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33050360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考点汇总7 纪念刘和珍君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赁房(ln)喋血(xu)尸骸(hi)菲薄(fi) 噩耗() 黯然(n)羽翼(y) 干练(n) 桀骜(o)浸渍(z) 攒射(zn) 屠戮(l)【答案】“血”应读xu,“干”应读n,“攒”应读cun。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徘徊编缉洋溢毫不相干绯红淋漓踌躇阴谋密计亲戚苟活伤痕陨身不恤【答案】缉辑,密秘,陨殒。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虽然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了,但是刘和珍、杨德群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至今令人敬佩。西方人弄不明白,面对自然灾难,

2、中国人为什么举国支援;西方的诗人搞不清楚,面对汶川、玉树、雅安大地震,中国的诗人为什么痛心疾首,长歌当哭。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在电影落叶归根里,郭德纲因扮演劫匪操着一口河南腔,险被网友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很受伤”的河南人更是出离愤怒,要求郭德纲给个解

3、释。ABC D【解析】感情色彩不当。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长歌当哭:指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使用正确。用错对象。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句中却用来说“做法”,用错了对象。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当。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出离愤怒:指愤怒到极点。【答案】A4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B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4、流言”的种子。(反语)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比喻)【解析】B项,这句话并没有正意反说。用了比喻,“流言的种子”比喻流言的材料。【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

5、、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解析】本题从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语序不当。“从现在起到年底”,应该放到“国家大剧院宣布”之后,修饰限定承办演出的时间段。C项,句子前两分句的主语是“边缘人”这类形象,而最后一个分句把主语偷换成了“人们”,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可以把最后一个分句修改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项,成分残缺。“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前缺主语,可在“因加大了”前加“新食品安全法”。【答案】B

6、阅读课文第四部分,完成69题。 6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一连使用了“居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什么?【解析】文中的这些词语,有的表示出乎意料,有的表示惊讶。作者连用这些词语,准确反映出听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震惊。【答案】说明了惨案的发生出乎作者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人之常情。7“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的含意是什么?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关键在于对“中国人”一词意思的界定。从前面的“最坏的恶意”一词可以看出,此处的“中国人”是作者诅咒和痛斥的对象,应为中国的反动派,人民的敌人。【答案】“我”一向对反动派有着

7、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他们什么样的坏事都可以做出来,但这回还是超出了“我”的意料,“我”万万没想到敌人会对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下如此的毒手。“中国人”指中国的反动派。8“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解析】这句话处在节选文段的结尾部分,在一个总结性的语句中,结合上文的“惨象”“流言”两词,不难看出“默无声息的缘由”是反动派的无情杀戮和反动文人的诽谤诋毁。【答案】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衰亡了,使我们的民族没有人敢为自由、国家而呼喊奋斗了。9“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

8、句话有什么含意?【解析】从“沉默呵,沉默呵”两句中,不难看出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反复。“不在,就在”两句,指明了“沉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表面看是并列关系的复句,其实强调的重点在前句中。【答案】这句话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继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8 小狗包弟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作揖(y)脚爪(zho)头破血流(xi)叱骂(ch) 教诲(hu) 绿草如茵(yn)创伤(chun) 解剖(pu) 逆来顺受(n)【答案】“血”应读“xu”,“诲”应读“hu”,“创”应读“chun”。2改

9、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撕破呻唤衰草具乐部款待 歉意 旸谷 葡萄藤煎熬 羞耻 拍摄 显象管虫蛀 寂莫 篱笆 暴发户【答案】具俱,象像,莫寞。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中国青年报副社长谢湘、网络牛人罗永浩等一批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媒体人_腾讯,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发表真知灼见。最终奥巴马没有因国内枪击事件_访日,仅是推迟一天,着实令日方惊出一身冷汗,但还不忘宣称“这表明了美国重视日本的姿态”。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_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A做客终止想念B作客 中止 怀念C做客 中

10、止 怀念D作客 终止 想念【解析】“作客”或四处漂泊,或寄人篱下,“独在异乡为异客”,那感觉真可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了。而“做客”无论是应邀光临还是主动拜访,一般都会受到款待和礼遇,宾主在良好的氛围中相处,“做客”者是不大会产生内心的失落感的。“终止”是最终的结果,最终停止,不再发展下去、进行下去了,事情到此为止。“中止”是事情中途停止,事情还没有完成,由于某种原因,被迫停止,有可能再继续下去,也有可能不继续下去。“怀念”一般都指人想念曾经拥有,但现实已经成为过去的人或事。“想念”多为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A

11、食品安全案件令人胆战心惊,而更令人们焦虑的是,即便是食品龙头行业,同样也频频触礁。B一些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态度,一些人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态度,一些人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态度,长期以来,固化为一种人生哲学和性格。C延迟退休的政策信号一经释放,立刻在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一时之间群情鼎沸,甚嚣尘上。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E有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畏葸不前。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即烂。【解析】A项,“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触目惊心”指看到

12、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根据语境此处应为“触目惊心”。B项,“逆来顺受”指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C项,“甚嚣尘上”多指错误或反动言论非常嚣张。不符合语境。D项,“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不符合语境。E项,“畏葸不前”指畏惧错误,不敢前进。【答案】BE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年,巴金先生致信黛莉一人。而今看来,则是写给我们大家,写给他全部的读者。B人们在怀念作家巴金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夸张地说,他晚年提倡讲真话,在民族的灵魂世界树立了一座万人敬仰的丰碑,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下去。C一叠薄薄的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巴金手札,无关对通信

13、人隐私的猎奇,映照出的是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剧烈变化。D2月12日下午,“玉兔号”月球车受光照成功自主唤醒,进入第三个月昼工作期。它将进行长期的科学探测,获得更多的科学数据和探测成果。【解析】C项,“映照”后面缺少宾语,应在“变化”后加“的面容”。【答案】C阅读课文最后四段,完成69题。6倒数第4段中两个“包袱”的具体意思是什么?【答案】第一个“包袱”指的是小狗在“我”家为“我”心理上增添的负担,第二个“包袱”指的是对自己出于自私而抛弃小狗的自责。7“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为什么说“终于”?表达了什么意思?【答案】“终于”指的是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表达了作者注定与小狗包弟一样,都要受到摧残。8倒数第3段主要是借助什么回忆往事的?说说其所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答案】主要是借助对作者所生活的周围场景的描写回忆往事的。这种描写在艺术上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同时,以哀景抒哀情,更添一番悲凉。9该部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面上表达了作者对小狗的歉意,实质上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谴责,表现手法十分含蓄。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_清华大学讲话。11日晚上,“天使的选择追思会”在北京星光现场举行。陈琳生前好友回忆起往日与她的点点滴滴,几近无语凝噎,空气中_着浓浓的悲痛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