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上传人:丹**** 文档编号:33104284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在“减负”过程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随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及“双减”政策的提倡,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增效减负教学理念的实施。在“减负”理念的倡导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优化设计语文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在优质语文作业完成过程中达到最高效的学习目的,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水平,以及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减负”过程中实施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在“减负”过程中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笔者首先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存在着的问题、减负过程中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教学意

2、义展开了探究。1.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存在着的问题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作业量较大:小学生不管是智力、理解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尚未完全成熟,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习惯一昧的加大语文作业量,使得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多数教师为了在短期内获取高效的教学效率,会通过设计题海战术的作业设计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这一作业设计方式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厌倦及烦闷的学习心理,超出学生的学习承担能力。(2)语文作业设计

3、形式单一、枯燥: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中习惯以单一、固定的书面作业设计为主。这种书面作业的设计形式主要包括抄写生字词、完成课文后练习题、配套练习册习题练习、背诵和熟悉阅读课文或某个段落、作文练习等等,这一固定和单一作业设计形式虽然能达到巩固语文知识的目的,但多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出现敷衍了事、应付、未用心完成作业等行为和心理的出现,久而久之甚至引发学生出现厌倦、不想做作业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3)课后作业内容较为枯燥及重复:当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内容和知识点主要围绕着课本知识点进行设计,难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且部分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过于依

4、赖于语文课本,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本延伸内容等自行优化改变作业内容,过于重视学生作业完成的度,无法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眼、手、口及耳等感官,使得语文作业内容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无法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4)语文作业资源开发力度较小:现阶段教师对于作业资源的开发力度较小,使得语文家庭作业内容的来源较为局限。且教师对于作业资源的挖掘力度较小,缺乏对教材教辅材料必要的分析和整合,未能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元化的语文作业资源,使得语文家庭作业资源范围的选择空间较小,不利于语文作业应有价值的发挥,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5、的提升。(5)语文作业评价形式单一:由于语文作业设计形式和内容单一、枯燥,使得教师在作业评价中不得不采用标准答案进行评价,大多数教师会采用“”、“”、“优”、“良”、“差”等等级性的语言文字,这种但以固定的作业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很好的清晰全面判断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不明白自己优、良、差的优点、错误和缺点等具体的点在哪?无法很好的发现、解决自己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中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2.减负过程中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教学意义在“双减”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优化设计课后作业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以“增效减负

6、”为目的优化设计作业能最大程度上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丰富语文作业的设计形式和内容,更好的为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拓展生活化的资源,强化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通过优化设计语文课后作业的教学还能强化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及设计水平,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基于“减负”的理念下优化设计语文课后作业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对于多元化、创新形式和内容的语文作业完成积极性和兴趣,更好的帮助学生高效的巩固和复习更多的语文知识点,强化学生语文作业完成中的核心素养、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意识。因此,在小

7、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减负”过程中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3.小学语文教学在“减负”过程中提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3.1 基于“增效减负”理念下优化设计多元化及丰富的作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作业优化设计中,教师应始终遵循“增效减负”的原则和理念,从各个角度和层面优化设计语文作业,使得学生在多元化、丰富的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中能更好的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视野,收获延伸性及拓展性的语文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转变以往抄写生字词、背诵文章、写作等形式和内容,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语文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将语文作业分成理论性及实践性两种形式

8、,要求实践性作业设计占比不低于50%,促使学生在课后能通过不同于以往单一书面形式的趣味性形式巩固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在进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中,教师在优化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布置书面作业及实践性作业两种形式,首先要求学生以“学习雷锋叔叔”为主题结合课本内容、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一篇作文,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自己见过的像雷锋叔叔一样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事迹和人物等等;其次要求学生以“向雷锋叔叔学习”为出发点在放学后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更好的强化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过多元化、趣味性的语文作业设计形式和内容更好的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效率。3.2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9、和需求设计层次性的语文作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中应基于“增效减负”的教学目标下坚持“少而精”、“层次性”的原则。教师应在优化设计之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文学习需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并通过最少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最多的语文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前依据学生平时语文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和学习基础等将学生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其中对C层次学生应要求其通过作业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对B层次学生要求其通过完成作业强化学生对于基础语文知识的运用,对A层次学生要求其通过完成作业实现强化学生语文知识拓展性及延伸性运用的学习能力。如在进行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中,教师在

10、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后应针对C层次学生设计以下作业:“阅读课文后学会掌握和运用新的字词、修辞手法及文本的主要内容、情感表达等”;针对B层次学生设计以下作业:“阅读和学习课文后要求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对周总理及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后说出自己的初步感受”;针对A层次学生设计以下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以上两个作业后结合课文写作关于“端午节传统节目”、“舞龙狮”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及少数民族的一些娱乐节目等等”的作文,通过层次性的作业设计更好的强化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3.3 在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中遵循“增效减负”的原则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在小学语文

11、课堂教学的课后作业优化设计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人性化设计、增效减负的设计原则更好的设计各种实践性的语文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具有多样化、趣味性强的作业形式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口、眼、手、耳等全看的感官,更好的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赵州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之后设计以下的作业形式:“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在至少一名家长的带领下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导自己所在社区或市区内周边的桥梁(古桥最好)上去拍摄桥梁的样子、测量桥梁的长度、仔细观察和记录桥梁的表面美观程度、桥洞、桥墩、桥梁栏板上是否存在精美的图案等

12、等。并要求各个小组在收集资料之后通过书籍查询、网络查询的形式查询更多关于这座桥梁的建造信息和数据资料等等”。通过这一实践性的作业形式更好的促使学生在实践作业完成中了解到更多的课文外的知识、强化学生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等,更好的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4.结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基于新课程改革标准和双减背景下的“增效减负”理念下通过优化设计多元化及丰富的作业、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设计层次性的语文作业及遵循“增效减负”的原则设计实践性的作业等优化设计手段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锻炼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达到“增效减负”的教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