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30218678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课件(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种植制度和种植业区划第一节种植制度一、种植制度的概念和类型(一)种植制度的含义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总称。包括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在一块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几茬,以及哪一个生长季节或哪一年不种;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植顺序如何安排。(二)种植制度的类型1.按集约度划分按集约度划分游耕制或撂荒制游耕制或撂荒制人少土地多,刀耕火种,几乎无投入的原始自然农业,土地开垦没种植三五年即因杂草丛生或肥力退化而弃耕一二十年,另辟新的荒地垦种,土地、利用率低于50%。在原始社会或农业发展初期多采用游耕制。目前仍

2、盛行于非洲、东南亚各地。我国边远地区尚有极少数撂荒制的存在。休闲耕作制休闲耕作制土地种植1-3年,休闲1-2年,土地利用率20%-50%,适用于降雨量少的半干旱地区或投入甚少的自然农业阶段。西欧中世纪盛行休闲制(三圃制:休闲冬谷春谷)。目前美国中西部、前苏联干旱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仍广泛应用。我国的西北有部分农田休闲。常年耕作制常年耕作制土地连年种植而不休闲。土地利用率达100%。作物或实行连作,或与豆科作物轮作,已有一定或较多的人工投入,有的现代化或科学化程度较高。产品或自给,或作商品用。历史上,它是在休闲制度上的一种进步,当前盛行于世界各地。集约耕作制集约耕作制人多地少,气候土地条件良好

3、,多为平原,人工投入多(化肥、灌溉、机具等),科技水平高,单产高,亩产值高,土地利用率高(R=100-300)盛行多熟制或间套作。2.按种植业方向划分主粮型离城市较远,工业不发达,农业比重高,人均耕地稍多,一般为平原或低丘,土壤适于粮作,有一定投入,旱作或灌溉农业。农民收入不丰,自给或有部分商品。粮经型除粮食外,经济作物较多,为棉、麻、桑、油料、糖料、蔬菜、果品等。适于粮食基本能自给而自然条件与市场等较宜发展经济作物的地方。投入多,积蓄多,商品率高,农民收入较多。种植经济作物有一定风险性。农牧型除种植业外,以农产品及副产品为饲料来源的畜牧业比重较大。适于人均粮食多(400-500kg/人以上)

4、,饲料来源广,有广阔的农产品市场,或离城市工矿较近的地方。菜农型适于城市郊区或特殊蔬菜生产地。粮食靠购入,投入甚高,一般为灌溉地,产出收入也高。果农型以种植果树为主,适于丘陵低山区,需有一定运输与贮藏加工条件。混合型3.按水旱划分水田型以水稻为主,单季稻或双季稻。要求温暖湿润气候,最热月温度在20以上,雨量或水源丰富,一般给水量(降雨+灌溉)在1000m3/亩以上,适应于南方粘土,但北方非粘土也可种植。也适于平原或丘陵上的梯田。投入多,产出多,产值较高,以实行多熟制为主。水浇地型适于干旱到湿润地区,在旱地上实行人工灌溉,适于有水源保证的平原,人地比少,投入高,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单产高,

5、集约农作,农业现代化程度高。雨养型无人工灌溉,只靠降雨种植。一般年降水量在450mm以上,半干旱地区采用较多,南方无灌溉的湿润区也有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一般一年一熟;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也可二年三作或一年二作。投入较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低,较粗放,产量较低。可利用旱坡地种植,但要注意水土流失问题。4.按熟制分一年一熟制盛行于生长期较短(100-60天)、积温少(10少于4000)的地方,或生长期虽长,但雨季短、雨量少,又无灌溉的地方,或水热条件丰富,但人少地多的地方。一年多熟制要求生长期160天以上,10积温4000以上(3500-4000也勉强可以),雨量充沛或有灌溉,人多地少的地方。一般实行

6、集约耕作,高投入、高产出。有旱旱两熟(如小麦-玉米)、水旱两熟(如小麦-水稻)、水田两熟(如双季稻)等。也有少量实行一年三熟制的,如麦-稻-稻、油菜-稻-稻、稻-稻-稻等。第三章作物布局二、作物布局(一)作物布局的概念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作物结构作物结构:指作指作物种类、品种、物种类、品种、面积及占有比面积及占有比例等,例等,配置配置:指作物在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块上区域或田块上的分布。的分布。某家有10亩地,其中5亩水浇地,5亩旱地(2亩河沿地,1亩低洼地,2亩平地),合理的作物布局,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措施。(二)作物

7、布局的意义一)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满足国内及国际市场的需求三)有利于充分吸纳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难、增收难,也是新时期困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进一步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项目的比重;提高种植业的集约化程度,特别是劳动力集约化程度。这两方面都是吸纳农民就业,扩大农民就业空间的最现实的途径。如果项目方向对头,产品与市场需求对接良好,那么农民收入就自然会随着农民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四)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三)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一)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在市场农业中,社会消费结构决定市场需求结构,而市场需求结构制约和

8、引导产品供给结构;产品供给结构又来自于种植业生产结构。它们是相互决定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二)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当地生态条件相吻合三)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想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搞好作物布局,选择最能发挥资源优势的作物、品种的构成,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进而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四)要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五)要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社会经济发展分为如下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的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即快速发展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群众高额大量消费阶段、讲求生活质量阶段。当今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经过大量消费阶段而进入讲求生活质量阶段,而我国正处于快

9、速发展时期,许多发达地区正在或即将跃入讲求质量阶段,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已从数量追求开始转向质量追求了。因此,我们在安排作物布局时,一定要研究人们的现代消费需求特点,一定要从满足人们追求现代生活质量的要求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要有前瞻性、超前性和战略远见。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作物布局在不断调整之中。(四)作物布局的内容与步骤1.明确对产品的需要包括自给性与商品性需要两大部分。要了解市场价格、对外贸易、交通、加工、贮藏以及农村政策等方面的内容。2.2.查清环境条件查清环境条件包包括括自自然然条条件件和和社社会会经经济济和和科科学学技技术术条条件件,主主要要有有:热

10、热量量条条件件,包包括括0积积温温、10积积温温、年年平平均均温温度度、最最冷冷月月平平均均温温度度、最最热热月月平平均均温温度度、冬冬季季最最低低温温度度、无无霜霜期期。水水分分条条件件,包包括括年年降降水水量量与与变变率率、各各月月降降水水量量、干干燥燥度度、空空气气相相对对湿湿度度、地地表表径径流流量量、地地下下水水储储量量、地地下下水水位位深深度度、水水源源、水水质质。光光照照条条件件,包包括括全全年年与与各各月月辐辐射射量量、年年日日照照时时数数。地地貌貌,包包括括海海拔拔高高度度、大大地地形形(山山、丘丘陵陵、河河谷谷、盆盆地地、平平原原、高高原原)、小小地地形形(平平地地、洼洼地

11、地、岗岗坡坡等等)、坡坡度度、坡坡向向。土土地地条条件件,包包括括总总面面积积、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状状况况(农农田田、林林地地、草草地地、荒荒地地等等)、耕耕地地面面积积、水水田田、水水浇浇地地与与旱旱地地面面积积、人人地地比比。土土壤壤条条件件,包包括括土土壤壤类类型型、土土层层厚厚度度、平平坦坦度度、质质地地、土土壤壤pH、土土壤壤有有机机质质含含量量、氨氨磷磷钾钾养养分分含含量量、土土壤壤水水分分状状况况、土土地地整整理理与与水水土土流流失失状状况况。肥肥料料条条件件,包包括括肥肥料料种种类类、数数量量、施施肥肥水水平平、养养分分平平衡衡。能能源源条条件件,包包括括燃燃油油、电电、煤煤、生

12、生物物能能源源。机机械械,拖拖拉拉机机、排排灌灌机机具具等等。植植被被,乔乔木木、灌灌木木、草草。作作物物,种种类类、面面积积、产产量量、生生产产力力、品品种种、栽栽培培技技术术。现现有有种种植植制制度度、人人口口劳劳力力。畜畜牧牧业业,种种类类、数数量量。灾灾害害,旱旱、沸沸、病病、虫虫。产产值值收收入入,每每人人每每年年纯纯收收人人、农农林林牧牧副副渔渔各各业业产产值值与与收收入入、粮粮食食与与多多种种经经营营收收入入。市市场场,国国家家收收购购、自自由由市市场场、外外贸贸市市场场、远远近近、交交通通。价价格格,各各种种农农产产品品收收购购价价格格与与市市场场价价格格、各各种种生生产产资资

13、料料价价格格。政政策策,收收购购政政策策、奖奖励励政政策策、商商品品流流通通政政策策、外外贸贸政政策策等等。科科学学水水平平、文化水平。文化水平。3.农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确定生态适应性(ecologicaladaptation)指的是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4.种植适宜区的划分在确定作物生态适应性的基础上,可以划分作物的生态区划,从光、热、水、土等自然生态角度区分作物的生态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与不适宜区。5.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6.作物组成的确定 在单一的各个作物适宜区与适生地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各种作物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种植业在农业中的

14、比重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比例 春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的比例 主导作物和辅助作物的比例 禾谷类与豆类的比例8.可行性鉴定 7.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划或配置三、种植方式(一)复种1.复种的概念: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2.复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增加作物播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播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19901990年复种指数年复种指数155.1%155.1%,增加复种面积,增加复种面积0.530.53亿顷,亿顷,因复种增加粮食因复种增加粮食2069820698万吨。万吨。(2)发展多元作物,实现全面增产发展多元作物,实现全面增产(3)抗御自然灾

15、害,实现稳产高产抗御自然灾害,实现稳产高产南涝北旱南涝北旱(4)4)保持水土保持水土(5 5)调节土壤肥力)调节土壤肥力在人多地少的地区,还可提高劳动就业率。在人多地少的地区,还可提高劳动就业率。3.复种的条件(1)复种的热量条件 热量是决定当地能否进行复种和复种程度高低的首要条件。一个地区的热量状况决定了复种的可能性与复种的程度。a热量指标 在热量条件中,与复种有关的指标主要有积温、生长期和界限温度。积温 一般情况下l0积温在3500一3600之间,一年一熟,在 3600一4000之间,可一年二熟,但作物应有所选择;在4000一5000之间,则可进行多种作物的一年二熟;在5000一6500之

16、间,可一年三熟;6500可一年三熟至四熟。生长期 一般大于l0日数180d的地区多为一年一熟,复种极少;180一250d范围内,可实行一年二熟;250d的可实行一年三熟。界限温度 积温(返青积温(返青成成熟)熟)+农耗积温农耗积温+下茬作物积温下茬作物积温+农耗积温农耗积温+积温(播种积温(播种-停止生长)停止生长)积温(返青积温(返青成成熟)熟)-套作积温套作积温+下茬作物积温下茬作物积温-套作积温套作积温+积温(播种积温(播种-停止生长)停止生长)b、复种总积温的计算(2)复种的水分条件 热量条件是复种可行性的首要条件,水分条件则是复种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影响复种的水分条件,主要有降水量、降水分布规律、地上地下水资源、蒸腾量、农田基本建设等。一般年降水量600mm的地区,相应的热量可实行一年一熟;但水分不能满足两熟要求,复种时要进行灌溉;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如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可以有较大面积的稻麦两熟;年降水量小于800mm的地区,有灌溉条件才能播种水稻,1200mm以上的地区旱作农田可实行三熟制。(3)复种的肥力条件在光、热、水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肥力水平往往成为复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