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上传人:I*** 文档编号:331239731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内容Reference:儒家教育思想中的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都是非常经典、实用的,即使应用到现在,其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也会对教学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要想发挥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作用,语文教师应熟悉掌握并善于利用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经典的、实用的教学方法与原则,例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等儒家教育思想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Keys: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为了实现我国的教育科学化,奉献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更加迫切需要熟悉掌握并吸收利用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从而为当前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经典

2、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对中学语文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启发诱导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一)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由此可知,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儒家的重要教育思想。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引导学生们认真思考。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独自探索,重视学生们对文章的个人感悟;多运用讨论、交流、问答的教学形式,不能教师一言堂;采取不断追问的指导原则上,提倡学生敢于质疑,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反对学生们对课本、教师等权威的盲从。(二)循序渐进。儒家从孔子时代就形成了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孟子也主张循序渐进的原则,他把学习过程比作流水,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是先注

3、满一个坑洼再注下一个,学习也是这样,要一环扣一环的进行。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体系和学生们认知的先后顺序循序渐进地教学,按照拼音、字、词、句、句群、篇章的结构体系来逐步学习语文,不能跨越任何一步,因为学生不可能刚学会拼音和字,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还需按照结构顺序按部就班地学习。二、因材施教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孔子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智力、兴趣等都是不同的,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由于语文具有人文性特点和学生们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儒家教育思想认为,

4、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教好学生。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敏感性来自www.lw5u.Com,把握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握学生情感的触发点,根据学生们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二)“教亦多术”。儒家提出要在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下,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来自www.lW5U.com。例如,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能力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把难度较大的问题留给那些程度好的同学;而难度较小的问题留给那些程度较低的同学。另外,还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分组,

5、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帮互助,尤其是提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三) “长善救失”。儒家在长期的教育中发现学生存在“四失”的现象,即在学习中出现贪多反而学得不扎实,片面专精,浮躁怠慢和畏难不前的情况,学生的心理是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心理以及需求、兴趣等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创设巧妙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和心理共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三、教学相长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切磋、启发,进而互相学习、

6、共同进步的状况。儒家思想认为学生具有超过老师的可能性,老师在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学习,或答疑解惑时,相互切磋、相互启发。鉴于教学相长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一)“学而不厌”。儒家教育早就涉及到了终身教育这一观念,孔子进入老年以后仍然学习、写作。语文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充、更新自己的知识。另外,还要善于在师生互动中学习。(二)“诲人不倦”。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倡导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它是一切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教师的魅力所在。因此,为了更好的达到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语文教师要热爱我们伟大的教育事业,要关爱每位学生,要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同时,教师的关爱还要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育人效果。另外,语文教师要体现诲人不倦的精神,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课下耐心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还要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努力达成情感目标,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