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330479284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一历史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

2、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中有泥塑的女神像,大小不等,排列有序,而最大的神像位于主室的中心部位,应是庙中主神。由此可知当时A.审美观念主导神像摆放 B.已有社会等级观念C.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D.手工业生产专业化2.说说原装的封建一文中提到,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同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作者意在说明西周A.建立了家国同构政治形态 B.实现了中央高度集权C.奠定了多元一体发展格局 D.扩大了西周统治疆域3.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张“尽地力之教”,商鞅在秦国“废井田

3、,开阡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法家思想被普遍接受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D.诸侯国国君的支持4.某学者说:墨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义”,群体的公义要有“兼爱”为支撑的基础,人彼此相爱,没有偏差,才能使集体的爱成为社会公义的基础。这说明A.共同富裕思想已经产生 B.该学说得到全社会的支持C.集体主义思想大行其道 D.墨家关注平民群体的利益5.葛剑雄认为,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人口调查是在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完成的。秦能完成人口调查的重要条件是A.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B.形成完善的户籍管理C.均田制杜绝流民现象 D.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6.钱穆在论述汉制得

4、失时针对某一制度说:“其权在地方长官,不在地方民众。长官贤良的固须采访民间舆情,选拔真才。但长官营私舞弊的,却可不顾地方民意,推选私人。”该制度是A.刺史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7.西汉氾胜之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其作者氾胜之曾仔细观察研究一位农民的种瓠过程,自己还亲手反复做种植试验,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瓠子种植高产技术,即“种瓠法”。由此可知,该书所记载的农业生产技术应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突破C.取决于政府政策 D.得益于外部技术引进8.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逐渐形成南迁浪潮。该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经济中心完成南移 B.

5、导致民族矛盾尖锐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南方政权处于优势9.2021年6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图1)开馆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表述正确的是A.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B.连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C.完全是为了隋炀帝巡幸D.直接导致隋朝短命而亡图110.唐朝名臣独孤及曾代皇帝给某个边疆少数民族领袖写了一封信,“二境无征战之苦,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赞普宁忘之乎?”由此可知,该少数民族是A.突厥 B.吐蕃 C.回纥 D.靺鞨11.我国古代一项赋税制度,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6、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导致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发行 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A. B. C. D.12.观察图2、图3,对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解读正确的是图2图3A.唐朝疆域不断拓展B.都是为了学习国外佛法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均将本土宗教发扬光大13.宋朝负责管理军事有关事务的有四个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三衙”统率禁军;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吏部负责武官铨选。这种制度设计旨在A.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B.明确分工,提高效率C.地方分权,中央集权 D.便于训练,提高军力14.变法开始后,尚书中盘庚迁都之事引发了激烈讨论,王安石话语中的盘庚,是不畏众人怨诽之言,坚持自己

7、正当的、利民的主张的君主;司马光阐述的盘庚是一位能听取善言、宽厚地对待持有异论之人的君主。这一现象折射出A.是否迁都引发变法争论 B.人物评价左右了变法立场C.朋党之争始于此次变法 D.变法过程存在斗争和阻力15.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得益于A.南北面官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四等人制16.两宋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图4是两宋主要榷场分布图,由此可知图4A.边疆地区农业发展迅速 B.城市繁华引人注目C.政治局势影响边境贸易 D.民间贸易成为主导17.北宋汴京城有专门供市民踢球的公共球场(图5

8、),除重大节日举办蹴鞠游戏和比赛外,市民们平日里也会在这种公共场所聚众踢球。当时踢球运动盛极一时的主要原因是A.体育服务设施完备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城市生活丰富多彩D.体育锻炼成为时尚图518.有学者认为,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后,在明朝政府的结构中,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能够在军政、庶政或监察方面大权独揽。这是因为明朝A.废黜丞相 B.设立内阁 C.设立司礼监 D.设置军机处19.清朝前期,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我国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依据下表指出清朝边疆政策的特点是地区政策新疆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蒙古设立盟、旗;任用蒙古王公西南改土归流西藏册封;派

9、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等A.民族平等 B.因地制宜 C.区域自治 D.蕃汉分治20.明正统年间,大明宝钞纸币发行后不久即壅滞不行,政府几度努力试图保持宝钞的货币主体地位,但收效甚微。到嘉靖时,铜钱也难行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纸币和铜钱不便流通 B.白银货币化的影响C.政府失去经济控制力 D.商帮垄断货币流通21.某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双方都谨慎地避免提及鸦片之未来地位问题。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22.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

10、该主张A.反映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 B.动摇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C.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先进性23.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表明洋务新政致力于A.发展资本主义 B.改变封建制度 C.推动社会转型 D.挽救国家颓势24.近代中国的变局中记录:“条约签字的次日,李鸿章离日返国,(四月)二十一日日本批准,五月二日中国批准,光绪君臣相顾挥泪,战栗哽咽。”该条约A.避免了西方列强再起衅端 B.让清政府失去了政权基础C.使中国完全沦

11、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导致清政府陷入到了更深的政治困境25.“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该诏书A.尚未突破“中体西用”藩篱 B.根本上动摇了圣贤义理之学C.推动晚清思想界的观念质变 D.明确推行西方君主立宪政体26.下列历史文献可以用于研究A.义和团运动兴起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的爆发 D.清末“新政”27.民国实业家刘鸿生曾说:“我在推销煤炭的工作中,接触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我押着煤船逆江而上,有一次几乎被成千以打柴为生的山民包围起来打死,因为廉价

12、的煤夺去他们的生计。”材料实际上揭示了A.民国建立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B.振兴实业损害了山民生计C.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D.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不易28.鲁迅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思想文化革新的紧迫性 B.晚清政治状况腐朽黑暗C.社会主义成为必然选择 D.君主专制阻碍民主进程29.“1918年11月欧战停火,次年初和会召开,中国也受邀出席。然而和会中公理正义原则不敌利益交换的政治现实,最后大会决定山东原德国权益交给日本。”由此引发的运动A.开启近代国人寻求出路的探索 B.提出学习西方自强求富的主张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0.图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