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3105261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诗人北岛回答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反映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这两句诗的语序,回答下面的问题。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2.下列各句中,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中学生应该学习逻辑,我们都是中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学习逻辑。B.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是勤劳勇敢的。C.运动员都是需要锻炼身体的,我是运动员,所以我需要锻炼身体。 D.想考大学的人要努力学习,你是想考大学的人,所以你要努力学习。3.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虽然难以证明,却是人类长期思

2、维实践的正确反应,这就是“逻辑规律”。下面四个句子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不采纳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B.严禁触摸电线,500 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C.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他参加决赛了,所以他已经获得了一等奖。D.青年团员要带头学习雷锋精神,我是青年但不是团员,所以我不需要带头学习雷锋精神。4.下面这段文字存在五处逻辑错误,请写出存在逻辑错误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2016 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这本书很有特色。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3、来最有吸引力的一本书。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你只有一口气读完它,才能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和思想的滋养。你只要读完了它,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5.请在画横线处写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与之间是6.逻辑推断题。关系;与之间是关系。(1)根据语境填空。从前,一个孤岛上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凡是漂流到这个岛上的外乡人都要被当作祭品杀掉,但允许被杀之人在临死前说一句

4、话,然后由这个岛上的长老判定这句话是真还是假。如果说的是真话,则将这个外乡人在真理之神面前杀掉;如果说的是假话,则将他在错误之神面前杀掉。有一天,一位哲学家漂流到这个岛上,他在被杀之前说了一句“”,使岛上的人没有办法杀掉他。(2)请说明下面一段文字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当一盘喷香美味的糖醋鱼端上饭桌时,鱼嘴能张合,鱼鳃会动我们不解地问邹经理,鱼已经烧熟了,它的嘴和腮为什么还能动?邹经理告诉我们,这是厨师绝妙的烹调技艺做好的鱼可以动二三十分钟,有时一条鱼的鱼身已经被吃得只剩骨架了,鱼嘴还能张合。 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题目。“今晩,你不来接我,我就只有露宿街头了。”这

5、是一种假两难推理,理由是:没人来接,还可以自己打车回家、走路回家,也可以住在宾馆,还可以到附近朋友家投宿。这种假两难推理所给出的两个选择看似难以抉择,二者只能取其一,其实并不全面,即不涵盖所有的可能。请联系生活实际,另写一个假两难推理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请选出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并阐明理由。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奋斗)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醒:智慧)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豁达)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我:认真)D.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谨慎)(1)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为:(2)理由如下:。3.请仿照下面两个例句

6、的逻辑关系另写两句话。要求:分别符合例句、例句的逻辑关系,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例句: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李明不到十八岁,所以,李明没有选举权。如果有大雾,飞机就要停飞;今天起了大雾,所以,飞机会停飞。 4.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一般是用一个大前提(一般性原则)和一个小前提(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推断出一个符合大前提的结论(特殊化陈述)的过程。三段论推理是人们进行数学证明、办案、进行科学研究等思维活动时能够推断出正确结论的科学性思维方法之一。请仿照下面的示例,推断出后面题目所给的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并仿照示例的形式写出正确结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示例

7、)大前提:所有的偶蹄目动物都是脊椎动物。小前提:所有的牛都是偶蹄目动物。结论:牛是脊椎动物。条件:(1)所有的 X 地区的人都是穿黑衣服的。 (2)所有的 Y 地区的人都是穿白衣服的。(3)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4)A 是一个穿白衣服的人。请根据以上条件推断以下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1)A 是 Y 地区的人。(2)A 不是 X 地区的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人们长期争论不休,至今没有明确答案。但是有人另辟蹊径,从逻辑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写了一篇题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短文 ,并在文中给出了明确答案。下面是该短文中的三段文字,请顺着他的

8、思路,再写一段话(60100 字),并给出明确答案。注意体现恰当的逻辑节奏和逻辑力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李春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看似难以回答,其实,这是有明确答案的。首先看鸡的来源,这一点解决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人类将捕获的某种野生禽类家养驯化,称其为鸡,而这种野生禽类肯定是产蛋的,即在鸡出现之前,已经有蛋了。那么问题解决了,答案是先有蛋,后有鸡。如果将问题缩小,变为“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注意,是“鸡蛋”,而不是“蛋”。那么,答案是先有鸡,后有鸡蛋,因为我们把鸡下的蛋叫作鸡蛋。 2.下面是董事长的新任秘书在向其汇报会议安排时的原话,因缺少逻辑性和条理性,董事长很不满意,要求新任秘书将此次

9、会议安排按照“结论先行”“逻辑呈现”和“归纳总结”的逻辑顺序重新向其汇报。假如你是其新任秘书,你会怎样重新进行汇报?董事长,刚刚杨总来电话说系统出现问题,明天下午 4 点钟他无法参加会议了。张总说他晚一点开会没有关系,明天晚点再开也可以。可是明天的会议室已经被别人预定了,但是星期五是空着的。王总的秘书说,王总明天很晚才能从外地出差回来。我建议,会议的时间定在星期五上午 10 点,您看行吗?3.下列句子运用了逻辑上的归谬法,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归谬法的逻辑思路,并按照这种思路,仿照其中一个例句的格式另写一例。例句: 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如果这

10、样的话,那么谁也看不懂的作品岂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了。有人说,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大学岂不是就没有必要存在了。4.请以下面的句子为中心论点和开头,续写一段话论证此观点。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符合逻辑;80 字左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模拟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 分)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 ,但人对作为理性的核心成分的逻辑的了解还十分有限。正因如此,逻辑不是被戴上神秘、深奥、抽象的光环,被敬而远之,就是被轻蔑地视为虚无、刻板、教条、缺乏活力。很多人没有受过基本的逻辑训练,任凭外部刺激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对人类历史发展

11、真正起作用的人来说,观念的力量尤为重要,而观念的运作正是一种逻辑运作。可见,具备良好的逻辑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进而提升现代生活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

12、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逻辑不仅是科学 ,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的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

13、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 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净尽。而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

14、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强化逻辑训练。(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章第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类自在的理性存在一种先天的不确定性,需要用逻辑的力量克服这种弊端,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B.人类理性的活动是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C.从知与行的角度看,逻辑既是一门独特的科学,又是一门奇异的艺术, 科学和艺术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理性臻于完善。D.逻辑的目的可以成为艺术的

15、目的,但前提是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一种理论要想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具有结构性力量和活力,需要确立其自身逻辑的有效性,获得一种逻辑的品行。 B.生活中,人们要么认为逻辑神秘、深奥、抽象,敬而远之;要么认为逻辑虚无、刻板、教条、缺乏活力,轻蔑对待。C.逻辑能力存在于人的大脑,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D.理性的核心成分是逻辑,但人们对逻辑的了解却十分有限,这使人很难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和提升现代生活的人文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逻辑作为一种理性的精神,能够促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探求和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