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导游词(多篇)推荐第6篇:广东导游词陈家祠 陈家祠 讲解线索: 【简介】-【建筑特点】-【一进(大门外)】-【二进(首进大厅和聚贤堂)】-【后进】-【西斋和厢房】 【简介】 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动工,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氏族人捐资合建的宗族祠和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座建筑,成立了专门保护机制,多次进行修葺,于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九座厅堂,东西斋10座房子和其间的六座庭院,大小合计19座,聚贤堂位于中央,其他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间以长廊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放的形式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这种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的形式体现了我国南方祠堂建筑的规矩和传统的艺术风格。
因此陈家祠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明珠” 【建筑特点】 陈家祠的建筑特点有两个,一是每座房子从柱基到瓦脊全都缀满了石雕、砖雕、木雕、泥塑、陶塑、铁铸和彩绘,玲琅满目他们的题材都是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地方风物,精雕细刻,用材讲究,确确实实是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艺术宝库二是极富岭南风味那些华丽的装饰,陡峭的瓦脊,小巧的拱门和各种比例、手法都突出表现了岭南的建筑风格长廊贯通全院遮阳挡雨,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让人觉得优雅宜人,极富岭南风味 【一进(大门外)】 来到陈家祠一进,首先介绍一下屋顶脊饰脊饰在明亮的蓝天衬托下,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具有浓烈的民间艺术韵味你们看:那蹲伏在屋檐垂脊上六对一米多高的灰塑独角狮,全身朱红色,大眼圆睁,张口翘尾,就想要凌空而下,气势雄伟陈氏书院将灰塑独角狮装饰在垂脊上,带有辟邪保平安的寓意 接着我们重点了解一下陈家祠的花脊和砖雕陈家祠花脊共有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花脊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灰塑做脊基,上层为陶塑陶塑是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色石湾陶塑瓦脊,题 1 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
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眼无珠,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模印制,根据人物不同的形态,选配头型、帽饰、手脚、服饰,然后用捏、按、捺、贴等手法进行加工,按仰望角度视线要求,夸张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制,在屋顶驳接嵌砌而成每条花脊,在烧制的时候,都标有店号和年代,这条首进中路花脊是光绪辛卯年(1891年)文如壁店烧制的当时为陈家祠烧制花脊的还有宝玉荣记、美玉成等店铺 请大家注意看,每条花脊的两端,有一对造型独特的动物,它龙头鱼尾,长有两根往上翘的长须,像飞翔在凌空一样,气势不凡,使屋顶的轮廓线更加优美这种怪异的动物,就是古代民间传说能防火避灾的鳌鱼古人认为:“巨鳌生于海,好吞火,而且水能克火,故置于屋脊之上同时,古人又取其“独占鳌头”之意,表示了人们祈望子孙科举考试荣登榜首,高官显贵的心理 请各位放眼望去,正门两侧那平整光滑的青砖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长4.8米,宽2米,就像巨幅的画卷镶嵌在墙上,它使原来单调平板的青砖墙变得秀气典雅,又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六幅大型砖雕,人物鸟兽形态传神生动,雕工精细入微,立体逼真,是广东现存最好和最大型的作品。
这些砖雕是选用质量上等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技法,逐块雕琢,拼接镶嵌于砖墙之上广东砖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称,能再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刻纤细苍劲的线条,如垂挂的直线一般,固有“挂线砖雕”之称,体现了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两扇大门两扇大门上彩绘的门神高达4米,黑脸者为尉迟恭,红脸者为秦琼,是唐代太宗的大将军据说有两位气宇轩昂的大将军守卫门户,能起到镇邪保平安的作用 【二进(首进大厅和聚贤堂)】 跨进首进大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四扇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挡中它立在大厅和庭院正中之间,分隔了内外空间,透过镂空雕花,院内景物若隐若现,又使到内外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幽深高雅的美感这四扇屏门上雕刻的都是吉祥如意的内容,如“金殿比武”、“渔樵耕读”、“三羊启泰”等其图案内容,大多含有很微妙的寓意如裙板上雕刻的这幅“创大业,儿孙永发”图,用芭蕉树的大叶象征大业,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象征着儿孙永发以五只蝙蝠围绕着一团家:“寿”字的烟云,被寓为“五福捧寿”这幅“福”字图,最有象征意义,把一棵老竹雕刻成一个“福”字形状,两个“福”字一正一反,暗喻福到盈门几只仙鹤站在老竹丛中,画面题词“青春发达,大器晚成”,比喻人和物的成长过程,又暗喻“福寿双全”。
还有这幅“渔舟唱晚”图,三只渔船停泊在河岸边,一张正在晾晒的渔网高高挂起,坐在船头上的几个渔夫手拿乐器在弹唱,母亲怀抱婴儿望着背救生浮葫芦的孩子爬到船篷上玩耍,表现出广东水乡渔民在辛勤劳动后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2 转出屏门,视线豁然开朗,庭院各种花草树木绿茵婆娑,香气袭人沿着中轴线方向,前庭架起了东西两道彩带般的长廊,连接首进和中进建筑长廊上塑有“竹林七贤”、“公孙玩乐图”、等历史题材故事;有“镇海层楼”、“浮丘丹井”等清代羊城八景;还有各种花鸟瑞兽、吉祥如意图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把庭院装扮的情趣盎然灰塑工艺积极复杂,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入稻草或草纸,制成草根灰和纸根灰,用铜线做骨架,以瓦筒为躯干,艺人直接在建筑装饰部位上制作,随意发挥技艺,最后绘上矿物质颜料而成灰塑的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逼真,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充满浓郁民间生活气息其中有一种以蝙蝠造型的吉祥图案,生动活泼,神态亲近可爱,化丑为美、夸张形象是民间常用的艺术手法因“蝠”与“福”谐音,所以我国民间把蝙蝠视为福的象征如在一只蝙蝠前画一串铜钱,则被称为“福在眼前”;两只蝙蝠重叠,又称“福上加福”等等陈氏书院的灰塑,题材十分丰富,塑艺精美,规模宏大,总长度为1800余米,居全省民间建筑装饰之上。
穿过长廊,迈上台阶,两座建筑之间,山墙高耸,形成一条通道,只见头上青天白云,眼前每进升高,取其“青云直上”之意,俗称“青云巷”站在青云巷凉风阵阵它美观而又实用,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及防火的作用 中座聚贤堂是书院建筑的中心,聚贤堂是当年陈姓族人举行聚会议事的地方,堂前有一座雅致的石雕月台,月台上的石雕栏杆、月台柱以及望柱头的雕饰是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栏杆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的表现手法来雕饰月台柱雕有“老鼠戏葡萄”,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老鼠与多子的葡萄、石榴共戏,是暗喻百子千孙的意思望柱头的雕饰更加特别,以花岗石雕成的一盘盘菠萝、杨涛、桔子、仙桃、佛手、香蕉等岭南家果,既富有南国风情和装饰美,又寄予了陈氏子孙以礼果终年奉祀祖先的虔诚敬意这又是一个体现广东民间艺人匠心独运的生动例子 【后进】 后进是安放神主牌位和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共有是一座八米多高木雕大神龛,龛堂阶台上安放着密集整齐的牌位,正中最高者为陈氏远祖舜帝,列祖按序排列另外凡是捐巨资兴建陈氏书院的陈姓族人,均可以在此设立长生位,标明捐资金额,并按辈分大小、出资多寡及社会地位排列放置。
神龛外饰大型木雕镂通花罩,其雕工精致,规制宏大,龛堂庄严肃穆每年春秋两季,陈姓族人在此举行隆重的合族祭祖仪式,以示对祖先的虔诚敬意陈氏书院龛罩是广东现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杰作,龛罩上还铭刻有制作年代,营造商号及地址,如“光绪十六年、回澜桥、刘德昌造”等,这是研究陈家祠营建情况的可靠原始资料 【西斋和厢房】 看完三进主体建筑,我们可以简单游览一下东西斋和厢房东西厢房是当年 3 陈氏学子们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廊庑与厢房项链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环境优雅,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室内壁上绘有大型壁画前东厢为《滕王阁》,图中描绘才气过人的唐代诗人王勃意气风发的吟作“滕王阁序”的场面,前西厢绘《夜宴桃李》,画面表现了桃花盛开时,李白和诸学友在桃李园中夜宴的情景用文人雅士为题材的壁画,正与厢房的使用功能相匹配,虽然只有两幅作品,但却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使书院更富诗意而显得雅致清新 总的来说,陈家祠在建筑上最突出的是它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之大成,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结晶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陈氏书院后感叹不已,即时赋诗赞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对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给予极高评价陈氏书院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一颗明珠”是当之无愧的 推荐第7篇:广东开平碉楼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但是从外形来看大致是相同的如果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成:石楼、夯土楼、砖楼和混凝土楼 我们现在要去的自力村碉楼群到了,请大家拿好自己的行李,排队下车一眼望去,几座碉楼耸立在平原上大家看,这座碉楼够碉了吧它就像碉堡一样大家来过这座木板桥,注意不要摔下去了看,桥边停着的秋红蜻蜓轻轻地拍着翅膀,多美呀!小朋友们不要去抓它们哦,它们是益虫 我们要看的碉楼到了这座碉楼暂时没有开放,大家可以先拍几张照片再走 瞧,这是铭石楼,是15栋碉楼里最精美的一栋,它花了三年时间建成铭石楼的主人方润文是自力村人,早年的时候在美国谋生,也开过餐馆,有了钱之后,他就像许多的自力村人一样,花巨资回家乡兴建了碉楼方润文先后娶了3位太太,结发妻子吴氏,妾梁氏、杨氏现在,铭石楼的首层正中悬挂着方润文同他的3个太太的大幅照片看,照片用镶着金边的相框包着相片中,方润文先生戴着眼镜,打着领带,身穿西装,一副洋派头。
他的右边为元配吴氏,吴氏右边是二太太梁氏,方润文的左边是三太太杨氏三太太是欧洲人,当年的村里人都说她长得很漂亮 铭石楼的外形壮观,高6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中除了青砖是国产的以外,铁枝、铁板、水泥等都是是从外国进口的,水泥是英国进口的,铁门是德国进口的中下部分结构简洁,刚才大家参观的第一层是厅房,2到4层是室 大家请看墙壁上的鹿角,是他们用来当衣帽架的每层都有鹿角贴在墙上,对面还放了镜子,这样方便换装 大家注意一下铭石楼的窗户所有碉楼的窗户都是这种结构窗户有三层,最里面的一层是玻璃,能起到提醒主人有土匪来了的作用,土匪从窗户爬进来时,会打碎玻璃;中间的那层是钢架,防止土匪进来;最外面的是一块结实的大铁板,能挡住子弹 5层以上比较复杂、豪华第5层是祭祖场的场所看,他们祖先的灵牌是大理石,中间用玻璃封住,外面用黄金包大家来看第6层,第6层平台正中间有一个望亭,能看到有没有土匪来到为了防御土匪劫掠,铭石楼也设有枪眼,这种枪眼,里大外小,有开在墙体上射向院外的,也有开在地板上,射向闯进楼内的土匪 当时的人们多聪明呀!碉楼,是他们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他们最好的御敌场所。
推荐第8篇:广东东莞导游词 各位团友,欢迎大家来到东莞旅游到我们东莞来第一件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这个市名的发音,好多以前来的朋友都给念成"东碗",只因为有个成语叫莞尔一笑您倒是笑得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