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331109491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0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 一、思考题 1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或会计假定,是指对会计资料的记录、计算、归集、分配和报告进行处理和运用的假设前提和制约条件。它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会计假设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或会计单位,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具体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进行反映和监督活动,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独立的财务报告的单位。 (2) 持续经营:又称继续营业,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解散、倒闭而进行清算

2、。 (3)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分期,是指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情况,便于清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而人为地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期间划分为若干个均等的会计期间。 (4) 货币计量:又称货币计量单位,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 答: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指开展会计业务应遵循的原理和规则。现代会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 客观性原则:则亦称真实性原则,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

3、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该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两点。 a.要坚持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情况,其衡量标准是:一要有凭证;二要凭证反映的事实是真实的;三要时间上保持一致。 b.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核算方法,要客观判断,防止主观臆断。其衡量标准是,要按历史成本计价,资产估价要可靠,费用分配要真实等。 (2)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要成为有用的,就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它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 可比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

4、比。也就是说,相同的经济业务在不同企业,尤其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要用一致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来处理;同时,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便于使用者比较和决策。 (4) 及时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比如,按照及时性原则,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告应当在年度终了 4 个月内报出;中期报告应当在中期结束后 60 天内报出。 (5) 明晰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应用。 (6) 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7) 重要

5、性原则: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应考虑经济业务的性质和规模,根据其影响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程序。对于重要会计事项,应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地、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失真和产生误导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8)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 答: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s)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报表的组成项目。 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

6、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二)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7、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利润:也称为收益(income)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4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会计等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1) 资产=权益: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与权益,是对同一经济资源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有资产就意味着有权益,资产和权益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从数量上来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与权益的总额必定彼此相等。 (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的要求权是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时

8、日必须向债权人交付资产的责任,这样,从企业的角度讲,就可以把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称为负债;投资者的要求权是投资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享有对企业资产的收益、分配、处置的权利,可以把投资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称为所有者权益。可见,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3) 收入费用=利润: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企业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计算确定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确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 (4)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若企业的收入大于费用支出,即企业实现利润就会使所有者权益增加;反之,企业发生亏损也会使所有者权益减少。 (5)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

9、收入:企业的经营成果也必将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数额变化。企业实现利润将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发生亏损将使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5 答:区别: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是关于会计核算的统一规范,是企业进行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会计制度是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而成,直接地、具体地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则与规范。 联系: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的具体化,会计实践的总结,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制定各种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 制定并实施会计制度,其重要意义就在于使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范结合企业的会计实务予以具体化,对会计准

10、则中没有包括的具体业务的核算方法、核算程序、会计流程以及内部会计牵制制度等内容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以此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A 5.A 6.C 7.B 8.B 9.D 10.A 三、 多项选择题 1.A C 2.ACD 3.B D 4.B C D 5.A B C D 四、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五、业务题 1. 答:月初:所有者权益=资产 负债 = 16 000 4 000 = 12 000 元 月末:所有者

11、权益 + 利润 = 资产 负债 = 19 000 3 000 = 16 000元 利润 = 16 000 12 000 = 4 000元 2. 答: 业务序号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收入 费用 收入 费用 1 40 000 52 000 2 10 000 3 7 200 7 200 4 3 000 5 6 000 2 000 6 48 000 7 20 000 8 1 000 合计 70 000 16 200 100 000 10 200 损益 53 800 89 800 六、案例分析题 答:1.上述行为不合法。 A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记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

12、得计提秘密准备。而案例中的总经理没有将收到的货款没有冲销坏账,违反了谨慎性原则。 B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强调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案例中明显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C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案例中的公司总经理明显违背了这条规定。 2.上述行为不合法。 A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即使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而案例中会计核算明显提前,这违反了及时性原则。 B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强调不得提供虚

13、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案例中明显违背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上述行为不合法。 A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记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而案例中明显少计了费用,违反了谨慎性原则。 B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强调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案例中明显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4.上述行为不合法。 A客观性原则要求要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情况。而案例中办公用品的丢失原因不明,违反了客观性原则。 B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报告)必

14、须真实、完整,强调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案例中办公用品的丢失原因不明,不能体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一、思考题 1. 答: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账户(account)是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明确的核算内容,用以系统地、连续地记录和反映由企业经济业务所引起的相关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联系:账户的设置应与会计科目的设置相适应。 2. 答:概念:借贷记账法(debit-credit accounting method) 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运用复式记账原理,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账户结构: 记账规则: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应按照其内容,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入某账户的借方和其对应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借方和贷方的金额相等。这就形成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3. 答:在借贷记账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包括如下两种。 (1) 发生额平衡法。当我们要检验所有账户在某一期间内对各项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时,可用这种方法,其平衡公式是所有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