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上传人:wdg****h8 文档编号:331343409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俗旅游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俗旅游开展趋势研究-旅游管理中国民俗旅游开展趋势研究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厚多彩,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根底,我国民俗旅游1983年始经历了30多年的开展,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民俗旅游特色鲜明、表现形式多样、成果丰硕,民俗旅游已形成产业化开展趋势。 雷俊霞 1983年,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开启了中国民俗旅游最具重要意义的一年,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新形式,开场引起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得到推广。迄今为止,中国民俗旅游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民俗旅游经历了起步阶段、快开展阶段和深化成熟阶段等开展阶段。民俗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惜的成

2、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今民俗旅游已经与自然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中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其参与型和体验性成为新时期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重要卖点。中国民俗旅游业出现了诸多新的领域和热点,探讨民俗与旅游的和谐和可持续开展,才能提升民俗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其长久开展。 一、民俗旅游业的开展历程 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求新、奇异、求奇,注重参与型与体验性,民俗旅游逐渐开展起来。民俗旅游的开展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改革开发以来至1989年,这一时期,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得到推广,作为风光旅游和历史

3、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在旅游活动中所占比重较少、规模小、围窄。 快速开展阶段。1990年1995年我国的民俗旅游逐渐引起全国各界的关注,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景点出现,如的锦绣中华。这个阶段,我国的民俗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多样化,从单一的欣赏开展到多样的参与。 深化成熟阶段。1996年至今,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不断成熟,与自然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一起构成我国旅游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这些年也出现了中国的民俗旅游亮点活动,如从2002年2011年我国各地陆续推出的民俗旅游主题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设置使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发走向深入与成熟,中国民俗文化村、印象三姐等大型民俗工程的出现即是其典型的标志。

4、 二、民俗旅游业的开展现状 在民俗旅游30过年的开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我国旅游界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的开发,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中最具潜力的方面。同时,民俗旅游的开展也迎合了国游客对文化旅游的多元需求。国家旅游局也组织筹划了一系列民俗主题旅游活动、主题旅游线路和主打工程,都凸显了民俗旅游额独特魅力。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我国的传统节假日,都是民俗旅游的高潮期,清明踏青游、端午近郊游、中秋赏月之旅、春节庙会游,使得民俗旅游热闹非凡。民俗旅游开展促进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开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存与弘扬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5、民俗旅游开展中业态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民俗旅游开展初期是作为自然旅游与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经过30多年的开展,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形式逐渐多样化,民俗旅游文化景点、民俗节庆旅游、民俗旅游商品、民俗艺术表演、民俗旅游效劳以及民俗旅游线路、民俗街区、民俗主体公园、民俗旅游主打工程等,开展业态逐渐多元化。 二民俗旅游开展中产业融合与创意开发并重 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民俗资源因为其唯一性、品牌型与不可再生性,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突出。民俗文化大多口传心授,是传播者和承受者同时在场,在传播过程中双向互动。创意产业是民俗文化在新时期实现功能转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组与多业态

6、融合,在保持精神核和象征符号的前提下,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展。如动漫产业、电影创作、电脑游戏、民俗歌节、民间工艺、广告创意等开发中的民俗元素,凸显出民俗与各业态深度融合和创意开展的现实。印象三姐、大宋东京梦华等工程更是将民俗的创意开发演绎地淋漓尽致。 三民俗旅游开展中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民俗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民俗保护尚未形成自觉意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下,民俗文化在被过度开发的过程中其原生态和本真性在逐渐变质。外来文化的强势进入,也对民俗文化空间造成极大的冲击,破坏了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独特性也在削弱。我国很多民俗旅游地淳朴的民风、独特的饮食、古老的习俗、独有的民居正在逐渐消失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可是民俗文化保护单靠大型的社会文化运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社会的自觉意识,尤其是开发保护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的自觉意识。 经济利益的冲击下,民俗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我国很多地方的独特民俗正是由于其特色化和唯一性才吸引了国外的游客前去探异、求奇,可是旅游开发部门的为经济利益开发的各地小异的民俗旅游工程,使得民俗泛化,失去了其本真性和原生态。 表演性和舞台化在失去原生性的同时也忽略了品牌化的打造。我国的传统民俗、传统节庆、民间歌舞、民俗仪式等都是在长期的民俗文化空间环境中创造、传承和开展起来的。我国很多旅游景区、景点的舞台化表演使得民俗活动常态化和庸

8、俗化,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其唯一性和原生态。如民俗村的节庆表演,天天在过节,节日的周期性与神圣性被极削弱了,同时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 三、民俗旅游业开展的未来趋势 自2010年以来,由于我国各地高铁的开通,民俗旅游进入快速开展的阶段。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奇的旅游心理,是一种具有民俗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趋于表演性、程式化,各地民俗节庆的大规模开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日益凸显出民俗在脱离原生态的文化生存环境。未来,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实现文化、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共生,营造和谐、文明、安康的民俗旅游环境。 一选准突破

9、“亮点,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民俗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实施集中开发,在重点开发的区域选准民俗旅游亮点,依托当地的交通、旅游根底设施、资源特色与品位、文化积淀、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市场细分,考虑民俗的可持续开展效应,实现亮点对一个区域的带动,以点带面,打造民俗旅游特色品牌,借助于整合营销和商业运作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形成民俗旅游开展的后劲。 二注重民俗文化保护,精心设计民俗旅游工程 民俗旅游业在开展的过程中,进入群众化和产业化开展的新阶段,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工程和重要的生活容。与此同时,民俗旅游的破坏性开发,程式化、表演性以及同质化,使得民俗的原生性和特色化逐渐消失,保护民俗文化成

10、为新的时代命题。当今,旅游效劳进一步提出标准化、人性化、特色化和专业化,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精心设计旅游工程才能保持其吸引力。为此,应挖掘民俗资源的文化涵、与自然景观、传统艺术、新型业态完美融合,突出民俗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三完善管理,健全法制,形成民俗旅游保护自觉意识 民俗旅游开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与管理的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使得破坏性开发与重复建立大量存在。因此,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破坏旅游地民俗的行为进展监视与干预,保护民族民俗文化,才能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开展。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和健全的法制,形成全社会民俗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四民俗旅游开发实现从单纯产业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型 在世界民俗旅游开展过程中,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产业本位意识依然居于主流地位,但今天民俗旅游的产业本位意识已经开场发生转变,“社会本位意识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关注公共领域和公共政策。 我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场巨大的社会文化运动来推进与民俗文化保护相关的活动,即是“社会本位意识的表达。推进社会多元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进农村产业构造调整,抢救和保护民族民俗文化,培育公民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引导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开展。 作者单位: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 . z.-.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