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

上传人:文得****题库 文档编号:33091241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完整版考试真题1. 某钢厂领导班子正在对该钢厂的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经过调查得知,该钢厂目前产钢1000万吨,成本居高不下,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9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钢的成本将由原来的2800元降低至2600元,环境污染问题、安全隐患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假设该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需要对技术改造方案的( )进行对比分析。A.总投资与总产量B.总产品与经济效益C.总

2、投资与经济效益D.总投资与投资回收期【答案】:C【解析】: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需要对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时,除了考虑由于进行技术改造而追加投资外,还应该把由于技术改造引起的某些生产能力消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计入总投资之中。(2)对该项技术改造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投资投放期B.投资回收期C.项目建设期D.项目周期【答案】:B【解析】:技术改造方案优化选择的方法最常用的有:投资回收期法,是指某技术改造方案的投资额用该方案实施后的净收益额来补偿的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追加投资回收期法,是指某技术改造项目有两种以

3、上方案时,采用某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多投资的部分,由采用这一方案比采用其他方案节约的经营费用来补偿所需要的时间;效益成本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技术改造项目的各方案在整个寿命期间内收益的现值与成本比率,以确定各技术改造方案排列的优先次序和取舍的方法。(3)该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若该厂年钢产量不变,则该厂年经济效益为( )万元。A.179300B.188300C.197300D.200000【答案】:C【解析】:只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为:EQ1(C0C1)E0K总。式中,E表示技术改造的年度经济效益;Q1表示技术改造后的年产品产量(Q1Q0);C0、C1表示技术改造

4、前、后的产品单位成本;K总表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E0表示标准投资效益系数。由题可得,E1000(28002600)0.39000197300(万元)。(4)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的总投资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A.因技术改造需新追加的投资额B.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C.技术改造的贷款利息D.拆除和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答案】:A|B|D【解析】:技术改造后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还以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为代价,这一代价将要靠改造后增加的收益按标准回收期予以收回。在此情况下,其总投资可按下式计算:K总K新K损K利。式中,K总表示技术改造的总投资;K新表示因

5、技术改造而新追加的投资额;K损表示技术改造中拆除的旧设备、旧设施等所造成的损失金额;K利表示拆除固定资产回收利用的价值。2.生产线按照节奏快慢分为( )。A.零部件生产线B.流水生产线C.自动化生产线D.产品生产线E.非流水生产线【答案】:B|E【解析】:生产线的种类,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3.某公司用实验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来测试该公司生产的化妆品改用新包装后的效果,使用原包装时,该化妆品一个月销量为3500件,换为新包装后,该化妆品一个月销量为4200件,则该实验的实验变数效果为( )件。

6、2011年真题A.7700B.3850C.700D.350【答案】:C【解析】:由题意,该实验的实验变数效果=事后测量值事前测量值=42003500=700(件)。4.单件生产类型的特点有( )。2013年真题A.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低B.生产的稳定性很低C.生产专业化程度很低D.通常采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E.要求工人适应多种生产【答案】:A|B|C|E【解析】:单件生产类型是指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而每一种产品仅生产一台(件)或少数几台(件)的生产类型。其特点是: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相当低,几乎没有共同的部件;生产的稳定性和专业化程度很低;单件生产类型一般都采用通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只有在必须采

7、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才能达到技术要求、保证产品质量时,才采用专用设备;要求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广的生产知识,以适应多品种生产的要求。5.分工是为了适应生产率提高的要求而产生的,企业内分工有利于( )。A.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B.劳动转换时间的减少C.机器的发明和使用D.生产要素的重组E.多技能工人的培养【答案】:A|B|C|D【解析】:企业内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主要表现在: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分工能减少劳动转换时间;分工促进了先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从而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优势,并相互协调,提高生产效率。另

8、外,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6.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市场发生的是组织管理费用B.企业发生的是交易费用C.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D.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E.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答案】:C|D|E【解析】: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AB两项,市场发生的是交易费用,企业发生的是组织管理费用。7.下列员工招聘测验方

9、法中,最常用的是( )。A.心理测验B.情景模拟考试C.面试D.能力测验【答案】:C【解析】:面试又称面试测评或专家面试,是一种要求求职者用口头语言来回答主试的提问,以便了解应聘者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一种测评方法。面试是员工招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争议较多的一种方法,有的时候面试效果好,有的时候面试效果很差。面试的基础是面对面进行口头信息沟通,其主要效果取决于面试的经验。如果主试人员缺乏面试经验,则面试效果就会很差。8.某企业对同类企业的产品、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属于市场( )调查。A.营销因素B.竞争情况C.环境D.需求【答案】:B【解析】:市场竞争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对竞争企业的调查和分析,

10、了解同类企业的产品、价格等方面的情况,他们采取了什么竞争手段和策略,做到知己知彼,通过调查帮助企业确定竞争策略。9.在市场调查的方法中,与拦截访问法相比,观察法的优点有( )。2013年真题A.直观可靠B.调查成本低C.不受空间限制D.真实性高E.不受调查对象的影响【答案】:A|D|E【解析】:观察法的优点包括:直观可靠;真实性高;不受语言交流的影响;独立取舍,不受调查对象的影响。观察法的缺点包括:难以观察到被调查者的心理动机等内在因素;受时间空间限制;调查费用高;对调查人员素质要求高,观察员素质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易产生观察误差等。因此,观察法一般只适用于小范围的调查。10.( )是组织

11、演变的基本动因。A.企业成长B.社会发展C.技术因素D.组织文化【答案】:C【解析】:技术因素是组织演变的基本动因。如果把企业按经营绩效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就会发现经营成功的企业的组织结构同其所属的技术类型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而经营不成功的企业,通常其组织结构特征偏离了其技术特征。11.企业对工作方式、装备、工艺流程等所进行的变革活动,属于( )。A.产品与服务变革B.战略与结构变革C.技术变革D.文化变革【答案】:C【解析】:技术变革主要是指生产流程方面的变革,包括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变革涉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技术,包括工作方式、装备、工艺流程等。12.( )是企业

12、的雏形。A.手工作坊B.家庭作坊C.工场手工业D.工厂【答案】:C【解析】: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分工的深化,家庭手工业开始发展起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家庭手工业逐渐向手工业作坊过渡,但不是典型的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以及商人和商人资本的作用,这些商人的家庭作坊就变成较大规模的手工业工场,此时的工场手工业实际上已具有企业的雏形。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13.某公司用甲材料生产A产品,甲材料标准价格是50元/千克,用量标准为5千克/件。该公司上月投产A产品10000件,领用甲材料为48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55元/千克,则上月的甲材料成本差异是( )万元。A.1

13、0.0B.11.5C.12.5D.14.0【答案】:D【解析】: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公式为: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则本题中,甲材料成本差异=480005510000505=140000(元)。14.在企业员工招聘的程序中,首要环节是( )。A.制定招聘决策B.发布招聘信息C.选择招聘渠道D.制订招聘计划【答案】:D【解析】:员工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做好员工招聘工作。企业员工招聘的一般程序是:制订招聘计划;制定招聘决策;选择招聘渠道;选择招聘方法;发布招聘信息;收集求职资料;确定录用人员。15.在进行财务决策时,

14、管理者应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和( )两个基本价值观念。A.无风险价值B.账面价值C.年金价值D.风险价值【答案】:D【解析】:未来因素通常具有不确定性,财务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时间价值,还必须考虑不确定性的因素对财务成果造成的影响,这就是风险报酬的认识。16.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开发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战略是( )。A.进取战略B.紧随战略C.保持地位战略D.冒险战略【答案】:B【解析】:紧随战略是指企业不抢先研制开发新产品,而当市场上一出现新产品,就立即进行仿制或寻找新产品的缺点来加以改进创新,以生产出功能、款式、包装等更好的产品。采用这种战略,可以使企业减少研究开发费用,对别的企业处于萌芽状态的新产品可以迅速加以改进,以迎头赶上。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开发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17.一般而言,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大,则( )。A.产品的品种越少B.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C.生产专业化程度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网络营销/经济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