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人:1588****170 文档编号:331542553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基层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医生个人先进事迹 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生命的守护者 群众的贴心人 xxxx优秀个人xxx事迹 人们通常将医生比做白衣天使,可xx市xx医院的xxx医生更愿意把自已看成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白衣卫士。工作三十余年来,他对医学前沿的探索坚定而执着,对寻医问药的患者细致又耐心,他总是说做医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 十几年间,xxx走遍了xx区一百多个乡村,无论基层站所,还是田间地头,处处都留下了他义诊咨询的身影。 一、带头争创佳绩,医疗技术不断求索。 1980年秋,当xxx刚刚从xx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xx

2、医院工作时,初出茅庐的他自知学识尚浅,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他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观摩着。除了精读大量国内外医学专著外,他还多看病例,观摩上级医生的查房与手术。病房内,病床前,他总是在孜孜不倦的钻研业务知识。在医院的关怀与培养下,他还多次被选派到总医院、医大二院、南开医院和北京一些知名医院学习。 1995年他考取了xx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修生班,拜肿瘤专家xxx为师,学习和研究腹部肿瘤疾病的治疗。1998年毕业后,他毅然放弃留在肿瘤医院工作机会,回到基层医院,致力于临床上多发、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完成了一批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胃癌全胃切除空腔代胃术、肝叶切除、胰十二指肠

3、切除和肠道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填补了本区多项技术空白。在他的带领下,xx医院外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断改进手术方法,不断提高开展大型外科手术能力,整体医疗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成长为xx卫生系统的金牌科室,并在本市医务界享有一定声誉。 作为一名医务界老党员,他总是告诫身边的年轻党员要以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要在促进医疗技术发展中以创新精神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近年来,在医院的大力扶持下,他又组织院内青年骨干力量,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病人,利用介入治疗、体内刀和高能聚焦热疗等技术进行综合治疗,使得这些晚期癌症病人延长了生存期,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收到很好的

4、临床效果,受到肿瘤界专家的认可及患者家属好评, 同时这项技术也填补了天津市技术空白。 三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xxx已成长为肿瘤外科的行家里手,xx医院的业务副院长。村里找他看病的老乡却常说:x大夫虽然位子变了,可人一点也没变,对我们还是那么细心周到,依旧是咱们群众的贴心人! 二、带头服务群众,纾难解困全心全意。 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但在广大农村,由于农民群众对肿瘤防治知识贫乏,临床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因未能及时就医而延误病情的患者。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xxx深刻感到在医院坐等病人诊治还远远不够,他要到村子里,到农民家里进行肿瘤知识宣传。此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只要有了空

5、闲,他就会到村里或农民家里进行肿瘤知识宣传。十几年间,他走遍了xx区几千个农民家庭,一百多个村的乡亲都认识他,有了疾病也最先想到他。几年前,xxx村农民老谢时常感到腹痛难忍,找到x大夫后被诊断为盲肠肿物,只要手术切除就能减少癌变风险,但由于经济困难患者仅靠止痛药维持。xxx了解到情况后,细心给病人及家属做通思想工作。住院后的医药费农村合作医疗给报销了大部分,剩余的医药费则由他和几名同事一起垫付。正是有了他的义诊宣传,许多癌前病变和早期恶性肿瘤病人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挽救了很多家庭的幸福。 多年的临床工作使xxx认识到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作铺垫,更需要千百次临床手术

6、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可以说患者既是医生的老师,又是医生的朋友。正是带着这种理念和情感,xxx拉近了与患者间的距离,尤其是面对一些危重病人,他总会投入更大的精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一年国庆节,医院收治了一位胰腺肿瘤病人。xxx为她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一种极其复杂且创伤很大的腹部手术。术后患者病情变化无常,需要随时更改治疗方案和药品。为此他一连几天没回家,在医院对患者进行全天观察,根据病情变化,找准病因,对症治疗。几个日夜的连续工作,使他消瘦了许多,但看到患者病情逐步稳定,他的内心由衷地感到满足。患者家属感激地对他说:x主任,您比我们家属还累,我们还有倒班休息的时间,您却一直守在医院,真让我

7、们过意不去呀! 此时的xxx只是憨厚的一笑,继续投入到救 治其他病人的工作中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xxx的仁心仁术使他获得了许多患者的信任,一些患者自身治愈后又介绍家属及亲友找他治病,有的患者更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前几年,一位东北来的小伙带着自己的爱人找他看病,他不解地问:你们在东北怎么知道我的?这个青年的一番话道出了原委,原来几年前,他路过这里出了车祸就是x大夫给做的手术,感觉效果挺好,很信服他的医术,才将妻子送到天津来看病。 三、带头遵纪守法,弘扬正气 作为一名临床外科医生,工作中常会遇见患者家属送红包、请吃饭的情况,而xxx一直认为,如随波逐流,不仅有损于白衣天使的声誉,而且还会严重损害

8、党的形象。因此,每当患者家属以不同方式给他送红包时,他都婉言谢绝,实在推脱不掉的,就先暂时收下,以打消患者及家属的顾虑,等患者痊愈出院时,再将红包交给护士长由他们退到患者及家属手中,有时干脆把钱交到病人住院押金里。这样的事情,一年不知要遇到多少次,他都采取不同方式一一退回,许多患者及家属深受感动,便再次送来锦旗、镜匾、感谢信,以表达他们的心意,赞誉这位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每当这时他总是说:我们退回的是红包,换回的却是患者及其家属对xx医院的信任。由于他的表率作用,也带动了周围的医务人员,他们不计报酬,认真履行医生职责,热情为患者服务。近年来,经xx医院办公室退还的各种红包、消费卡就达十八万余元,

9、医生个人退还的红包不计其数。医院连续多年在xx区委组织的政风行风民主评中议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先进单位称号。 四、带头冲锋陷阵,危难之中见精神。 2022年,一种传染性极强呼吸道疾病SARS席卷全球。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xxx带领全院医护人员科学防控,积极应对,为xx区实现非典病人零确诊、医护人员零感染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SARS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以前从未在人体发现,在医学防控与治疗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在严峻的考验面前,xxx临危受命主抓医院非典防治工作。他日夜兼程带领相关人员积极筹建发热门诊和病区,挑选业务骨干完成一线人员梯队配置;他科学谋划先后 制定xx医院非典型肺炎预防与应急处理预

10、案、xx医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方案等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以及消毒隔离制度;他不遗余力组织相关科室对全院职工连续进行传染病学、非典临床体征、诊断标准和个人防护等培训,保证医护人员都能掌握非典防护知识。在最初筹建的两个月里,他连续奋战在医院,从未休息过一天。当大家看到他因劳累而一脸倦容时,都劝他休息,可他依然固执的坚守在一线,指导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他敬业奉献的精神使职工们备受感动和鼓舞,增强了大家抗击非典的信心和决心。在他的带领下,xx医院各项工作开展得科学有序,多次得到市督察组高度评价,有力的保障了全区人民的生命健康。 2022年,8.0级强震让曾经山清水美的汶川大地坼裂,昔日家园顷刻间化为

11、残垣断壁,成千上万的生命被埋入瓦砾土堆。xxx迅速组织骨科、脑外、妇科、儿科、麻醉、护理人员组成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汶川重灾区。为了让队员们能够安心支援前线,xxx多次到队员家中走访,了解队员家中情况,解决队员家中困难,使救灾医疗队出色的完成了救援任务。 三十年精诚不倦,三十年矢志不渝。多年来,xxx一直保持着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人服务热情,对同事平易近人,对生活易于满足的态度,用朴实的行动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医生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第二篇、基层卫生院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基层好医生评选典型事迹材料 扎根基层无怨悔 情系杏林写

12、春秋 记临泽县平川镇卫生院门诊主任张立全同志 在河西走廊中部,素有“中国枣乡”之称的黑河烟林旁边,有一所漂亮整洁、颇具规模的卫生院。提起该院的张立全医生,方圆十几里的人无不举手称赞,他就是连续几年被镇、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临床医生张立全同志。现年31岁,只具有大专学历的他,皮肤黝黑,不善言辞,脱下白大褂别人还以为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但十多年来,他凭着真诚而执着的信念,扎根基层,淡泊名利,以解除患者疾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己任,从普通医生到医院门诊主任,一步一个脚印,以一位普通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同事说,他是专业引领急先锋,医院发展的领头雁。 九年前,他由板

13、桥卫生院调至平川卫生院工作,该院由于长期处于个体诊所包围之中,医疗环境差,医生看病只是靠简单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进行诊断;临床用药短缺,经常是配了这药少了那药,或者干脆只有零星几种常用药;卫生技术人员走的走、散的散。医院面临着难以生存的危机,影响着当地百姓的就医。面对工作现实,他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他认为,打铁先要自身硬,决定从提高业务素质入手。在坚持坐门诊的同时不放松业务学习,以身作则,坚持每天一小时学习时间,对“三基”训练常抓不懈,认真开展业务讲座和技能训练。同时做好医院对新参加工作的 医生的传帮带工作,他总是满腔热忱、手把手的带教,即给他们增加锻炼的机会,又给他们压担子,做到既

14、严格要求,又热情辅导,使他们逐步成熟。在短短几年里,造就了一支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团队。通过近10年努力,医院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患者明显增多。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为了方便群众就医,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他献计建议医院,先后负责开设了化验、B超、口腔综合治疗、中医特色等诊疗项目,使卫生院的综合业务能力得以全面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患者说,他是老百姓生命的守护神,值得信赖的好大夫。 在平川镇,许多村民们都认识张大夫。他吃、住都在卫生院,把卫生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几乎全镇人都知道卫生院门诊室里刚进门的第一张就是张大夫的桌子,职工宿舍最里面的一间就是张大夫的宿舍。不管刮风下

15、雨,还是假日夜晚,村民有病总能找得到他,医院的同事知道,老百姓也都知道他一天的工作时间表:每天早上7:30从宿舍到诊室,主持召开每天的晨会,在会上总结前一天的工作,布置当天的工作,8点准时开始在诊室坐诊,一直要到中午12点,有时候中午连吃饭的时间也要坐诊;下午2点到5点继续坐诊、写病历,下午,6点下班,到了晚上,他依然不放心病人,去病房查看完后,才放心回到宿舍里,只要有病人的呼唤,不论多迟,他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从无怨言。群众称他是“24小时坐班的医生”。 农村卫生院医生少,为了群众看病方便,他除主攻内科外,还 在外科、儿科、妇科、中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成了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适合农村群众看病的有效途径,通过刻苦钻研,他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尤其内、儿科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受人称道,渐渐的,周边群众都知道平川卫生院有一名肯吃苦、肯钻研、和蔼可亲、医术精湛的张大夫。每当他坐诊,桌边总是围满就医的病人,有的甚至是从邻近乡镇专程赶来的。他总说:“农民比城区群众看病难,作为一名医生,我有责任为更多的农民朋友解除病痛,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及时的医疗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抱着这一想法,十多年来,不把病人看好,他心里总是不踏实。值班医生遇到危重病人需要请他会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黑夜寒冬,他随叫随到,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