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技巧学习高分作文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33153148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训练技巧学习高分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作文训练技巧学习高分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作文训练技巧学习高分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作文训练技巧学习高分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作文训练技巧学习高分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训练技巧学习高分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训练技巧学习高分作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365天不重复(2015年福建省质检作文题)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年有365个日子。有的人过了365天;有的人只过1天,重复365次。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题意简析: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总起,交代一种事实;第二句话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与方式并列第一类人生活丰富,有变化,求新异;第二类人生活单一,守恒,无变化。对两类生活内容与方式不应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就第一类人来说,将365个日子过得每一天都不一样,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充实而精彩,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表现;但是新异的如果只是生活的形式而不是生活的质量与心

2、境的话,在生活之流中一味地求新求异,人也会因缺乏恒常的坚守而迷失。就第二类人来说,将365个日子过得像一天一样,没有变化,色调单一,可能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积极心态、缺乏热爱与投入的情怀所致;但是换一个角度,这种重复单调的生活,或许正可以看出一个人对梦想的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韧,因为重复的只是生活的形式,而精彩的则是生活的质量与心境。写作时的几种策略选择:1对两类人的生活方式或内容加以取舍(1)肯定第一类,否定第二类,抓住“丰富与单一”的矛盾立意:生活要丰富,不要单调/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新鲜/珍惜眼前生活/活在当下/生活的精彩源自热爱(2)否定第一类,肯定第二类,抓住“新异与恒常”的矛盾立意:不

3、要一味求新异,应有所坚守/生活的重复中也有精彩/一生做好一件事2对生活内容与方式选择在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看法每一天怎么过?可以追求新异,也可以坚持单一,还可以有其他选择。考场作文情况反馈(一)考场作文标题举例追寻生命的无限形式可如故,吾心必常新用执守点燃生命精彩垒成生命的高度让重复为人性浮华松绑改变,从心开始追求生命的精彩提高生命的密度(二)考场作文开头摘抄1同样是365天,有的人穷极可能,活出了不一样的365天;有的人执守如一,活出了看似相同的365次。不同的活法是否真有高下之分?2周国平曾说:生命的意义不在其长度,而在其密度。有的人机械重复,枯燥而沉闷;有的人鲜活多彩,充实而深刻。336

4、5天,每天追求不同,自然可以体味生命百态。然而,每天过一样的生活,却能在不断重复中提升自我。4于自然之景色中,人们常常折服于层峦叠嶂、参差变化之美,却忽视了水滴石穿、凝神坚持之景。一如人们往往只看见生活摇曳多变之美,却忘记了执守如一之可贵。(三)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1审题问题(1)能抓住中心信息,如“过了365天”“只过1天”“重复”等,但无法从这些信息生发出内在的丰富内涵,为下文的立论提供清晰又饱满的思考准备。(2)部分考生引述材料后,不加分析过程,直接套入一个似是而非的论题,如:“创新”“坚守”等,行文中更是完全不顾材料背景,通篇就以套入的论题为立足点写作。2行文论证问题 (1)论证语言口语

5、化。如:这样乱七八糟的生活也叫做每天不同,真是笑死人了?(2)论证过程同质化。如:多变的生活让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多变的生活让人乐观积极;多变的生活让人始终精神饱满。(3)滥用道理论据。部分考生背诵了大量的名人名言,但没有真正理解其中思想内涵,行文论证中,强行套入,给人莫名其妙之感。如:“谷川俊太郎曾说:我生命的意义,就是用剩下的时日静静的等待死亡。生命重复的意义从中可见一斑。”读完之后,给人一种云里雾里之感。面对这样一个素质本优良的孩子,却为迎合当下写作流弊而扭曲至此,呜呼哀哉,我心伤悲。(4)以讲故事的形式引用事例论据,从而造成论证无力,甚至问题不明。(5)论证分析过程空洞无物,以贴标签的形

6、式将事例内容与观点强行相连,无法说服读者。考场类文选重复昨日,挣脱旧我目今个性自由、人生体验的呼声越来越高,更多的人们开始追问:要怎样才能把每一天过得不一样?康德曾说:“我的人生要穷尽一切可能。”许多人误解了这句话,在对简单重复生活的恐惧中,选择了对现实的逃离。于是网络上“说走就走的旅行”备受追捧。然而真正付诸行动的人,也多未能找到自己追寻的答案。更有甚者,由此陷入游戏人生的怪圈中不可自拔。究其本源,他们的谬误在于未能准确把握住“不一样”的真正内涵。康德所言不假。然而推衍至今,职场的束缚与生活的安稳皆不许人躲避重复的日程,去追寻以日为单位迭代的人生体验。这就意味着人无可避免要重复昨日,而为了“

7、不一样”,我们只能挣脱旧我。何谓“挣脱旧我”?世说新语中殷浩的淡然对答犹新:“我与我周旋良久,宁作我。”这便是不甘于单调生活的自我在重重外在羁锁下选择蜕变。每一日都于学识、于德行有所进益,便每一日都达成了一次成长,体验了新的人生。曼德拉在狱中的生活无疑比你我更为枯燥,千篇一律。但在铁窗之中,他未曾停止与自我的对话,每日每夜地追问与自省,终由一个激进的暴力主义者涅磐为一个谦和的伟大领袖。这便是重复昨日但又不同于昨日的最佳明证,也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现世中我们唯一的选择,即挣脱旧我,以新的面目迎接每一天。然而知易行难。纵使深味了这个道理,许多人仍在与旧我苦苦缠斗,大抵是惰性与未知的恐惧作祟。挣脱旧我,

8、往往等价于抓住新的机遇,在人生旅途中开辟未有过的一片天地。开源总是需要汗水甚至泪水的。于是人们将此视为畏途,留恋于已知世界的安逸。然而如弃医从文的鲁迅,弃航空工程而习哲学的维特根斯坦,他们正是克服了根植于己的惰性,才发现了新的沃土,有所成就。至于对未知的恐惧,更是大可不必。铭记艾略特的箴言:“探索的终点将是开始时的起点。”每一天对新的可能、新的自我的探求,必将让我们带着“又是不一样的一天”的满足开启新的一天。探究未知并无坏处,何况未知本身不也正是我们所苦寻的“不一样”吗?弘一法师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我们当认清生活的真正奥义,不拒绝重复昨日,而避免重复自己。理性对待重复与变化尼采说:“每

9、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然而,我们是选择固定不变的舞步,还是每天换一个花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挑的好,皆值得肯定。为什么有的人喜爱每天不同的生活?而又为什么有的人偏好日复一日的重复?追本溯源,无论是重复还是变化。皆由内心指引。富于变化的生活能充实内心,扩展阅历,使得人生加入跌宕的元素,而貌似单调的背后,重复的生活亦能够增厚精神的河床,使得人生多一份辛勤的沉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于何时何地选择何种合适的方式,当众生幡然醒悟之际,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将会为我们洞开一扇光明的大门。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诚然,我们拥有选择生活的自由,在生活之中却屡受限制。如果

10、这限制禁锢了自己追求梦想的脚步,使得我们的生命在日复一日的庸常中消磨殆尽,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打破枷锁,去追求丰富的人生?三毛旅行于撒哈拉,在每天都不一样的生活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纪德苦于单调乏味的生活,在远行之后发觉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有些人的人生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他们拥有锐意进取的勇气,使得那些甘于被束缚而得过且过者自惭形秽。可值得一提的是,选择丰富的生活并不意味着非得每天尝试新花样,有些人于重复之中亦能使得人生得以丰富。泰勒斯于每日一针一线的缝补之中体悟到人生的哲学,西西弗斯更是在每天不断推动巨石的过程中领略了生活的真谛。一如维特根斯坦所言:“我不愿在云端跳舞,我只愿贴着地面步行。”在脚踏实

11、地之中,将一件事情努力做到最好,亦能为人生之大厦添砖加瓦,使得心灵拔节成长。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人们在重复于变化中找不到平衡点,甚至偏出了人情理法的基准线。整天游荡不务正业者有之,不思进取机械度日者有之,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思考,成为了精神的奴隶。要避免这些人的出现,我们理应在理性方面做加法,在盲目方面做减法,把握好重复和变化的加减辩证法。在庸常中选择变化,于我们追求的生活中选择重复。以变化的思想解决问题,以重复的心态将本业精益求精,亦非大乐哉?在重复与变化的支点上,愿我们能够理性看待,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让每一天都不同上天让每个人都平等的拥有了等价的财富时间,但是不同的人活出了不同的价

12、值,或是单调重复,或是各有不同,诚如三毛所言,我要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我们唯有在相同的时空中找准自己的坐标,不断进去,让每天都不同,才能让人生精彩纷呈。也许有人认为,每天都一样的过并没有错,你看释迦牟尼佛每日在菩提树下坐禅,仍能等到灵光一现的顿悟。柏拉图听信苏格拉底,日日重复回首动作,最终成为一代哲学大师。是的,每日重复的思索,看似单调无聊,实则是对内心敬畏之情的维护,一种信仰的坚持,对于内心追求的不离不弃,不是盲目追寻表面的苟同,而是维护内心最遥远的梦想。然而纵使每一天的重复会使你熟能生巧,但重复并非不加思考的机械化重复。人们说,超人尼采一生都在思考,难道他会一生只追问一个问题

13、?卖油翁技艺娴熟,难道他每日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敷衍了事?中国美术中早有“无画史纵横习气”一说,纵然顾恺之阎立本技艺再超群,但是一味的描摹场景,只会遮蔽心灵,使得他们在绘画艺术上难以建立直视心灵的美的次序,只是画匠而难成画师,难以突破自我,提升境界。因而,我们需要在百态人生中寻找突破,让美丽人生充满不尽相同的精彩。爱因斯坦和普朗克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科学大师,却能从繁琐的科学实验中享受音乐魅力,让人生的标签不被科学事业限制。褚时健86岁还在规划人生新鲜事。纵然生活“飘风不终日,骤雨不终朝”老人仍能在对世界的好奇中,体味百态人生。然而让每一日都不同的呼吁,并不是邯郸学步般的盲目,诚如香港媒体人梁文

14、道所言,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反观当下,大学生一毕业便处处跳槽,满脑风险评估,处世鸵鸟哲学。盲目的跟随时代,而守不住内心的灯塔,只会让年轻人于俗世的裹挟中,失去定见,扰乱思维,成为每日疲于奔命的机器人。为他人的想法捆绑,最后抱怨一生惨淡了无生意。故而,人生的精彩需要我们在相同的重复中思考进去,在不同的行事中追求梦想,同样一个民族的生长需要如康德,一边仰望星空,一边坚守道德律,在世俗面前重申信仰,在时代进步中寻求突破,如此,人生方能拥有不同的质量,民族才能有独立的脊梁。重寻生活之美 晴明海日,有人看到波澜不惊的无聊,有人陶醉于潮生日落的壮阔,心境的不同,取决于观赏者是否有寻找美的主动。人生亦

15、然。现实或许一地鸡毛,日日都如电影回放般的活于意料之中,用审美的眼光端详,或许能在最绝望的等待中,邂逅最美丽的惊喜。如米兰昆德拉所说,若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机械的重复,那么我们便如耶稣被钉于十字架。然而,谁年轻的时候不曾渴望最遥远的梦想,对远方充满憧憬?之所以在岁月的淘洗中,有的人演绎出一年365种精彩,有的人沦为一年的重复,便在于后者在现实中逐渐输掉了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的坚持,于是,在困难面前,雄心淡忘于岁月,梦想相忘于江湖,人生沦为平庸,再无审美可言。高觉新对未来的美好蓝图便在封建礼教的淫威面前一败涂地,从此按部就班地走向傀儡的人生。因此,为了重寻生活之美,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种从温水煮青蛙的现

16、实中突围的勇气。毛姆笔下的查尔斯,在满地六便士的裹挟中,毅然选择了奔赴远方,绘画追梦。他逃离了厨师生活给他带来的无谓重复,他的人生在这一刻开启了转调之后的新篇章。可以看到,突围是找寻自己过去的执着,逃离是为了给审美找一个出发点。固然,没有一点追求和期待的人生,何以侈谈精彩?无独有偶,梭罗重新定义人生,在天地辽阔的地平线旁找到物我合一的真谛。张爱玲远走海外,在除却喧闹后重拾生命的华美和孤独。审美的人生,以梦想为奠基,以自我为底色。现代人或许不能彻底与现实决裂,也不能跳脱尘世超然物外,然而,重寻生命之美,也不是不可能。我们需要的是发现之眼,宁静之心,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再以高蹈出尘的目光来端详,今日雨夜,谁还有一份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悠然自得,而非埋头于手机电脑逼仄的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