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

上传人:蓝****0 文档编号:330008715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精品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琥 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2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4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学难点】 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体会“珍贵”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综合复习的第六课琥珀,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

2、字,都是什么旁?再读读这一组带王旁的词,发现他们都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特点?都是提“王”旁,汉字的偏旁大多都是表义的,(形容宝石,亮闪闪,美丽,珍贵)古时候,其实是玉字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 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直接导入课题,通过提“王”旁的词语,初步感知琥珀的珍贵。】(二)交流预读,初步感知(1)通过课前预习,谁来说说什么是琥珀?你见过吗? 欣赏图片(2)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既然是科学小品,就应该有科学性? (板书:科学小品文)(3)、通过预习,你能提出那些疑问?(是有关科学的问题,思考的角度)(三)研读贯通,交流感悟。1快速读课文,找出琥珀形成的条件,小组交

3、流。 (提取关键词)1、高温 2、松脂 3、小生物 4、地壳运动 5、长时间2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请在文中找一找,画出来。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请你把这段话用一个词语概括: 推测 板书:推测 “推测”是什么意思?你能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推想 推敲 猜测 猜想 能换其中的一个词吗?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不是)作者从_中“推测”出_? 如果说这块琥珀的真实所见的,(真实)”,那么“详细情形” 就是作者的(想象) 板书:这块琥珀-详细情形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在

4、这里不用“想象”而要用“推测”这个词呢?(理解“推测”) 科学家有依据 (再大声读读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你认为作者的证据是什么?(那块琥珀的样子)3、请一个同学读琥珀的样子,边听边想:你从这块琥珀中看到了什么,在文中画出来。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还是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两个小东西好好躺着 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过渡:琥珀的样子是科学家真实所见,科学家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想象了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就是琥珀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本节课

5、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设计意图:通过交流预读单认识琥珀,并了解课文围绕这块琥珀都写了哪些内容,随着学生的汇报,抓住琥珀的样子和价值,比较“想象”和“推测”两个词语,并理解意思。随之明白科学家是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了故事的详细情形。抓住课文的关键点,变序教学,从篇末入手,不仅训练了学生语感,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投入下面的学习。】4、小组研读,合作共学。科学家就是根据看见的这些真实的事物,想象了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那作者是如何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请同学们小组研读。(1)把“真实”的部分(琥珀的样子)和前边“想象”的部分联系起来读,在“想象”部分

6、找出与“真实”对应的句子批画下来。(2)用“根据,想象出”或者用上“因为所以”关联词语在小组内说一说,作者如何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的。2交流。 3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不是凭空的想象,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想象出一万年前的详细情形,这就是“推测”。 现在可以换成“猜测”吗? 作者写的都是有根据的,是科学的推测。这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 (科学性)4科普作家顾均正先生说:科学小品文是科学与艺术化合成的结晶体。(齐读)从这句话可以知道科学小品文不仅有科学性,还有艺术性。那就说明这篇文章写得还很有趣,生动,形象。你觉的这篇文章有趣,生动,形象的语句在课文中的哪一个部分吗?想象部分在文章的前面

7、。5、自主学习,默读故事,找出一处描写生物形象的语句与大家分享,并说明原因。随机指导朗读。这样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具趣味性,富有文学色彩。(艺术性)这个故事想象这么生动有趣,我们通过哪些方式可以表现出来呢? 朗读 表演 演读跟着作者来到一万年前的场景科学遇到文学,科学就不枯燥了,文学就愈加精彩了,这就是什么的魅力科学小品【设计意图:“淡化分析,着重感悟”,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课文,找出内在联系,然后才能运用上这些关联词语,体会作者如何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的读和练来让其获得感悟。在这里,重组课文语言是运用语言的训练;找出语言的逻辑关系是思维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的训练。

8、】6、一万前年的情景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这是科学家根据琥珀的样子进行的推测想象: 如果让你推测,你会怎样的想象怎样的故事?不一定是“蜘蛛吃苍蝇”,也可能是?展开你们的想象,开始推测?第二课时1、师: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课文这么写,正体现了它生动的文学色彩。现在的这个松脂球就是琥珀,对吗?想象它一直挂在这棵老松树上,挂下去,会不会变成琥珀?(不会)所以,科学家又推测了下面的变化。2、生齐读11、12自然段。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松脂球是怎样形成化石的?生汇报,师相机板书。3、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体会。生汇报后课件出示师: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你知道琥珀形成需要

9、哪些条件?生汇报后课件出示。4、师:科学家的推测非常合理,不仅体现在琥珀形成的过程上,还体现在琥珀发现的过程上。指名读发现琥珀的段落(1317)。师:作者不是任意安排了两个人,而是安排了父子俩,你认为这样安排合理吗?现在就让我们在朗读声中再次欣赏这块珍贵的琥珀吧!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拓展延伸,质疑升华。1、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10自然段,比较一下,在时间的长河里,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都成了过眼烟云,而这两只小虫却留了下来。有人认为小苍蝇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没而惋惜,有人却说“它们被封在琥珀里,生命获得了永恒。”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你有什么感受?师:这块琥珀很珍贵,

10、很有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经济效益是的,它们的生命虽然在那一瞬间终止了,但生命的价值却获得了永恒。2. 那么由这块琥珀你获得了哪些生命的启示?(名言或是事例)师: 这说明,死和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生命的价值也不是靠寿命的长短能衡量的。比如说: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有限的生命里,诠释了他生命的意义的雷锋;5.12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谭老师等等,虽然他们的生命在那一刻定格,但他们生命的价值却在那一瞬间获得了永恒。3. 老师这里有几句名言想送给大家。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利用它。蒙田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生命苦短,

11、但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4、师:学习了琥珀一文后,你还有哪些有关琥珀的问题想要问?大家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自然、爱科学的孩子。【设计意图:明白死和生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生命的价值也不是靠寿命的长短能衡量的。由此得到启示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积累名言,进一步深化生命这一主题。】(五)课外延伸1同学们,这一块罕见的琥珀现在就放在博物馆里,你能运用优美的语言,按一定顺序,结合你对生命的理解,为这块琥珀写一份解说词吗? 2本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是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的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科普读物,一共有十五个有趣的故事,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是一本内容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活泼的科普著作集。柏吉尔以拟人、夸张和想象的写作手法,描述了天体运行的关键、,揭示自然界乃至宇宙的奥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他的著作。【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一方面从写作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琥珀编写解说词,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方法迁移和阅读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拓展学生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使课外阅读不流于形式。】 板书: 琥 珀 科学小品文 科学性 文学性推测 形成 (那块琥珀)(详细情形) (真实) (想象)发现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