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330479245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9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我国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既体现在大量经典剧目的字里行间,又表现为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与文学经典不同,戏曲经典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传承者的表演,而每个人的自然身体都是独特的、有差异性的。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戏曲,有更多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更易于和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当代社会继续保持生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持续上演经典剧目。经典改编,是戏曲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早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曾大量引用前人的作品,如王实甫西厢记取元稹莺莺传为题材,白朴梧桐雨取白居

2、易长恨歌,洪昇长生殿又继之;明末清初以来兴起的秦腔、梆子等地方戏,尤其是代昆剧而起、成为最具影响力剧种的京剧,更是大量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戏曲史上无数类似的典范,为今人的创作提供具有启发性的例证。近年来,戏曲界在这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莆仙戏踏伞行和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是近年来在戏曲界获得广泛好评的新创剧目。它们深入挖掘民间戏剧传统,是戏曲界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代成果。优秀戏曲艺术家在成长道路上,无不善于汲取前人的技术积累,并将它们化用于新作之中。当年京剧大师马连良排演赵氏孤儿“说破”一场,就巧妙地化用其师贾洪林在朱砂痣里的身段,恰巧之极,使之成为这场戏中最精彩的

3、片断。近年来,现代戏创作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陈素琴在上党梆子太行娘亲里扮演抗战时期晋中山区的一位普通大娘赵氏。她以骨肉至亲的生命为代价,悉心抚养八路军将领后代,体现普通民众对八路军的深厚感情。为演好这位性格跨度很大的人物,陈素琴将上党梆子传统的花旦、正旦、彩旦、老旦甚至老生等众多行当的表演身段,融汇在这个人物中,从而找到最适宜的身法。可以说,能否成功化用传统,以丰富现代戏的舞台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创造,是现代戏创作成败的关键。京剧传统戏南天门一度家喻户晓。其中老仆人曹福过雪山时脱衣救主的情节及其冻饿时的幻觉,都是戏曲舞台上颇具表现力的经典段落。京剧红军故事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现代戏。其中一个故

4、事表现的是军需处长火雁冻饿交加,牺牲在雪山上的情景。扮演火雁的青年演员杜喆,在此处就化用了南天门中老仆人过雪山时的表演手法,突显人物的英勇壮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戏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戏曲的传承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历代经典剧作的精心传承,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叙事方法、情感表达和技术呈现等方面,对前人的文化积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才会有当代戏曲文化繁花似锦的景象。(摘编自傅谨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创作实践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戏曲传统悠久而又辉煌,主要原因在于大量经典剧目的留存以及对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B.戏曲经

5、典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传承者的表演,这就要求传承者要有独特的差异性,要迎合当代观众。C.相对于文学经典而言,戏曲经典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更有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也更易于得到认可。D.戏曲的传承发展需要我们精心传承历代经典剧作,唯有如此,才能使当代戏曲文化呈现繁荣景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取总分总结构,紧紧围绕“我国戏曲有着悠久的传统,应该加以传承”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B.文章既列举了戏曲史上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果,也肯定了近年来戏曲传统当代转化方面的成就。C.文章主体部分从化用经典和汲取前人技术经验两个角度探讨了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可谓思路清晰

6、。D.文章第五段以陈素琴在太行娘亲里的成功为例,论证了汲取前人技术积累对于现代戏创作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前人作品、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是我国戏曲对传统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B.现代戏创作要注重化用传统,它可以丰富戏曲的舞台表现手段,增强戏曲的艺术感染力。C.京剧红军故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其化用的南天门中的经典表演手法颇具表现力。D.本文观点和梅兰芳提出的“改变京剧的表演手段但不能改变其本质形态”看法基本一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最重礼教,各种礼制均有详细记载。其中,尤以丧礼的记述为多。在孔子

7、看来,“人之大端”有三:养生、送死和事鬼神。孟子亦曰:“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把“养生”与“丧死”看作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甚至认为“丧死”之事更为重要:“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送死”之事,是因为其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儒家首先肯定人类作为世界上最有情智的群体,对于死去亲人的情感远胜于其他动物。认为作为万物之中最“有知”的生物,对逝去的亲人理当表现出悲戚与敬畏之心来,反之,则是危险的。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谓“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他之所以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断”地在道德上给予此类人以判定,

8、是因为其见微知著,从此类人对待逝者的态度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我们一般认为仁只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其实,在儒家看来,仁首先要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如果生者对死去的亲人尚且没有痛惜与敬慎之心,对待周围并无亲情关系的人又怎能有怜惜与关爱之心呢?依孟子的观点,人之性善,皆因其有恻隐之心,而对自己逝去的亲人尚无恻隐之心的人,此善端已不存也,善端不存则与禽兽无异也。这也正是儒家要把“事死”作为孝的终极标准的内在原因。丧礼是形成稳定共同体的文化结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丧礼是家族内部的“头等大事”,当一个家族中有老人去世,所有族人都把给这位长者送终作

9、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另外,丧葬并非丧礼的终结,祭祖仪式(事鬼神)则是丧礼的延续,祭祖活动也是整个家族的“头等大事”。敬天法祖,是儒家礼仪的核心,感念先祖之德行,正是为了修正自身的德行,同时,他们也深信对祖先的感念必将得到祖先的荫佑。因此,丧葬和祭祖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家族内部的血缘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此外,丧祭之礼是一种具有宗教仪式感的礼制体系,但又不是宗教。中国人这种对于鬼神的处理方式,并不过分追求外在化和实体化,而是通过化礼为俗的方式,把宗教性的信仰与情感内化入日用常行之间。人们不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刻意抽离出来,丧祭仪式可以保证这种信仰不会从情感和记忆中抹去,庄敬的丧祭仪式中产生的深沉而真

10、实的情感,能够促使个体心理结构的建立。这种心理结构的核心是敬畏感、归属感、秩序感、道德感和使命感等心理情感。总之,以传统丧礼为首的礼制所内蕴的这种文化体系始终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等,并成为古代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隐而不显的锚。传统社会共同体其实一直在与时俱进的演化之中,儒家理论继续保持了其教化的作用,儒学的主体部分仍然可以嫁接到现代社会之中。虽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总体上取代了基于血缘宗亲的共同体建构方式,但是传统社会共同体的道德理念已经深入人们的血脉与骨髓之中,并且从未被其他道德理念真正取代过。因此,在当代,对于传统丧礼文化的内涵还需要重新进行深入认识和反思,并进行现

11、代转换,重建社会共同体的文化语境,以继续为社会的稳定与永续发展发挥作用。(摘编自王绪琴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养生”和“送死”都是“人之大端”,并把它们看作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B.在儒家看来,仁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首先表现在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的态度上。C.一个人随便对待逝者,他对待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所以丧葬改革是错误的。D.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等一直受到以传统丧礼为首的礼制文化体系的深刻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

12、章多次直接或间接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丧祭之礼的内涵和相应的文化体系是完全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儒家“丧礼”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在当下的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论题,再从“理论依据”“文化结构”和“礼制体系”三个方面予以阐述。D.文章既肯定了传统丧礼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对其内涵重新审视并进行现代转换,体现作者的思辨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认为“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荀子这一说法有失武断。B.重视“送死”之事,可增强家族内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使得基于父系血缘的

13、共同体更加和睦团结。C.丧祭之礼是有宗教仪式感的礼制体系,从古至今人们习以为俗,把宗教性的信仰与情感转化到日常生活中。D.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反思传统丧礼文化的内涵,使之与时俱进,继续为社会稳定与永续发展发挥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材料一: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指出,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快速

14、工业化和急剧城镇化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快速增长,但粗放式发展、过度开发等导致了流域生态功能退化,“黄金水道”应有的价值远未得到有效发挥。党的十八大前后,长江流域发展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从2016年至今,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各项整改措施相继落地,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清船清网,禁捕退捕,生物完整性指数不断回升;腾退岸线,治理污染,流域生态功能持续恢复。2020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这部法律将于2

15、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摘编自田豆豆等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7日)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是以长江为依托形成的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沿江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全国40%以上。依托这条“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起始,途经以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直抵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游地段近年来获得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支持,重庆、成都已被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摘编自中国社科院长江经济带是个什么“带”?,澎湃新闻2021年1月4日)材料三: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其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考虑流域特点和长江特色,重点体现以水为纽带的人、水、地关系。“人”是指经济社会系统,“水”是指水域生态环境系统,“地”是指陆域生态环境系统。对“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全方位刻画长江经济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图1 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图2 长江经济带三个流段耦合协调情况 注 耦合指两个或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