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

上传人:女**** 文档编号:330498798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堂实录师:前面我们说了老山界的事儿、老山界的红军们,老山界的景,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老山界的其他人,文中都涉及了哪些其他人物?咱们来谈谈他们。屏显:请以“老山界的人还有_,他们_我从_看出了_。”为句型填空。生:老山界的人还有瑶民,那位瑶民母亲“问我们饿了没有。”她对待红军战士热情友好,“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向我们道歉,说没有很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可见瑶民的淳朴厚道。师:瑶民对待红军很真诚,他们拿出仅有的粮食招待红军,这是多么可爱的老百姓啊!生:老山界的人还有瑶民,他们生活艰苦,他们受着压迫和剥削,我从

2、“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了起来。”看出来,瑶民们的生活充满了辛酸。师: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瑶民生活艰辛,军阀剥削压迫他们,欺凌他们,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学们想想,瑶民为什么对红军那么友好热情呢?生:红军的友好与他们的行为让瑶民们看到了生:红军善于做思想工作,他们能与百姓打成一片,向百姓宣传红军的思想,还处处为百姓着想。我从“我们还是把整袋子米送给她”看出来了。师:你归纳得很好,瑶民之所以对红军信任,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红军对待百姓的好,感受到红军是在为百姓做事。也表现出了红军们善于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与百姓真诚沟通,让百姓理解、接受并支持他们闹革命,通过他们与瑶

3、民的攀谈可以看出来。他们把整袋米送给瑶民,处处体恤关心百姓。所以,毛主席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播种的是红色种子,宣传的是长征精神,这是我们民族不倒的精神脊梁!生:老山界的人还有敌人,他们对红军围追堵截,让他们处境艰难。师:“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显显伸手呢?”同学们看看这句话,你们能体会到什么?生:国民党不打小日本,居然打内战,太不厚道,也不顾全大局。师:其实,我们现在说到抗日战争,不应该从1937年开始,而应该从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军占领东三省开始。所以,1934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正在遭受着侵略,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却抵抗把矛头指向消灭红军。生:文中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去体会一

4、下,“远远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再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师:谁能来谈谈自己的理解?生:这句话体现出对国民党的讽刺之意,也表明了红军战士的处境艰难。师:非常不错,我们就应该这样在思考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大家还有找到老山界的其他相关人物吗?生:老山界的人有广西军阀,他们横行霸道,横征暴敛,骑在百姓头上,对百姓压迫剥削。“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我从这里看出老百姓对广西的军阀的不满。师:你讲得很好,说出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其实也讲出了红军长征的终极意义。接下来同学们想想,以记事为主的文章,在写人上需要注意什么?与写人为主的文章要求一

5、样吗?生:我发现了记事为主的文章,可以插入对人物的描线,但是这样的大场面的事件中对人物的描写就没有那么细腻了。生:我觉得写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不着力塑造人物形象,对人物的描写是相对简洁的。生: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觉记事为主的文章,重在写事情的经过,事情的来龙去脉要交代得很清楚。生:记事为主的文章在详略的重点应该是安排在记事上而非写人上,否则文章就变成了写人的文章了。师:同学们领悟得很到位,记事为主的文章与写人为主的文章,出发点不同,归宿点就不一样,前者重在对事情的叙述,过程感很强;后者重在对人物的刻画,细节感很强。因此,不同的文章,需要我们以不同的笔触来对待,在我们写作是一定要在动笔前明确我们的

6、写作目的,构思是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作业设计一、预习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作品背景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作品背景: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年月开始,年月结束。历时两年,经过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年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人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

7、始长征。其间经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后,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年月日抵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年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年月日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二、六军团改称为红二方面军。年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虽然此时红军已不到万人,但这是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极为宝贵的精华。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用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

8、,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本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1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故事内容:2.理清结构层次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及感悟。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习题。本文分三部分:起因: (第1节);经过: (第232节);结果: (第33节)。3.预习小结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是以 _为顺序的。队伍走走停停,用了整整一天时间,从中我们看到老山界_,表现

9、了红军_、_的精神。参考答案:1时间: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下午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人物: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概括故事内容: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2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感觉翻越老山界的困难比起其它地方“小得很”3时间变化、地点转移险峻难走顽强不屈积极乐观二、阅读练习 老山界 (一)阅读老山界一文中的选段,完成16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

10、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

11、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

12、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选文第1段写景作者调动了人的哪几种感官来描写的?请分别举一例说明其作用。3选文第一段中划线句描写了山谷夜晚的声响,似乎有点矛盾,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4“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

13、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呢?5选文中说“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这个“坚强的意志”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把它“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的心中”的?6用声音来衬托安静,是作者写景的手法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因为某种声音而显得周围环境的宁静,试举一例加以描述。参考答案:1描述了红军战士露宿山谷和从雷公岩艰难地登上老山界山顶的情景。2视觉:“天上闪烁宝石”“黑的山峰一口井”,写山高;听觉:“耳朵里有在澎湃”,写幽静;触觉:“才觉得寒气打着颤”,写寒冷。3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的种种联想。4“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用在这里,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5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我们”通过贴标语、喊口号、演说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发红军指战员的斗志。6略。如蟋蟀的鸣叫反衬出秋日夜晚的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