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横岗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3140684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横岗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梅州市横岗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梅州市横岗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横岗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横岗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梅州市横岗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已知总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O点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到达斜面底端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到达斜面上某一点A时速度大小为,则该物体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 B. C. D.参考答案:B2. 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和倍,最大速率分别为和,则A. B. C. D.参考答案:B3. 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初速度越大,落

2、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参考答案:D4. 如图7所示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思考该探究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 _ 。A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B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C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 D防止纸带上打点不清晰(2)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变化。甲同学:把多条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并把小车拉到相同位置释放;乙同学:通过改变橡皮筋的形变量来实现做功的变化。你认为 (填“甲”或

3、“乙”)同学的方法可行。(3)本实验可通过作图来寻找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若所作的Wv的图象如图8所示,则下一步应作 (填“Wv2”或“W”)的关系图象。参考答案:(1) _B_ (2)你认为 甲 (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可行。(3)应作Wv2 (填“Wv2”或“W”)的关系图象。5. (单选)在下述问题中,被选作研究对象的物体, 不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选地球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绕太阳的公转B选地球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的自转C选自行车为研究对象,研究自行车运动的路程D选万吨货轮为研究对象,确定它在航行过程中某时刻的位置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6分)如

4、图所示,在真空中同一条直线上的A、B两点固定有电荷量分别为+4Q和Q的点电荷。将另一个点电荷放在该直线上,可以使三个点电荷都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保持静止,那么引入的这个点电荷的位置 (AB之间,A左侧,B右侧),电性为 (正,负)电荷,电荷量为 。 参考答案:B右侧,正,4Q7.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将它的速度由零增大到v的过程中,外力对它所做的功为W1;紧接着在该物体的速度由v增大到2v的过程中,外力对它所做的功为W2,则W1与W2之比为_ _。参考答案: 1:3 8. (1)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

5、的误差,实验中要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b (2)该同学用1kg的小车,在平衡摩擦力之后,挂上40g的小砂桶后,小车拖动纸带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中的纸带只是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所标注的点是计时器每打5点所取的一个计数点,测量数据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 =9.80m/s2)则:从b点到e点,小车动能的增加量为 J;从b点到e点,砂桶对小车做功 J。参考答案:9. 两种打点计时器即电磁打点计时器和 在接通50Hz的交流电源时,打点时间间隔都是 s。参考答案:电火花计时器 0.02本题考查对打点计时器的应用,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10. (填空)平抛物体的运动

6、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小锤的打击力度,两球总能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参考答案:B11. 对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的重量决定的”这一论断表示怀疑,并在1683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作出评论的科学家是 (填科学家的名字)参考答案:12. 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2m

7、/s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4s内通过的路程是 m,刹车后10s内通过的路程是 m。参考答案:32 m, 36 m13.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 中,得一匀变速运动纸带如图所示,点1,2,3,为计数点,在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三个打点未画,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测得S1=4cm,S2=10cm,S3=18cm。则小车在打下计数点2时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以上两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4分)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

8、同时B球被松开,由静止开始下落,且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此实验说明了A球在竖直方向做 运动若两球的质量一样,则落地前的瞬间,两球的重力功率关系为PA PB(填“”、“=”或“”)参考答案:自由落体 = 15. 如右图所示,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某同学利用此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 本实验中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是( ) A6V以下直流电 B6V以下、频率50Hz的交流电 C220V直流电 D220V、频率50Hz的交流电(2)本实验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1)中所选电源、纸带、

9、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要 (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天平及砝码 B毫米刻度尺 C秒表 (3) 实验时下面的步骤先后顺序是 A先释放纸带后打开打点计时器 B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后释放纸带(4) 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5) 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6)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0 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是: 参考答案:(1) D ;(2) B ;(3) B (4)乙 (5) 9.60 (6)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

10、;纸带上的数据读数有误差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12分)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km/h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情况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都不变,请求出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参考答案:解析:根据题意,由于反应时间的存在,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所以有。对于两种情况,分别有和。将m/s和m/s代入则得和由于刹车的加速度一样,所以刹车时的速度与刹车时间成正比即,代入

11、数值得,即将其代入得得。将其代入得s。17. 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1s内下落了25m。(取g=10m/s2)问:(1)物体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2)物体从距地面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参考答案:(1)(5分)设物体落地时间为t 有: 解得t=3s (2)(5分) 18. 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手持一质量为M的木板B,向上托A,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g)匀加速向下运动,求:(1)加速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A、B分离(2)手作用在板上作用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参考答案:解:当木板与物体即将脱离时,m与板间作用力

12、N=0,此时,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又 F=kx 得:x=对过程,由:x=at2 得:t=(2)在开始下落时,此时作用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M)gFmax=(M+m)a解得Fmax=(M+m)(ga)当刚脱离时,此时作用力最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min=Ma解得Fmin=M(ga)答:(1)加速运动时经过长时间A、B分离(2)手作用在板上作用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m)(ga)和M(ga)【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1)当木板与物体刚要分离时,两物之间的弹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两物体刚分离时弹簧伸长的长度弹簧的伸长的长度等于物体的位移,由位移公式求解时间(2)根据受力分析判断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临界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