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科词典合集-V2.0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33093688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学科词典合集-V2.0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创新学科词典合集-V2.0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创新学科词典合集-V2.0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创新学科词典合集-V2.0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创新学科词典合集-V2.0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学科词典合集-V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学科词典合集-V2.0(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曲线(理性思维)第一曲线【概念解释】第一曲线指的是沿着S曲线本身开展,又被称为连续性创新,相当于生物进化论里的“遗 传”。一旦业务成形之后,管理就会把你固化在既有的业务延展之上。在稳定的竞争环境中,沿 着第一曲线持续改善,是实现增长最好的方式。但是第一曲线不可能无限增长,最终会遭 遇极限点。【理论溯源】1、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教授埃弗雷特罗杰斯出版了创新的扩散一书,“S曲 线”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在书中,“S曲线”是指企业在最初阶段规模较小,服务于少数 客户,随着新产品逐渐群众化,企业迅速扩张并最终到达巅峰,而当市场走向成熟时,企 业步入平稳开展的过程,整个过程表达为S形。2、跨越S曲线

2、一书提出了双S曲线的概念,S型曲线描述了某一特定市场、行业乃至 产品的开展轨迹,即从平稳开端,进入快速增长,然后显现下滑态势。为防止步入颓势, 企业需不断发现新领域,通过跨越到另一个S曲线,实现企业绩效的持续性增长。也就是 混沌大学所说的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书中还提出S曲线的4个阶段: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阶段会呈现出不 同的特点。【应用场景】企业或个人在制定战略或开启第二曲线之前,需要了解企业在第一曲线所处的阶段,判断 是否过了破局点,或者是否到达极限点【应用要点】1、识别极限点:单一要素发生十倍速变坏时,可能就面临极限点/失速点。不能等到达财 务上的极限点再开启第二曲线2、识

3、别破局点:单一要素发生十倍速变好时,有可能产生破局点。主营业务实现自增长 (用户主动来,付费意愿高,或者产品供不应求),说明公司已经过了破局点。分形创新【概念解释】第一曲线可以看作由更小尺度上许多S曲线构成,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第一曲线的某 个小S曲线会成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分形创新相当于进化论的遗传+变异,通过自然选择 最终成长为新物种。【理论溯源】1、进化论进化论,是由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一种猜测而提出的一种假说。其 主要观点是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 汰;物种所保存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

4、便 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的方式与企业进化的方式具有同构性,新物种通过遗传+变异,经过自然选择成长 为新物种。2、分形分形指同一事物在不同尺度下具有自相似性。原是几何学术语,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粗糙 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局部,且每一局部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 状”,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企业进化的方式符合分形的特征,第二曲线是在第一曲线上的某条小S曲线成长而来,两 者在核心能力上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应用场景】1、对第一曲线进行拆解,分析哪一项子业务有可能成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2、基于第一曲线的核心能力和新的市场需求开展新业务,将合适的新业务培养为第二曲线【应用要点】1、分形创新不

5、是割裂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而是放大尺度看,第一曲线本身由无数条次级 的S曲线组成,其中一条次级的S曲线生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2、分形创新W多元化,分形创新是基于第一曲线的核心能力进行创新【问题检核清单】1、是否可以通过子业务独立的方式实现实现分形创新?【应用场景】理念世界是探究世界源头的一种方式,认为存在是一,世界的源头只有一个,找到了世界 的源头才能与源头产生链接【应用要点】1、世界的源头只有一个,存在是一。2、世界的源头也即本体世界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从任何一个点进去都是全新的世 界,这个全新的世界和原来的世界是同构性的。【相关概念】存在是一 (The one is)“存在是一”来自于

6、巴门尼德,它的英文可以叫“The ONE is”,整个源头世界是一个, 而且是唯一的一个源头。 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用今天的语境来讲就是寻找世界的源头。认识世界对应着哲学里的本体论。o本体论本体论(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o原子论认识世界有两条路,一条叫原子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由特别细微的原子,不可再分的原 子,以及原子周围的虚空所组成的,原子加原子周围的虚空,我们认为这是世界的根源。O理念论另一条叫理念论,认为这个世界的本体是一些超越现象世界背后的理念所决定的,现象世 界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内秉了理念世界的理念,所以它才成为事物。由于人类在认知上有不可克服的结构性缺陷,导

7、致人类对认识世界的追问陷入了死胡同。O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原理也即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由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 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必 然大于或等于普朗克(Planck constant)除于4兀(AxAph/4n ),这说明微观世界 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而“原子论”说如果把世界物质拆分到最小单元,就会认识世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表 明,人类对量子的观测会影响到量子的状态,因此把物质拆分到原子并不能准确的认识世 界。o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又称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哥德尔证明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只

8、要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 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 题。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道理,人类在理性的范围之内,永远无法认识这个世界的真相。O以理明道以理明道是指采用柏拉图式精密逻辑的理性的方式来认知世界和认知自己,寻找世界和自 己的源头。O以禅悟道以禅悟道是借助乔达摩禅修的方式,来破除人类思维固有的二元对立,借助古老的东方智 慧,来开辟一条新的路径。O轴心期“轴心时代”或“轴心期概念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 书中明确提出的一个跨文化研究的概念,用以指称公元前500年前后即公元前800年至公 元前200年间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

9、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O洞穴假设洞穴假设是柏拉图的一个隐喻。柏拉图说,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洞穴里,外面的光影子投射 到墙壁上。我们在被绳索禁锢的地方,只能看到墙上的投影,然后就以为墙上的投影是世 界的本原。 一元论/多元论一元论是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多元论主张世界是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哲学学说。与多元论相对的是一元论。 三个元逻辑元逻辑是指默认正确的公理。混沌大学使用三个元逻辑来尝试论证本体世界的源头。O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又称“第一原理”。其实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术语:“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O自指性在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中,如果一个句

10、子直接或间接提及自身,就称为自指(Selfreference) O吞食自己尾巴的衔尾蛇是自指的一个符号。著名画家艾舍尔用一张一只手画另一只手的话来表达自指性的意涵。埃舍尔也通过他的版 画表达了他的怀疑,理性头脑中的创造论存在着不可解矛盾。同时在这个体系里,想要努 力表达的一个现象是,创造者就是被创造者。 单向性单向性指的是一个事物的开展具有不可逆性,比方基因遗传,从基因决定了蛋白质的特 质,但是如果通过整容改变了蛋白质,并不会通过基因遗传到下一代。O分形分形指同一事物在不同尺度下具有自相似性。原是几何学术语,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粗糙 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局部,且每一局部都(至少近似地)

11、是整体缩小后的形 状”,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零时空场零时空场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也即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创造物/创造者从本体世界到现象世界是单向性的,本体世界是创造者,现象世界是被创造物,所以但凡 被创造出来的东西都不是本体世界。O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首先由牛顿明确提出,牛顿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对 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作了明确的表述,因此又叫做牛顿时空观。所谓绝对,是指时间和空 间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无关,实际上,绝对时空观是人们在低速状态下的经验总结。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观念,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分别具有绝对性。绝 对时空观认为时间与空间的度量与惯性参照系的运动状

12、态无关。O绝对时间绝对时间是指在牛顿的时空观中,时间是绝对的,与任何特殊的参考系无关,静止安放在 不同惯性系中的时钟,对同一运动过程的计时结果是相同的。绝对时间是不会随着任何外 部的作用或观察者改变。O绝对空间绝对空间是由牛顿创立的稳衡体系一一动者衡动,静者衡静。”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 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o 相对时空观(Spacetime)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否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相对时空观。在相对时空观中,时间和空间被联系在一起,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物质的运动对时 间和空间有一定的影响。爱因斯坦还把时间看作第四维,与三维的空间一起组成了四维时

13、空。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宇宙论” (The Big Bang Theory)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 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 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 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 0维时空零维时空就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零维时空存在于奇点,奇点大爆炸之后就有了时间空 间。O没有空间本体世界没有空间,空间是现象世界的属性,空间背后还有某种更绝对的背景,那个绝对 的背景在本体世界,那个东西创造出空间出来。O无限没有空间我们称它为无限。我们通常认为无限是在空

14、间上无限大,无限是本体世界的属 性,无限不是在空间上无限大,而是根本没有空间。O没有时间按照牛顿的定义,时间是事件发生背后的那个背景。事件发生在一个时间轴上。根据科学 理论,奇点大爆炸之前是没有时间的,奇点大爆炸之后有了时间,说明时间是被创造出来 的。牛顿:绝对时间是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没有町间,“永恒”O 永恒没有时间我们称之为永恒,我们通常认为永恒是无限长,但是真正的永恒是没有时间。O奇点引力奇点(Gravitational singularity)是大爆炸宇宙论所说到的一个“点,即“大爆 炸”的起始点。该理论认为宇宙(时间一空间)是从这一 “点”的“大爆炸”后而膨胀形 成的。奇点是一个密

15、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热量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点”,一 切物理定律均在奇点失效。o奇场奇点是零维时空,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它既是点又是场。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既等于此时此地,又等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是奇点等于奇场。O无限小二无限大一个无限小的奇点,等于一个无限大的奇场。奇点不是奇场的一局部,因为它没有边界, 它没有边界,说明点这个场是一个,所以叫绝对分形。本体存在于无限小和无限大之处。O绝对分形分形是指任何一个点进去都是全新的世界,这个全新的世界跟原来的世界是同构性的,绝 对分形就是里边的任何一个点进去之后,还是那个整体。O 四维时空场空间是三维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在三维的空间再加上一个时间的维度,构成 四维时空。【知识延展】O理念世界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说,理念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 在。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由于万事万物都各有自己的理念,各种理念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等级清楚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由低到高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自然物的理念,如石头、马和人的理念,这是最低层次的理念;人造物的理念,如桌子、椅子和床的理念,它们构成了各种人工制品摹仿的“原型”;(3)数学意义上的理念,如方、圆、三角形、大于、小于等;(4)范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