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二期中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江西弘域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二O二一年九月目录目录 I1概述 11.1 项目概况及特点 11.2 评价工作程序 2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41.4 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231.5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232总则 252.1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252.2 编制依据 252.3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282.4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312.5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402.6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472.7 污染物控制和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47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03.1 现有项目概况 503.2 扩建项目基本概况 783.3 扩建工程工程分析 1113.4 扩建项目水平衡 1983.5 扩建项目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2013.6 项目扩建前后污染物“三本帐”分析 2463.7 总量控制 2473.8 清洁生产分析 248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584.1 自然环境概况 2584.2 峡江城南工业园概况 2604.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614.4 区域污染源调查 281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85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855.2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875.3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3335.4 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3405.5 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3535.6 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3565.7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606环境风险评价 3706.1 风险调查 3706.2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3726.3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3806.4 风险识别 3816.5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3916.6 风险预测与分析 3966.7 风险防范措施 4126.8 风险应急预案 4176.9 风险评价结论 4197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217」项目施工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217.2 项目营运期废水防治措施 4227.3 项目营运期废气防治措施 4287.4 项目营运期噪声防治措施 4367.5 项目营运期固废防治措施 4377.6 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4387.7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442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4458.1 环保投资估算 4458.2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4458.3 损益分析结论 446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479.1 环境管理 4479.2 监测制度 4509.3 信息公开 4529.4 污染物排放规范化整治 4539.5 环保设施"三同时”竣工验收计划 45410结论与建议 45710.1 结论 45710.2 建议 463附图:附图一地理位置图附图二敏感点分布图及评价范围图附图三厂区平面布置图附图四峡江县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六园区规划功能布局图附图七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八生态红线图附图九土壤类型分布图附图十周边企业分布图附图十一应急疏散通道图附图十二应急疏散安置场所位置图附图十三园区污水管网图附图十四江西峡江工业园区化工集中区规划图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立项文件附件3执行标准函附件4总量文件附件5现有项目批复文件及总量文件附件6土地证附件7下游取水口证明附件8园区环评审查意见文件附件9污水处理协议附件10周边村民自来水安装到位的证明附件11监测报告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表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表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表4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附表5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概述1.1 项目概况及特点1.1.1 项目概况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医药产业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法人代表陈英伟,注册资金4000万元,属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公司总占地46083.44m2该公司于2013年底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城南工业园投资新建临床供药生产线项目(年产4.5吨Hemay系列临床供药),由于市场原因该项目一直未正式投产2020年底,建设单位拟投资建设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中试车间建设项目,主要生产原料药HMBM-05产品0.5t/a、HMBM-07产品0.25t/a、HMBM-10产品0.5t/a,该项目正在试生产现有项目建有办公、综合大楼、原料药车间、仓库、辅助车间、危险品库、锅炉房、水泵房、循环水池、事故池、污水处理池、门卫等基础设施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已在《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中试车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承诺新建临床供药生产线项目今后不再生产为了顺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做大做强原料药产业,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决定在厂区内建设原料药二期中试项目,扩建项目将新建生产车间、危化品仓库、一般固废暂存库、研发中心等,并利用现有的办公楼、锅炉房、污水处理站等公辅工程,扩建项目建成后全厂年产L5tHMBM-01、2tHMBM-05>0.75tHMBM-07>2tHMBM-10o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第1号令修改),本项目属该名录中“三十七、研究和试验发展,108-研发基地含医药、化工类等专业中试内容”的类别,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据此,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委托江西弘域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赴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踏勘,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以此作为主管部门决策和建设单位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实施及管理的依据1.1.2 项目特点本项目是依托现有厂区、办公楼等进行扩建,与现有工程均属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十三、医药: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和生产”,为鼓励类工程主要污染源如下:(1)废气类:锅炉烟气、工艺废气(包括过滤洗涤废气、蒸储废气、真空干燥废气、粉碎废气等)、污水处理站废气,主要污染物有臭气浓度、NOx、SO2、丙酮、甲苯、三氯甲烷、乙酸酢、乙酸、二氯甲烷、甲醇、乙糖、乙酸乙酯、四氢吠喃、异丙醇、HC1、TVOC等2)废水类:生活污水、工艺废水、真空系统排水、设备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水、循环冷却废水、废气处理污水等,主要污染物pH、CODcr、BOD、SS、NH3-N、二氯甲烷、TN、TOC等3)固体废物:过滤废液、过滤废渣、蒸锵废液、废催化剂、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废盐、水处理污泥、职工生活垃圾、原料包装袋及原料包装桶等。
4)噪声源:离心机、干燥机、空压机、各类泵、风机等产生的噪声,其噪声源强小于85dB(A)o本项目地处峡江县城南工业园,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废气、废水等经处理均能够做到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符合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1.2 评价工作程序本次环评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委托环评工作后,建设单位在峡江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发布公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开评价单位接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关于本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同时结合用地规划,检索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首先确定本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判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然后评价单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筛选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第二阶段:对项目进行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了解区域环境现状情况;进行详细的工程分析,确定各污染因素污染源强,然后进行各环境要素影响预测与评价,并分专题论述第三阶段:在进行环境影响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减轻或消除影响的污染防治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给出项目环境可行的初步结论。
在环评报告书基本编制完成时,建设单位在峡江县人民政府网站上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开,同时在报纸上进行了二次信息公开,并在项目周边的村庄张贴公告,充分征询利益相关者对本项目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评价单位编制完成《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二期中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建设单位上报环保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具体环境影响评价流程见图121第•阶fit制定r作方案依据和美短定确定环地影响评价文件类小建设项目 工再分析图12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十三、医药: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和生产”,为鼓励类;经查阅《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本项目属于《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鼓励类峡江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会以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二期中试项目予以备案(2020-360823-27-03-039766),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1.3.2 与“三线一单”相符性1)生态红线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赣府发(2018)21号2018年6月30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为46876.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比例为28.06%。
涉及吉安市部分区域的主要有赣江中下游流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罗霄山脉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雪山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根据峡江县生态红线图(见附图八)可知,本项目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2)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玉笥山省级森林公园)和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I类标准,地下水环境目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111类标准;声环境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江西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1282-2020)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目前区域大气环境为不达标区,地表水、地下水、声、土壤环境质量均能达到相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根据工程分析及预测结果,建设单位通过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大气各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叠加本底值后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废水污染物经峡江县城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外排,地表水环境现状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项目厂界噪声昼夜间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II类水质标准;土壤满足江西省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1282-2020)及《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相关标准要求。
本项目西面与玉笥山省级森林公园最近距离1.83公里,根据大气影响分析可知本项目对玉笥山省级森林公园贡献值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