3、执行新准则体系的企业不再执行原有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在我国会计发展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会计规定的表现形式上也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充分协调问题执行新准则体系的企业是否就不再执行财政部以前发布的文件?4、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定位更科学定位更科学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设计,在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设计,在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重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

5、和报告这四个重要环节中,我们尤其强调确认、计量和报要环节中,我们尤其强调确认、计量和报告。确认解决定性问题,计量解决定量问告。确认解决定性问题,计量解决定量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解决政策问题;报告是题,确认和计量是解决政策问题;报告是结果,是报告确认、计量的结果;记录是结果,是报告确认、计量的结果;记录是方法。方法。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应当严格执行严格执行;在符合会计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在符合会计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下,会计记录方法告的前提下,会计记录方法可以灵活可以灵活,包括会计,包括会计科目的名称以及主要账务处理,因

6、此,将会计科科目的名称以及主要账务处理,因此,将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作为指南的附录。目及主要账务处理作为指南的附录。目前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目前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规企业在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定的前提下,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对于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对于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项

7、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问题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企业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如何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列示?答: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未单独设置“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科目。但是,企业在日常核算过程中发生与预提和待摊性质相关的支出,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设这两个科目。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符合待摊和预提性质科目的余额,应作为“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列示。讲解提纲1、资产负债观理念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体现2、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实务当中的应用3、关于现值计量4、所得税会计实务操作5、企业合并实务操作指南6、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7、职工薪酬准则执行中的难点问题8、合并财务报表

8、准则执行中的难点问题9、关于金融工具会计问题10、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资产负债观理念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体现1、何谓利润表观?利润表观要求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在利润表观下,资产负债表只是为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中介,成为利润表的附属。利润表观认为,必须首先按照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再根据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按其经济性质上的一致性联系起来确定收益。因此,收益收入费用。现实问题的思考现实问题的思考 新型的信息使用者群体出现,如投资银新型的信息使用者群体出现,如投资银行、证券分析师、财务分析师,认为目前行、证券分析师、财务分

9、析师,认为目前主要采用主要采用历史成本信息有用性较低,赞成历史成本信息有用性较低,赞成更多采用公允价值。更多采用公允价值。2、何谓资产负债观?(1)资产负债表观是指会计准则制订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2)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而净资产又是由资产减去负债计算得到的,因此:收益=期末净资产价值-期初净资产价值-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体现了基本准则对所有

10、者权益的界定体现了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界定所有者所有者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留存收益体现企业综合收益体现企业综合收益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企业在某一期间与所有者之外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的其他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变动,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综合收益综合收益=净利润净利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中:净利润其中:净利润=收入收入-费用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11、和损失企业已实现并企业已实现并企业已实现并企业已实现并已确认的收益已确认的收益已确认的收益已确认的收益企业未实现但根据会计准企业未实现但根据会计准企业未实现但根据会计准企业未实现但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则的规定已确认的收益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变动表 会企04表编制单位:年度 单位:元项项 目目行行次次本年金额本年金额实收实收资本资本(或股或股本本)资本资本公积公积减:减:库存库存股股盈余盈余公积公积未未分配分配利润利润所有者权所有者权益合计益合计一、上年年末余额一、上年年末余额加:会计政策变更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

12、正前期差错更正二、本年年初余额二、本年年初余额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号填列)填列)(一)净利润(一)净利润(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失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额2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益变动的影响3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税影响4其他其他上述(一)和(二)小计上述(一)和(二)小计(3 3)“资产负债表观资产负债表观”理念的实质是,在分析理念的实质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业

13、绩时,关键是看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业绩时,关键是看净资产净资产是否增加是否增加,即股东财富是否增加。,即股东财富是否增加。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代表净资产的增加,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代表净资产的增加,亏损代表净资产的减少,亏损代表净资产的减少,企业会计准则第企业会计准则第1818号号所得税所得税等准则中的理念即来源于此。等准则中的理念即来源于此。对现金流量的关注以及资产减值会计在一定程度对现金流量的关注以及资产减值会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从理念角度要求上也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从理念角度要求不追不追求虚假利润,要求将企业的发展落在实处,即企求虚假利润,要求将企业的发展落在实处,即

14、企业净资产的增加。业净资产的增加。项目项目利润表观利润表观资产负债表观资产负债表观报表体系核心报表体系核心 利润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计量基础计量基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收益计量原则收益计量原则 实现的原则实现的原则实现和未实现的实现和未实现的收益的计算收益的计算收入收入费用费用=利润利润收益收益=期末净资产价值期末净资产价值-期初净资产价值期初净资产价值-投投资者投入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向投资者分配配信息特征信息特征可靠性可靠性相关性相关性3、资产负债观和利润表观的区别;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投资者持续投资投资者持续投资按资产负债表观提供信息按资产负债表观

15、提供信息防止企业短期行为防止企业短期行为,避免超分配避免超分配4 4、新准则体现企业资产负债表观、新准则体现企业资产负债表观的会计政策的会计政策(举例)(1 1)CAS2 CAS2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VS成本法(2 2)CAS4 CAS4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成本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3 3)CAS6 CAS6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部分资产化(4 4)CAS8 CAS8 资产减值资产减值 *准确计量资产价值、防止资产虚增(5 5)CAS9 CAS9 职工薪酬职工薪酬 *预提辞退福利 CAS11 CAS11 股份支付股份支付 *按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成本费用(6 6

16、)CAS13 CAS13 或有事项或有事项 *充分确认预计负债(7 7)CAS18 CAS18 所得税所得税 *确认递延所有税费用,准确计量税后利润(1 1)CAS2 CAS2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VS成本法 成本法成本法权益法权益法成本法成本法(合并报表用权益法合并报表用权益法)参参 股股 共同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或重大影响控控 制制 一是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相协调。二是可以避免在子公司实际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之前,母公司垫付资金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情况;三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相协调(2 2)CAS4 CAS4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成本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n第一,弃置费用仅针对特殊行业的特殊固定资产,例如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油气资产、核电站的核燃料等。这些行业均承担了环保法规规定的环境恢复义务,且金额较大(可能大于相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n第二,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计算现值n第三,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无需考虑弃置费用,只考虑处置费用。处置费用是残值的组成部分。问题n问:煤矿、铁矿等矿产企业是否要考虑弃置费用?n答:煤矿等矿产企业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