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书第67页)教材分析: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平面图形,学生已经在之前的课中了解了三角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渗透转化思想,为今后学习图形知识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分类,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也可能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本课的重点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和应用,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材中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呈现这个教学内容时,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素材,让学生通过度量计算、实验发现、讨论交流等活动,在操作、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在实践应用中感悟数学的思维方法,提升数学的素养与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本课例教学的最重要的功能与价值所在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撕、折等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探究活动,向学生归纳推理的方法3、在操作、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4、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难点:用不同方法探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具准备:三角板一副、三角形、课件学具准备:三角形、量角器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创设问题情境师:老师昨天不小心把这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要重新买一块与原来同样大的,为了避免麻烦我只准备带其中一块去玻璃店,你能给我个建议到底带哪一块去才能配到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玻璃? 预设1:带上半块玻璃去,追问理由预设2:带下半块玻璃去,追问理由师: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研究有关三角形的其它知识,揭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2、研究特殊的三角形内角和师: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预设: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师:你们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师:先用一个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试试一起计算一下它的内角和师:(拿着另一副三角板)我们再来试一个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师:那我们能不能说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师:你们有没有办法来验证这些三角形呢? 四人一组讨论验证方法二、合作探究,验证猜想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师出示活动要求: 你是如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请把你们小组的验证方法写出来;三个人用手中的学具进行验证,另外一人记录,把你们的验证结果填在“我们的发现”一栏,最终得出结论;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说说自己的想法2、小组交流,共享成果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验证方法?(1)撕——拼学生边说边在实物投影以及课件上演示2)折——拼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以小组形式上台边说边演示3)量生:我们小组用了量的方法我们发现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我们的结论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师:还有哪个小组也选择了用量角器量的方法?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生发言。
4)利用几何画板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5)小结师:刚才我们用撕、折、量三种方法都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3.拓展延伸、突破误区师:课件出示一个大三角形,问: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如果把它剪成两个三角形,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还是180°老师质疑问原因?学生发言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没有关系,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三、灵活运用、巩固练习1、 ∠1=140°,∠3=25°,∠2=?2、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1=37°,∠3=?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12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师:回到刚上课时张老师请大家帮忙解决的问题,你们心中有答案了吗?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任意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