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导游词(多篇)推荐第1篇:雨花台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景点是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雨花台概况} 雨花台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古代叫石子岗,又叫梅岗相传南朝这里有很多寺庙和高僧,其中高座寺有一个云光法师,坐在山顶说法讲经,精妙绝伦,感动了佛祖,佛祖散天花以褒顿时天花乱坠,落花如雨天花坠地之后就变成了雨花石因盛产雨花石而得名,又因为山顶如平台,故称雨花台这里属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为南京南部制高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决定在此兴建烈士陵园如今的雨花台,已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林为依托,已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全国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 {北门、陵园广场 烈士群雕像} 现在我们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北门由2根花岗岩门柱组成,表达后人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石柱高11.7米,隐喻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毛主席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由此走向了中国的舞台 从大门进入陵园广场广场记有3层平台,四周遍植雪松、龙柏、红枫、冬青、广玉兰、腊梅等常绿树木,中间花圃种植四时花草二层平台高高的旗杆上国旗终年飘扬 广场中间,第三层平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型烈士群雕像这里是三面环山的谷地,原址为北殉难处(在中台岗的东 西两侧,还有西殉难处和东殉难处),是1927~1937年间革命先烈遇难的地方雕像群与1980年清明节前落成,是建国以来国内最大型的花岗岩雕像之一雕像由大小179块花岗岩拼镶而成,像高8.5米,底座3米,宽14.2米,厚5.5米,总重1374吨这座气魄雄伟的浅赭色石雕,塑造了九个革命先烈就以前的坚贞不屈的形象其中有党的工、工人、战士、农民、学者、学生、报童等他们横眉冷对敌人的刀枪,表现出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据统计,在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有领导江苏人名进行革命斗争的何绍裘、毛福轩、何葆珍、黄励等党员等四五百名知名烈士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荷花池、烈士纪念馆、思源广场、忠魂亭} 由群雕像东、西偱路南上即为雨花台主峰。
主峰峰顶平台上耸立着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原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立于1950年,正面是毛泽东同志亲笔提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字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新建的纪念碑,碑高42.3米,隐含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的日期碑座位缓坡式四方基座碑身正面镌刻有邓小平提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镏金大字,背面是由武中奇书写的江苏省级南京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铭文碑额综合表现了火炬、旗帜和鼎三种形象基座的正南方屹立着一尊高5.5米,重5吨别的烈士铜像,象征革命者坚贞不屈和追求自由的坚定信念纪念碑前是一个大平台,平台上有3个巨型的花环这些花环同时也是地下展厅的采光天窗花环两侧各有五具象征性的石棺,棺盖上刻着花圈平台前端是2尊仿古纪念鼎现在的纪念碑是可以登临的塔碑,可从地下展厅的入口乘电梯登上碑顶观景厅,从四周的窗户眺望周围的景色纪念碑设计方案是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综合全国各地578个草案后定稿的 纪念碑前环以廊庑,廊庑后墙上是纪念碑刻,是由全国著名的书法家赵朴初、欧阳中石、武中奇、萧娴等36人书写的三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里程碑式的经典文献东廊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西廊庑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碑刻全长144米,共由180块黑色花岗岩石碑组成,全文共47043字 我们走下碑前的台阶继续向南参观前方长方形的水池叫荷花池,周围有围栏环护荷花池北面是巨型的【国际歌】碑在花岗岩制成的石碑上,上部刻着【国际歌】的五线曲谱和三段汉语歌词全文,下部分分别用壮语、维吾尔文、藏文和蒙古文刻着【国际歌】歌词全文在荷花池南面,立有【国歌】碑,其模式与【国际歌】碑模式相同 荷花池畔,有2尊男女青年塑像男为军人,持枪脱帽,肃立哀悼;女青年低头默哀,表现了青年一代对先烈的无限追念 经过雨花桥,就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于1988年七一正式对外开放馆体为凹字型,东西宽94米,进深49米,最高处为26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传统名族风格的大型建筑主体建筑有2层上有3座锥型堡垛墙用浅色花岗岩贴面,堡顶屋面覆 以乳白色琉璃瓦它与四周的苍松翠柏相映,宁静典雅,浩气凛然纪念馆正面门额上镌刻有邓小平提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镏金馆名,上有雨花台陵园的标志图案,称为“日月同辉”馆内陈列着127位烈士的生平事迹,其中文字资料达100多万字,实物逾千件纪念馆是著名的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的绝笔。
杨先生逝世后,由东南大学齐康教授将方案完善和深化 纪念馆的南面是一块盆地,现辟为思源广场,意为“饮水不忘思源”,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1997年在池旁新增加了2幅墙式雕塑,展现了8个经典片段表现了南京地区的革命历程南部山丘之上建有忠魂亭,为覆钟型,灰色花岗岩贴面,正中横额上有江泽民同志亲笔提写的“忠魂亭”三个金字它是由南京市30多万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建成的它的外形含义为:学习中国革命的斗争史,学习烈士的光辉事迹,常思今天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要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为建设强大的新中国二不懈努力 到这里雨花台的主体建筑就参观完毕了雨花台景区还有方孝儒墓、江南第二泉、雨花阁、杨邦义剖心处等景点,各位可以自由参观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 推荐第2篇:雨花台导游词 南京雨花台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来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的北大门,在开始游览之前,请大家听我说一个传说故事 故事发生在南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当时的佛教非常盛行,雨花台一带寺庙林立香烟缭绕相传一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就在这里一处峰高林深,禅境幽远的地方设坛讲经说法。
高僧佛学深厚,口吐莲花,滔滔不绝,闻道者,如痴如醉,集聚数日不散这天,讲经坛上,飘过几朵彩云,突然天光一闪,顷刻间,七彩花儿,如雨坠下,遍布山岗却道是那云光说法竟使天神动了真情,泪眼婆娑从此高僧讲经处便留下了雨花台之名而落下的七色花便幻化为大家熟知的雨花石 其实,雨花台的真正得名,还得从地质上说起各位现在站的位置是古长江的河道,那时,滔滔江水,就在我们的脚下翻卷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江道北移,造成砾石沉积,地质上称为"雨花石层"其石呈卵形,质含玛瑙,光彩晶莹,五色斑斓,纹络旖旎由于这里地势较高,达到海拔60米,又盛产雨花石,故称雨花台,当是名符其实的 由于雨花台是我们南京城南的一处制高点,故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有"金陵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雨花台又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策攻破刘繇就在这里南宋金兵入侵,曾在雨花台扎营;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都曾在此掀起连天烽火雨花台饱受战火摧掠,荒芜凄凉,花雨不现 从刚才的传说故事中,我们一定会联想到雨花台必定是很美的地方,不错,历史上雨花台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山岗起伏,林木葱笼,流水清泉,鸟语花香,名胜荟萃。
历代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览胜,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词佳作南宋《丹阳志》载"江南登临之地"即有雨花台,明、清两代又分别被列入"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1927~1949年,雨花台上又书写了一页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数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先驱者之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缅怀先烈,追崇前贤,教育后人,启迪来者,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出了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根据建陵初期确定的"先绿化,后建设"的建陵方针,经过40多年的绿化造林工作,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已栽植雪松、龙柏、银杏、玉兰、海棠、桂花、红枫等观赏树木240余种,近30万株,绿化覆盖率达87%从70年代末至今,党和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兴建了大规模的纪念建筑群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和建设,雨花台已形成既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圣地,又是赏心悦目的旅游景区的基本格局如今的雨花台景区内庄重、质朴、清新、典雅、优美的环境,横贯中轴、气势恢宏的纪念建筑群,与春夏秋冬,四时美景毕现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美仑美免。
近年来,雨花台人在坚持"高举爱国主义主旗帜,教育功能与旅游功能并举"的建设思想的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先后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教委命名 1 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备受世人瞩目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目前由六个功能区组成它们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区、雨花台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雨花游乐活动区、雨花生态度假区下面我就以参观景点的先后,依次给大家做介绍 〔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现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这座雕塑,叫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是目前我国同类题材中最大的花岗岩石刻它高大威武,浑厚凝重,高10.03米,宽14.2米,厚5.6米,由179块花岗岩石装配而成,总重量约为1300吨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上实下虚大家请看;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小童工;身陷囹圄、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烈士就义前的光辉形象。
再看群雕四周簇拥的鲜花,背倚翠绿如海的松柏,环绕如血似火的红枫,将雕塑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这9位烈士是谁?他们是成千上万先烈的代表为什么只选九个人?这是根据中国的"9"为大为多的传统民俗而沿用的,寓意在雨花台牺牲的先烈人数非常之多有的游客可能还会问,塑像为什么建在这里?这是因为当年作为刑场的雨花台共有东、西、北三个殉难处,这里就是当时的北殉难处,是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最多的地方西殉难处主要是掩埋遗体的地方除了北殉难处,现在东、西殉难处都建有纪念性的标志 〔纪念碑〕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的一层平台上现在看到的就是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该景点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展厅三部分组成 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建成于雨花台主峰纪念碑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是旧中国首都,它的解放日纪念意义是特殊而重大的纪念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构成,碑帽像红旗又似火炬;碑身正面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烫金大字背面是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 请看碑前的这座高5.5米的青铜塑像,它目光如炬,屈臂劲张,铁链断折,阳刚之气中更显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铮铮铁骨,他是众多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象征。
看到它,将使人们感受到砸碎旧制度之不易,更加珍惜今日,倍感中华振兴的责任重大 在纪念碑广场中间南北向有三个圆形石雕花圈,东西两则各有五具石棺,石棺上都雕刻着一只石花圈,以志人们永远纪念之意石棺四周用常青蜀桧衬托,象征着烈士的精神万古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