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

上传人:I*** 文档编号:331239707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 徐银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新的教材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因此,为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教师可以从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案例、参加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一、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渗透法治观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要遵循课程标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将法治观念有效地渗透到教学当中。例如,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今日说法的相关

2、内容。其次,教师根据课本中的导读,从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发,向学生展示我国是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让更多的学生明白法治可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生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通过对法律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二、灵活运用案例,优化法治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渗透法治理念,不断优化教学形式,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法治社会的优势所在。例如,在教学“法律为我们护航”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入真實案例,如关于未成年人打架斗殴的视频,通过追溯根源,深度剖析未成年人在违反法律以后,国家有关部门是如何对其进行及时管教

3、的。接着,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向学生阐述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因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低,所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社会文明必须实施的应有之义。为了能够给未成年人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国家有关部门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进行了专门规定。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国家法律给予了未成年人更多特殊保护的相关条例。所以,作为未成年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行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三、开展实践活动,内化法治知识学生虽然可以从书本中学到法律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很难将其真正地内化成自己的法律常识

4、。例如,在教学勇担社会责任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法治观念主题课活动,把班级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利用假期观察不同的人类群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将其写成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通过报告内容不难发现,有的小组通过观察环卫工人,把他们放在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法律责任当中,而有的小组通过观察人民警察,把他们放在了维护社会秩序,为老百姓更好地服务的法律责任当中。这样,当学生可以真正地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上所承担的责任以后,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作为青少年,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诗篇。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观念,不仅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而且也可以让他们运用法治知识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立足于教材内容,灵活运用相关案例,促进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从而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人格健全的人才。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