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31116058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训练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职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习题精练一、单选题1.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 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 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C. 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 中外交流与政权分裂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3.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赤壁之战形势图三国鼎立形势图淝水之战形势图北魏孝文帝迁都示意图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统一国家的建立C. 繁荣开放的社会D. 政权

2、分立和民族交融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A. 东晋前秦梁北周B. 西晋前秦吴北周C. 东晋北魏吴北汉D. 西晋北魏梁北周5.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A. 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C.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 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出现了几次局部的统一出现了民族交融士族形成左右政局的力量北方政权逐渐强大A

3、. B. C. D.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京被先后称作建业和建康,在此建都的王朝有()东吴 东晋 刘宋 东魏A. B. C. D. 8. 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由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A. 外戚独揽国家大权B. 门阀政治制约皇权C.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 国家处于四分五裂9. 南史载: 路琼之, 太后兄庆之孙也, 宅与(王) 僧达(江南士族) 门并。尝盛车服诣僧达琼之就坐, 僧达了不与语, 谓曰: “身昔门下驺人路庆之者, 是君何亲? ”遂焚琼之所坐床。太后怒, 泣涕于帝帝曰: “琼之

4、年少, 无事诣王僧达门, 见辱乃其宜耳。僧达贵公子, 岂可以此加罪乎?”上述材料表明( )。A. 皇权至尊,无所不能B. 太后地位崇高,可直接处理士族C. 江南士族地位崇高且行为跋扈D. 江南士族礼贤下士10. 东晋时期,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这表明当时()A. 门阀政治削弱了中央集权B. 皇权与族权实现了相互制衡C. 选官制度影响政治的发展D. 门阀政治的建立具有合理性11. 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

5、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A. 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B. 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C. 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D. 江南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12. 以下哪个政权定都所在地与其他不同A. 东吴B. 东晋C. 南朝宋D. 北周13. 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理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上述做法体现了A. 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B. 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C. 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 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14. 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

6、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A. 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B. 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C. 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D. 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15. 有学者称五胡内迁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连锁反应”包括()引发西晋诸王内战爆发 导致北方长期分裂混战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融 间接推动江南经济开发A. B. C. D. 16. 483年12月,孝文帝在颁行的诏书中指出“淳风行于上古,礼化用乎近叶。是以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绝同姓之娶。斯皆教随时设,治因事改者也。”其论断旨在A. 强调文化认同意识B. 说明迁移都城的必要性C.

7、 灌输儒家伦理思想D. 论证改革习俗的合理性二、材料解析题17. 材料 东晋给予北方移民安置点以郡、县的建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一时侨州至十数,侨郡至百,侨县至数百”,形成了州中有州、县中有县的“插花地”,同一地区出现了不同行政区划,造成地名系统的大混乱。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晋成帝时下令土断,将白籍用里伍形式重新编制,使之固着于土地上,与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税役,改籍当地州郡县。许多侨州郡县也被省并。但直到隋朝重新划定政区,大举省并州县,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才根除掉侨置州县问题。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8、,指出东晋时期推行“土断”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晋时期推行的“土断”。18.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

9、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摘编自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材料三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赵翼廿二史札记(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2)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3)材料二、三中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发展,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世家豪族手中,国家对土地

10、的控制已经无能为力,大批“编户齐民”,则成了世家豪族的依附农民他们把依附于他们的农民组成私人家兵,从而形成了一股颠覆旧王朝的强大力量。西晋末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宗室诸王争权夺位,战祸连年。八王之乱中,借夷狄以平中国,匈奴、鲜卑、羯、氐、羌得以入主中原,自公元304年匈奴刘渊称王起,少数民族纷纷各霸一方。 摘编自尹辰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成因及其后果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尽管长期处于分裂动荡局面,但西晋仍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之后苻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都曾结束北方的混乱局面。随着孝文帝改革等措施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愈发频繁。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

11、南迁的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摘编自王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长期分裂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的统一因素。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此时国家分裂,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不是繁荣开放,故A错误。虽然政权分裂,但是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不是倒退,故排除B。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但是民族之间的交流极为频繁,江南地区初步得到开发,为经济格局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因此,此时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故C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此时有中外交流,但不是主流,故D错误

12、。故选C。2.【答案】C3.【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后,北方先后出现许多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这一时期可以拟定主题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故D项符合题意。中华文明起源于原始社会,故排除A。魏晋南北朝为大分裂时期,故排除B。题干反映魏晋南北朝分裂战争的局面,并非繁荣开放,故排除C。故选D。4.【答案】D【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形成统一,故为西晋。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东魏和西魏是北朝时期北魏分裂形成的,故是北魏。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代,故是梁。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西魏被北周取代,故是北周。故选D。5

13、.【答案】D6.【答案】D7.【答案】A8.【答案】B【解析】题干没有提到二王是外戚,故A错误。二王是东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门阀士族,“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由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反映了门阀士族对政权的影响大,皇权受到制约,故B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信息,故C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国家四分五裂的信息,故D错误。故选B。9.【答案】C【解析】题干信息强调的不是皇权的问题,故A错误。题干没有说明太后可直接处理士族,故B错误。根据题干“路琼之,太后兄庆之孙也”“琼之就坐,僧达了不与语”“遂焚琼之所坐床”“僧达贵公子”可以看出,太后的亲属与江南士族僧达发生了矛盾,僧达行非常猖狂

14、,皇帝却没有降罪于他,这反映了江南士族地位崇高且行为跋扈,故C正确。题干信息与此项正好相反,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从题干看,东晋时期门阀政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的特殊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这表明门阀政治有利于实现东晋政局的相对稳定,并维系着东晋政权,故D项正确,A项错误。题干中“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突出皇权与族权共生,没有体现二者制衡,故B错误。题干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C错误。故选D。11.【答案】C【解析】A太过绝对,故不选。BD题干未体现,故不选。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表明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故C正确。故选C。12.【答案】D【解析】联系所学可知,三朝均定都于南京,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依据所学,北周政权定都于洛阳,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13.【答案】D14.【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匈奴人攻破洛阳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造成北民南迁,这有利于推动江南经济的开发,故B正确。通过题干北方的战乱,不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排除AC。通过题干“杀死豪族官僚庶民。”可以看出这不利于豪族扩充实力,排除D。故选B。15.【答案】C16.【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淳风行于上古,礼化用乎近叶斯皆教随时设,治因事改者也”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