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3022861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一、 组织实施专家服务山区县专项行动全省每年组织技术技能专家人才服务企业服务基层2000人次,重点为山区县提供智力支持。省级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在1个培养周期内必须参加1次以上服务山区县活动,服务情况作为培养考评内容。支持山区县建设专家服务基地。创业导师提供创业服务的,各地按服务成效给予服务补贴。二、 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就业作用扩大特色平台就业规模。创建特色生态产业平台、省级经济开发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等产业平台时,将平台吸纳就业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省级经济开发区山区县全覆盖,每个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带动就业达1万人左右。大力发展新兴业态。支持山区

2、县发展电商、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培育县域商业体系山区县样板,力争到2025年,实现山区县全覆盖。鼓励发展民宿、休闲等业态,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符合疫情防控政策前提下,组织职工到休闲农业农家乐(民宿)集聚区开展疗休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加快培育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新动能,拓宽山区县文化和旅游领域就业空间。力争到2025年,山区县培育省级以上文化和旅游领域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新锐企业30家以上,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30家以上,经认定的省级“百县千碗”体验店总量达到100家以上。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农业

3、龙头企业优惠政策,山区县企业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时给予优先考虑;优先将山区县纳入家庭农场整体提升县;加大农创客培育力度。力争到2025年,山区县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50家,创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000家以上,培育农创客3万人以上。高质量发展来料加工。打造集展示销售、供需对接、技能培训、创业孵化、政策咨询、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来料加工服务平台,支持山区县优先建设“巾帼共富工坊”,到2023年实现山区县全覆盖。做大做强劳务品牌。省市县分级认定一批劳务品牌,到2025年,每个山区县培育县级劳务品牌2个以上,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的,省财政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市县认定的劳

4、务品牌,当地财政可给予一次性奖补。劳务品牌参加创业就业服务展等活动,参展所需经费可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三、 大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给予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山区县中小微企业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1年以上的,在参保期内按规定给予就业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3年,有条件的地区可放宽至毕业5年以内高校毕业生。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安置力度。在山区县开发一批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公共管理和服务窗口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劳动报酬按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计发。对政策期满

5、后仍难以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可通过公益性岗位再安置一次,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期限重新计算。提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标准。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在山区县实现灵活就业的,社保补贴标准为本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三分之二,核定补贴的缴费基数不超过上年度全省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加权平均工资。支持发达地区企业设立山区县残疾人就业基地。创新建立由用工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残疾人之家共同参与的残疾人异地按比例就业工作链条,按山海协作结对关系,开展发达地区企业到山区县设立残疾人就业基地试点,提高山区县残疾人就业水平。放宽重点人群创业政策享受条件。重点人群(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

6、、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持证残疾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初次创业时未享受创业扶持政策的,在山区县再次创业3年内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初创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重点人群在山区县初次创业,带动1人以上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1年以上的,按规定给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每年最高2万元,期限最长3年。其中,从事电子商务及山区县结合实际确定的主导产业创业的,补贴标准可上浮20%。支持山区县创建省级就业创业平台。支持每个山区县至少建成1个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级见习示范基地时,可适当降低山区县申报条件。大力推进返乡入乡创业。推广“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模式,重点支持山区县培养一批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打造更多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帮共体。资料参考:关于支持山区26县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