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浅析-以融安县高级中学为例

上传人:I*** 文档编号:331239820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浅析-以融安县高级中学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浅析-以融安县高级中学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浅析-以融安县高级中学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浅析-以融安县高级中学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浅析-以融安县高级中学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浅析-以融安县高级中学为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浅析-以融安县高级中学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课作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逐步受到重视。音乐鉴赏课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在新世纪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具有积极作用。在本文中,以融安县高级中学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更注重持续改进方法,充分发挥音乐鉴赏课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 素质教育 改进方法 作用前言: 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中新课程六个模块之一,属于基础性的音乐课程。它是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县城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

2、中,怎么样有效的去开展音乐鉴赏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是我们音乐老师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实施新课改,高中的音乐教学就有了新气象,而且还要深入开展,这样,我们就会产生新的问题,那么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怎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必须要研究的一重大课题;它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 音乐鉴赏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一) 审美教育作用1 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审美,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美、美感、美的创造等这些审美实践的形成,从审美的角度角度出发,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它主要在审美中去实践与创造,也是直接决定着审美、审美取向

3、。从结构上看,审美观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标准。通过审美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能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一些美好事物的向往。2 陶冶情操,提高中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陶冶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指的是陶器,生产金属冶炼、汉字文化隐喻,气质和正直的情操,陶冶情操是让自己自然通过一些外部条件逐步改善和升华。歌唱的过程可以使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扩展,卸下消极的心理负担,容易促使人保持坚定不屈、谦虚谨慎的态度。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人们经常停留在歌曲中,让人们达到忘我的状态,忘记烦恼,消除孤独,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审美创造力说的是根据美的规律进行改造自己和外界,并享有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而美育能

4、使学生养成美和美的习惯,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引导学生自觉的按照美的规律把环境、生活进行美化,并提高审美的创造力。(二) 素质教育作用1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推动作用先秦儒家诸子认为,重视“音乐教育”能够使整个社会“求精”,也会对“教育”具有明显的作用,在音乐教育中的道德品质是不言而喻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说去培养一个所谓的“音乐天才”,而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高尚的心和完美的人格,这就是指音乐教育对思想品德素质起到的作用。道德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可以看得见的,无论什么科目的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有纸上谈兵,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及想要的效果。音乐教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组织的声音

5、,达到更深刻和有趣的教育效果。2 对中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高的话,那么,他肯定也有很高尚的情操。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中,我认为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当中的方法之一。音乐教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除了音乐外的高雅的兴趣爱好,最主要的是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观,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的人才。3 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诱导作用音乐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审美观,提高审美素养,工作积极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态度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展现健康的心灵。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其的思想觉悟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欣赏课程的作用主要通过心理方面来实现的。二

6、 融安县高级中学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 融安县高级中学的学生群体及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1 融安县高级中学的学生群体融安县高级中学是自治区示范性高中,也是融安县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但是,自2019年起,因学校扩招,所以学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大多数的学生群体为农民工人子女,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且部分为留守儿童,家长长期在外地工作由家里老人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缺乏父母的爱,大多比较叛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德育美育工作上应加强重视。所以,作为美育课程的重中之中的音乐鉴赏课应被重视起来。2 融安县高级中学的师资力量融安县高级中

7、学现拥有教师169人,其中专任教师142人,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3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83人,专任教师队伍本科学历100%,学科配置、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其中,音乐教师2名,这在该校扩招后的情况下,师资力量还是紧缺的,加上学校没有安排专用的音乐教室,比较受限,大多都只是使用多媒体设备给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在课中没有用上器乐,比如学校已有的钢琴、吉他等乐器。(二) 融安县高级中学音乐鉴赏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存在问题(1)视觉艺术的依赖。教师会按照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有时会忽略音乐的本身特性,比如课前的导入教师会常常利用一些视频、图片,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被这些视频、图片吸引,音乐倒

8、成了配角。(2)缺乏音乐教学的口语技能。在音乐鉴赏时,教师运用适当的语言艺术,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师缺乏音乐教学的口语技能,很难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3)导入的单一性。导入技能是音乐教室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技能,但受传统的音乐教育的观念影响,忽略音乐课导入的重要性。在音乐鉴赏时,教师的导入方法千篇一律,大多都是以欣赏为主。使后期的音乐鉴赏过程时,没有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2、对策(1)通过制造一些悬念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比如: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和情感进行听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实现学生对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

9、素的感受,之后,教师再去讲解与作品相关的知识,解开学生听赏后的疑问,促使能把握住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意思。(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说一些优美的语言,体现审美性,如语言的内容美及表达美,可以对学生产生启迪和教育性;再就是巧用委婉语言,表达激励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3)直接用精辟的语言导入,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通过讲述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样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再就是直观导入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或者是通过生动的讲解、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这样容易拉近学生与音乐知识的距

10、离。(三) 融安县高级中学音乐鉴赏课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存在的问题(1)在小学、初中阶段音乐学习不够,基础知识教学不扎实,鉴赏能力差。(2)教材里的歌曲过于传统,不感兴趣,听不懂,(3)对外来音乐理解困难(4)受流行歌曲的影响,对地方性的民间音乐缺乏兴趣2、对策转变学生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一提起音乐课,很多人都觉得就是带学生唱唱歌玩玩游戏,玩玩唱唱一节课就结束了,觉得音乐课就是一堂娱乐放松课,学生经常用音乐课睡觉,因为不用考试,只要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就不用担心影响高考成绩,学生大多觉得无所谓,也没有认真对待。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去改变目前这种情况。要让学生改变对音乐课

11、的看法应该先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自己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1)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除了在上课对音乐作品欣赏和老师的PPT讲解外,在课外时间,学生还可以对课上欣赏的音乐作品进行更深的了解,或者去收集下节课需要欣赏的作品及平时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的资料,这样,到音乐鉴赏课的话,可以进行讲解和交流,使学生对音乐的作品产生兴趣。(2)因材施教,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把音乐、美术、文学等科目结合到一起;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会创造音乐的美。对于外来音乐可把相关的乐器带进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教材上的歌曲可以先用流行的歌手的版本来欣赏,再进行教教材内容上的学习,多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找到自信心。结语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主要是靠听觉去感受音乐给与我们带来的各种感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准确的感受到这门艺术所要表达的东西,所以产生一门专门引导人们如何欣赏音乐的课程,即音乐欣赏课。然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影响,人们对音乐欣赏课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音乐鉴赏课本应是包含丰富内容,除教唱环节外,还应有器乐教学,基础乐理,音乐鉴赏,中国音乐史等内容。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目的是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素质教育是在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前提下,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人的性格为基础。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