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课件

上传人:数落 文档编号:331533427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版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版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版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版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岩金矿勘查规范修订解读 工作简况工作简况n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n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n召开调研座谈会召开调研座谈会1515次;次;n典型矿床探采对比典型矿床探采对比1010个;个;n对国内对国内3535个金矿山、个金矿山、111111个矿体开采中段高度进行了统计;个矿体开采中段高度进行了统计;另统计国、内外其它金属矿山开采中段高度另统计国、内外其它金属矿山开采中段高度2727个,其中国个,其中国外矿山外矿山3 3个;个;n对国内对国内5858个矿区、个矿区、151151个矿体的勘查类

2、型划分因素及划分个矿体的勘查类型划分因素及划分结果进行了统计。结果进行了统计。n收到反馈意见收到反馈意见3838份(其中单位意见份(其中单位意见3232份,无意见份,无意见3 3份,另份,另有个人意见有个人意见3 3份)。份)。n经汇总,扣除重复意见后,最终意见归纳为经汇总,扣除重复意见后,最终意见归纳为428428条条修订原则修订原则n(一)(一)贯彻新要求、体现新理念。贯彻新要求、体现新理念。n(二)(二)立足矿山建设设计需求,适应管理方式的立足矿山建设设计需求,适应管理方式的转变。转变。n(三)(三)体现技术进步,与时俱进。体现技术进步,与时俱进。n(四)(四)坚持问题导向,改错补缺。坚

3、持问题导向,改错补缺。主要技术内容变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3 31、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2、修改了资源储量分类、类型;将勘查阶段划分改为普查、修改了资源储量分类、类型;将勘查阶段划分改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修改了勘查目的及各勘查阶段的任务;详查、勘探三个阶段;修改了勘查目的及各勘查阶段的任务;3、对控制程度与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章节先后顺序进行了调、对控制程度与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章节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换;换;4、进一步明确了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的研究程度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的研究程度要求;5、修订了矿石选冶技术性能试验研究要求;、修订了矿石选冶技

4、术性能试验研究要求;6、增加了各勘查阶段资源量比例的一般要求:详查阶段,控、增加了各勘查阶段资源量比例的一般要求:详查阶段,控制资源量大于制资源量大于50%;勘探阶段,探明资源量与控制资源量之;勘探阶段,探明资源量与控制资源量之和大于和大于50%,其中,探明资源量应满足矿山建设还本付息的,其中,探明资源量应满足矿山建设还本付息的需要;需要;7、增加了小型矿床勘探及研究程度要求;、增加了小型矿床勘探及研究程度要求;8、将、将“普终普终”和和“详终详终”纳入勘探阶段,作为勘探阶段的特纳入勘探阶段,作为勘探阶段的特例;例;主要技术内容变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9、对勘探阶段增加了、对勘探阶段增加了“首采区

5、的控制程度首采区的控制程度”、“边界的控边界的控制程度制程度”、“构造的控制程度构造的控制程度”、“小矿体的控制程度小矿体的控制程度”、“老矿山深部和外围的控制程度老矿山深部和外围的控制程度”、“复杂矿床的控制程度复杂矿床的控制程度”要求及要求及“岩金矿最密的勘探工程网度岩金矿最密的勘探工程网度”;10、增加了共生、伴生矿产的控制程度,合理的勘查深度的、增加了共生、伴生矿产的控制程度,合理的勘查深度的一般要求;一般要求;11、修订了勘查类型的确定、勘查方法的选择、各阶段勘查、修订了勘查类型的确定、勘查方法的选择、各阶段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等内容;工程间距的确定等内容;12、修改了各勘查类型对应的

6、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修改了各勘查类型对应的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13、充实了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要求、充实了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要求内容;内容;14、增加了绿色勘查要求;、增加了绿色勘查要求;15、修订了采样及样品加工流程的一般要求;、修订了采样及样品加工流程的一般要求;16、修订了粗粒、巨粒金矿石的加工流程;、修订了粗粒、巨粒金矿石的加工流程;17、修订了岩金矿一般工业指标;、修订了岩金矿一般工业指标;18、修订了矿体圈定、特高品位处理的相关要求。、修订了矿体圈定、特高品位处理的相关要求。一、关于一、关于勘查类型勘查类型勘查类型与统计学勘查类型与统计学矿产矿产勘勘查查工作工作与抽样理论与抽样理论

7、“短板理论短板理论”、“木木桶效应桶效应”关键因素决定勘探类型及工程网度关键因素决定勘探类型及工程网度。总则:总则:“矿床矿床勘查类型应根据主要矿体,即作为未来矿山主要开采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矿体勘查类型应根据主要矿体,即作为未来矿山主要开采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矿体的特征的特征确定(确定(6.1.1.26.1.1.2)”;“当当矿体沿走向或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勘查工程间距应适应其矿体沿走向或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勘查工程间距应适应其变化(变化(6.1.2.36.1.2.3)。“对于规模巨大且不同地段勘查难易程度相差较大的矿床(体),可分段(区)确对于规模巨大且不同地段勘查难易程度相差较大的矿床(体),可

8、分段(区)确定勘查定勘查类型(类型(6.1.1.56.1.1.5)”。一、关于勘查类型一、关于勘查类型n规范修订过程中,课题组选择选择规范修订过程中,课题组选择选择10个矿床对个矿床对“五因素五因素”法勘探类型法勘探类型划分结果开展探采对比研究,对划分结果开展探采对比研究,对56个矿床、个矿床、130个矿体开展个矿体开展“五因素五因素”法与法与“两因素两因素”法勘探类型划分结果比对。最终表明:法勘探类型划分结果比对。最终表明:“五因素五因素”法确定的勘探类型及工程网度基本能够保证相应级别的资源量精度,法确定的勘探类型及工程网度基本能够保证相应级别的资源量精度,而而“两因素两因素”法与法与“五因

9、素五因素”法两种不同方法确定的勘探类型的吻合法两种不同方法确定的勘探类型的吻合度只有度只有47%。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课题组未能建立起简单而易于操。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课题组未能建立起简单而易于操作的厚度稳定程度和品位均匀程度作的厚度稳定程度和品位均匀程度“两因素两因素”分级表达体系。以往常分级表达体系。以往常用的厚度变化系数、品位变化系数不能有效而客观的反映厚度、品位用的厚度变化系数、品位变化系数不能有效而客观的反映厚度、品位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因此,按照厚度变化系数、品位变化系数划分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因此,按照厚度变化系数、品位变化系数划分的勘探类型,也就难以指导合理地确定勘探工程网度。的勘

10、探类型,也就难以指导合理地确定勘探工程网度。n鉴于现时尚不能建立厚度和有用组分空间变化程度分级的表达体系,鉴于现时尚不能建立厚度和有用组分空间变化程度分级的表达体系,“两因素两因素”法统计操作过程尚需研究、规范,修改法统计操作过程尚需研究、规范,修改“五因素五因素”法为法为“两因素两因素”法的条件不成熟,最终仍维持法的条件不成熟,最终仍维持“五因素五因素”法勘探类型划分标法勘探类型划分标准。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的技术问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的技术问题变化系数与矿体的空间变化变化系数与矿体的空间变化一、关于勘查类型一、关于勘查类型一、关于勘查类型一、关于勘查类型nM23-M23-金矿体以及金矿体

11、以及M24-M24-金矿体规模属大型金矿体规模属大型(M23-M23-金矿体沿走向长金矿体沿走向长1500m1500m,控制斜深,控制斜深700m700m;M24-M24-金矿体沿走向长金矿体沿走向长1370m1370m、控制斜、控制斜深深866m866m););n形态简单形态简单较简单,主要矿体形状为似层状、大较简单,主要矿体形状为似层状、大脉状,矿体内矿化基本连续,无分支复合现象,脉状,矿体内矿化基本连续,无分支复合现象,形态规则或较规则;形态规则或较规则;n厚度变化系数厚度变化系数60%60%;n品位变化系数品位变化系数156%156%;n矿体断层错动较小,一般为矿体断层错动较小,一般为

12、1 15m5m。无脉岩穿插。无脉岩穿插现象,后期破矿构造对矿体影响不大。现象,后期破矿构造对矿体影响不大。一、关于勘查类型一、关于勘查类型5.1.2.25.1.2.2划分勘查类型时,一般以五种因素作为依据,但应甄划分勘查类型时,一般以五种因素作为依据,但应甄别主要影响因素,当某一地质因素导致勘查难度较大时,则应别主要影响因素,当某一地质因素导致勘查难度较大时,则应以该因素作为划分勘查类型的主要依据。以该因素作为划分勘查类型的主要依据。5.1.2.35.1.2.3划分勘查类型时,应分清主、次矿体及其空间关系,划分勘查类型时,应分清主、次矿体及其空间关系,当主、次矿体在空间上平行重叠分布,且间隔较

13、小,能用同一当主、次矿体在空间上平行重叠分布,且间隔较小,能用同一工程系统勘查时,应以主矿体为准;当矿体相隔较远,或分布工程系统勘查时,应以主矿体为准;当矿体相隔较远,或分布在不同的地段,需用不同的工程系统勘查时,应以矿体为单元在不同的地段,需用不同的工程系统勘查时,应以矿体为单元分别确定勘查类型。分别确定勘查类型。5.1.2.45.1.2.4矿体特征在不同部位或不同方向差异较大时,可分段矿体特征在不同部位或不同方向差异较大时,可分段或按不同方向分别确定勘查类型。或按不同方向分别确定勘查类型。5.1.2.55.1.2.5矿床勘查类型应随勘查进程和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而矿床勘查类型应随勘查进程和地

14、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适时调整。适时调整。5.2.1.25.2.1.2不同的矿体和同一矿体不同地段、不同方向(如:沿不同的矿体和同一矿体不同地段、不同方向(如:沿矿体走向和倾向)复杂程度不一致时,工程间距应适应其变化。矿体走向和倾向)复杂程度不一致时,工程间距应适应其变化。一、关于勘查类型一、关于勘查类型5.2.2.15.2.2.1普查阶段:重在找矿。按照地表有稀疏的取样工程普查阶段:重在找矿。按照地表有稀疏的取样工程控制,深部有工程验证,且本阶段工程能够为下阶段工作所控制,深部有工程验证,且本阶段工程能够为下阶段工作所利用的原则,确定工程间距,不要求系统的工程网。利用的原则,确定工程间距,不要求

15、系统的工程网。5.2.2.25.2.2.2详查阶段:要求系统的取样工程,重在评价矿床的详查阶段:要求系统的取样工程,重在评价矿床的工业意义。初期,可类比相似矿床、或按工业意义。初期,可类比相似矿床、或按勘查类型基本工勘查类型基本工程间距(控制资源量工程间距)的程间距(控制资源量工程间距)的2 24 4倍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倍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形成系统的工程网;详查阶段后期,应利用多种方法(如:形成系统的工程网;详查阶段后期,应利用多种方法(如:抽稀、加密误差对比分析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抽稀、加密误差对比分析方法、地质统计学方法、SDSD方法等)方法等)分析、研究矿床特征,论证确定勘查类型和合理

16、的勘查工程分析、研究矿床特征,论证确定勘查类型和合理的勘查工程间距。间距。5.2.2.35.2.2.3勘探阶段:要求在系统的取样工程基础上,加密控勘探阶段:要求在系统的取样工程基础上,加密控制工程。可按照详查阶段后期确定的勘查类型,选择合理的制工程。可按照详查阶段后期确定的勘查类型,选择合理的勘查工程间距(勘查类型对应的工程间距可参照附录勘查工程间距(勘查类型对应的工程间距可参照附录F F)。)。勘探过程中,应根据部分地段加密工程验证结果,适时优化勘探过程中,应根据部分地段加密工程验证结果,适时优化勘查类型、调整工程间距。勘查类型、调整工程间距。二、关于工业指标二、关于工业指标原则要求原则要求:详查及以上一矿一论证详查及以上一矿一论证 部部评审备案评审备案实务(原要求):实务(原要求):预查预查、普查阶段或以矿业权价款处置为目的、普查阶段或以矿业权价款处置为目的的报的报告应告应采用一般工业指标;详查、勘探阶段可以采用采用一般工业指标;详查、勘探阶段可以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也可采用给合预(可)行性研究论一般工业指标,也可采用给合预(可)行性研究论证的指标;核实报告的采用指标与最近的报告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