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卫生学幼儿教案模板(多篇)

zh****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6.67KB
约173页
文档ID:330147841
卫生学幼儿教案模板(多篇)_第1页
1/173

卫生学幼儿教案模板(多篇)推荐第1篇:幼儿卫生学教案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卫生学的概念 2、了解学前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学前卫生学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视频、课件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幼儿卫生学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那么大家对这门课有什么了解呢? 新课讲授: 一、学前卫生学概念: 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重要门重要专业学科 二、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1、研究幼儿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2、影响幼儿健康的各种因素 3、幼儿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 三、学习幼儿卫生学的任务 1.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 2.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补充内容: 四、学前儿童的年龄分段 1.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的第1个月内,即俗语所称的“月科孩子”。

2.婴儿期:是指出生后l~12个月,也有人称这个阶段为乳儿期 3.幼儿前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阶段 4.幼儿期:是指3~6岁,即幼儿园教育阶段,也称学龄前期 5.学龄期:7~14岁 单独讲述0—1岁幼儿的生长发育变化过程 三翻: 三个月的时候,把小宝宝翻个身,趴着,能把头抬起来.在躺着的时候,可以自己翻侧身或者整个人翻过来趴着 六坐: 六个月的时候,小宝宝会自己坐,而且坐的比较稳定,也就是不会突然就倒下,可以自己平衡身体 七滚: 七个月的时候,可以在床上或者地上等平整的地方翻滚,不是头向下的翻滚,而是在平躺的情况下向同一个方向侧身,趴下,再侧身,再平躺,这样的翻滚,连续的,同一方向的,侧身翻转 八爬: 八个月的时候,宝宝开始爬啦!开始由蠕虫类进化到爬虫类了,学会了四肢配合运动,开始爬行了这时候要小心了,注意掉下床!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幼儿卫生学?通过下面案例总结出来 案例1: 这天,我看到晴晴在抠鼻子,好象出于习惯性似的,我马上叫她不要抠,并没有太在意我走了一圈回来,又发现晴晴在抠鼻子,我还是叫她不要抠鼻子,我边说边拉开她的手,这时候晴晴挣扎开我的手,看着我说:“我的鼻子里面有东西。

我马上意识到什么,问:“有什么?”晴晴说:“有玩具!”这时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晴晴抠鼻子是因为她书包上的小铃铛吊饰掉下来了,她因为好奇于是就把小铃铛塞到鼻孔去了!幸好铃铛的位置不是很深,我马上带她去医生那里用夹子把铃铛夹了出来 我在想,如果我当时疏忽了晴晴的情况,认为她只是习惯地抠鼻子而不去理会,那么后果不敢想象 案例2: 2000年4月20日上午7点30分,年仅6岁的佳佳(化名)由其父亲送到宁波市北仑区某幼儿园门口,值班老师检查了卫生情况后,她独自入园到三楼教室时,在三楼走廊上碰到开水的水桶,被开水烫成十级伤残 案例3 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6岁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园老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性命 五、学习幼儿卫生学的意义 1、为我们进入幼儿园工作奠定基础 2、为我们学习其他相关专业奠定基础 六、学习幼儿卫生学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身作则 教学反思: 推荐第2篇:幼儿卫生学打印教案 幼 儿 卫 生 学 教 案 授课教师:陈琼 授课专业:幼教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绪论 班级: 教学任务 1、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幼儿卫生学的意义和方法 2、知识目标:知道幼儿卫生学的概念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对学好幼儿卫生学课程的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 重点及难点: 幼儿卫生学的概念和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1 课时 幼儿卫生学是研究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和身心保健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

主要任务研究婴幼儿的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寻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多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学好本学科的知识,应当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技能,结合见习和实习适动,丰富感性知识,已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以科学的卫生知识指导实践同时,要求未来的幼儿教师要模范遵守各项卫生制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幼儿树立榜样 复习题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 1、幼儿卫生学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 2、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卫生学?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班级: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解剖结构、功能 2.掌握幼儿身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特点以及采取的相应卫生保健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幼儿身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特点 2.与幼儿生理特点相结合的卫生常规知识 细胞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功能不同,形态也就不同 结构相同、功能相关的细胞与细胞间质构成组织比如,上皮组织 不同类型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集合在一起,就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器官比如,脑、眼、耳、心、肝、脾,肺、等等 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组成系统,共同执行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人体中各个系统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进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人体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合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骨骼 (1)骨骼在生长钙、磷、维生素D,钙,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 (2)婴幼儿骨头好比鲜嫩的柳枝婴幼儿的骨头硬度小,易发生弯曲 (3)不良姿势易导致脊柱变形脊柱生理性弯曲弹性、缓冲 体姿,即坐、立、行时身体的习惯姿势 2.肌肉 (1)容易疲劳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3.关节和韧带 (1)肘关节较松牵拉肘需注意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 (2)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三)保育要点 1.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关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2.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3.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4.为促进脚弓的形成应进行适度的运动 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一)什么是呼吸系统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机体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传送气体、排出分泌物的管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1.呼吸频率快 2.声带不够坚韧 3.鼻咽部的细菌易侵入中耳 (三)保育要点 1.多组织户外活动 2.教会幼儿擤鼻涕 轻轻按压住一侧鼻孔,擤完一侧,在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因为鼻腔里有一条条“暗道”与“邻里”相通擤鼻涕时太用劲,就有可能把鼻腔里的细菌挤到中耳、眼、鼻窦里,引起中耳炎、鼻泪管炎、鼻窦炎等疾病 3.保护嗓子 幼儿的音域窄,不宜唱大人的歌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避免尘土飞扬冬天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

夏天刚玩得大汗淋漓,也不要停下来马上就吃冷食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因为这时最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易哑嗓子 三、循环不已得运输流——血液循环系统 (一)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其中流动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血液由心脏搏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返回心脏血液在循环全身的过程中,把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和细胞,再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送到肺及排泄器官 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脾等组成,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1.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心肌易疲劳 经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心跳可搏出更多的血液如果运动量过大,使心跳太快,反而会减少每次心跳的血液输出量,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恶心、大汗淋漓,甚至运动以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就是过度疲劳了 3.可触及浅表的淋巴结 在浅表部位的淋巴结有颈部淋巴结、枕部淋巴结等。

(三)保育要点 1.锻炼可强心,但运动量应适度,不要过累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2.小儿患口腔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或头上长疖子,都可使颈部淋巴结肿大 3.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 第三章 婴幼儿身心健康 第一节 预防常同见病 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常见病的种类及其病因 2、常见病的护理、预防治疗措施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以学生亲身体验的感觉为先导,把知识融入内心感受; 2、在问题中探讨,体验在集体中的归属感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教学重点 1、常见病种类 2、常见病的预防护理知识 教学难点 常见病的预防护理知识 教学方法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归纳总结、演绎结论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导课】 一、呼吸系统疾病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 1.症状 (1)一般有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热等症状,经3∽4天可痊愈。

(2)3岁以下小儿可因高热(体温39℃以上)出现惊厥,多发生在病初突发高热时 (3)若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有增无减、出现喘憋等症状,应考虑并发肺炎,需及时诊治 2.护理 (1)高热时可服退烧药,药量及服药次数、间隔应遵医嘱,不可因急于退热而加大药量或缩短服药间隔,避免因用药过量使病儿体温骤降,大汗淋漓,甚至发生休克 (2)发热时,脉搏增快,心脏负担加重,应卧床休息 3.预防 陈琼幼儿卫生学教案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