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330479360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届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届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届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届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词语言:抒情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膘骑,辛苦向天涯。【注】戎: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唐大历初年被镇守荆南的卫伯玉辟为从事,后漫游湘桂间。大历后期宦游至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的幕宾。这首诗是他到桂州第二年岁暮除夕之夜所写。残漏: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骠骑:骠骑将军的简称,这里借指诗人的主帅李昌巙。诗歌中间两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加以赏析。2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

2、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的表现手法(指出并分析两种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晁补之 宋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

3、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注释:晁补之于绍圣四年坐党籍贬监处州监酒税,后又改监信州盐酒税,本诗作于赴信州途中。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写词人伫立江畔所见的景色。青山,本碧绿青翠,斜阳夕照,山色反而显得雄浑沉厚,这是远望所见。B上片末四句既从正面用笔描写景物,概括出词人当时目力所见的空间范围,又从侧面暗示时间由黄昏到黑夜。C本词上下两阕表达方式各不同。上阕写景,气象雄浑,景物壮阔;下阕抒情,直接倾吐满怀的衷肠。D下阕从听觉方面写夜闻竹枝歌、“猿鸟一时啼”让人产生凄凉之感,“烛暗”表明天色将明,

4、词人彻夜难眠、伤情无限。5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楚南楼柳开洗尽蛮烟几案空,登临直见楚山雄。坐当鸿鹄高飞处,身在乾坤灏气中。木落有情瞻北阙,霜轻无梦入西风。凭阑自是蓬瀛客,独对潇湘兴未穷。注楚南楼:古楼名。柳开:北宋文学家,官至如京使,世称柳如京,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此诗作于诗人知全州时。蓬瀛:蓬莱和瀛洲。6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手法。7请简要赏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冉溪柳宗元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注】此诗作于

5、柳宗元贬官至永州已历五年。寿张,地名;樊敬侯,东汉人樊重,封寿张侯,死后谥号为“敬”,故又称樊敬侯。樊重想做器物,但没有木材,便在南园栽种梓树和漆树。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少时、公侯、许国”等词可以看出,诗人从小就志在家国天下而非个人荣辱。B“风波一跌”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被贬官至偏远的永州任职的坎坷遭遇。C“无余事”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也是下句“愿卜湘西冉溪地”的重要原因。D全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情感有起有伏,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9全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南宋)沈端节愁极强登临,毕竟愁难避。千里江山黯

6、淡中,总是悲秋意。谁插菊花枝,谁带茱萸佩。独倚兰干醉不成,日暮西风起。【注】沈端节,南宋词人,吴兴人,寓居溧阳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愁极”二字劈空而来,直抒当时词人的情绪,为全词奠定情感基调。B“毕竟”二字点出“强登临”的心态:既然愁绪不可避,那么登临或可消愁。C“黯淡”既是实写日暮时分的光线,也是词人心境在所见千里江山上的投射。D下阕开头以物象点出重阳节令,两个“谁”抒写词人因愁而不愿去做习俗之事。11全词最后两句是怎样来表现“愁”的?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夜过邵伯湖李东阳苍苍雾连空,冉冉月堕水。飘飖双鬓风,恍惚无定止。轻帆不用楫,惊浪

7、长在耳。江湖日浩荡,行役方未已。羁栖正愁绝,况乃中夜起。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的“连”字,形象地写出了邵伯湖夜晚水汽蒸腾与天相接的特点。B三、四句“飘飖”与“恍惚”对仗工整,体现了近体诗格律谨严的特点。C“不用楫”是说大风鼓足了船帆,船不必靠划桨助行,既轻快,又惊险。D诗歌由眼前景开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了夜行邵伯湖时的感受。13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什么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避暑纳凉钱起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十旬河朔应虚醉,八柱天台好纳凉。无事始然知静胜,深垂纱帐咏沧

8、浪。注十旬:此指酒。河朔: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沧浪,指沧浪歌,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盛夏纳凉的缘由,木槿花开,白日天长,写出了夏日的特点。B颔联描写纳凉景色,雨后初晴,藤蔓缠绕着竹笋,墙壁上侵满了青苔。C颈联描写避暑,天台上凉风习习,借酒浇愁,心中的愁与暑热都消退了。D这首诗描写景物细致入微,对仗工整,用词妥帖,清新婉丽,凝练隽永。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联系全诗,对尾联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翠眉亭苏 辙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斜拥千畦铺渌水,稍分八字放

9、遥山。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忽忆故乡银色界,举头千里见苍颜。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不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还呼应了标题。以设疑的方式切入,引人入胜。B颔联写景的视角是由外而内,并运用比拟的手法,充分展现出了作者非同寻常的想象力。C诗的颈联融情于景,通过天气的变化来描写雨过天晴时的景象,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D尾联由此及彼,诗人由眼前之景忽然联想到故乡的景,通过色彩的对比,抒发内心的情感。17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再经胡城县唐杜荀鹤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催租行宋

10、范成大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耳!”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18再经胡城县一诗中“加朱绂”的意思是_,运用的是借代手法;催租行题目中的“行”指_19试分析两首诗揭露讽刺手法的异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祭常山回小猎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注:常山:在今诸城市南二十里。西凉簿:官名,指晋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盖”“皂旗”写出狩猎队伍的气派,“出

11、长围”写出狩猎阵势之大。B马“跑空立”,鹰“掠地飞”,两个镜头侧面写出了狩猎场面的紧张。C白云、青山、红叶色彩鲜明,烘托出诗人狩猎归来愉悦轻快的心情。D本诗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时代背景一样,所写的狩猎场景相似。21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兴七首(其一)刘基柳暖花融草满汀,日酣烟淡麦青青。枝间好鸟鸣求友,水底寒鱼陟负萍。异县光阴空荏苒,故乡蛇豕尚膻腥。感时对景情何极,悼往悲来总涕零。【注】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曾任元朝官吏,后弃官隐居。这首诗即作于隐居之时。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中的“春兴”并非春日的兴致,而是指本有

12、某种感慨,于春日而发。B从首联所写的景象和颔联中的“寒鱼”来看,本诗应当作于早春之时。C诗人身在异地他乡,又值大好春日,更容易感到光阴流逝,一去不返。D时事、景物引发的情感没有终极,往事和未来总是难免让人伤悲落泪。23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指出并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辛弃疾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注:此词作于嘉泰三年(1203)词人任绍兴知府兼

13、浙东安抚使时。秦望山:在今浙江绍兴市。若耶溪:会稽南二十多里,相传为春秋时期越国美人西施浣纱之处。姑苏:这里指姑苏台,吴王曾与西施在此游宴。王亭谢馆:王、谢两家是东晋时豪门贵族,子弟众多,大多住在会稽。2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望山头”三句,交代了登临的地点,“倒立江湖”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风狂雨急之貌,语言鲜明形象。B词人从急遽的自然变化中,悟出一个哲理:事物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阴晦可以转为晴明,晴明又含着风起云涌的因素。C这首词上片从云雨到西风,再到明月天籁、万窍号呼,远近高低,由景到人,古今结合,大大超越了诗人所见所闻。D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以自然喻人事;下片怀古

14、抒情,以历史比现实。苍凉厚重,整体呈现自然蕴藉之美。25词人在下片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采用倒叙的手法,先说魏万的离开,后写前一夜的景象。B颔联写不堪听鸿雁的愁声,不忍看云山的缥缈。C颈联实写沿途萧瑟的秋景、长安城悲怨的砧声,绘声绘色。D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写,既有借景抒情,又有直抒胸臆。27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山翁:指山涛(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幼子山简,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饮酒,饮必醉。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起笔颇有气势,交代了汉江南接三湘,汇流九派的宏阔壮观气势。B诗的颔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出了汉江的邈远,两岸山色的若隐若现。C诗的颈联“浮”“动”炼字精彩,写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