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2979354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带来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置、 地形、气候概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了解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和特征。 3、了解欧洲西部发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畜产品。 4、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及气候概况 教学难点 利用地图说明其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2、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辅助讲解,分组讨论,合作突破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4346 导入新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对外敞开了国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很多出国留学、打工 或旅游的人。不管他们以何种目的的出国,他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呢? ( 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世界上有一个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欧洲西部)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欧洲西部的经济:欧元、欧盟等)这么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要想去欧洲西部,首先我们要确定它的?(地理位置 )我们要先知道它

3、在世界中的位置。 那么出门旅行,尤其行程 较远的时候,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些衣物,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欧洲西部的?(气候状况)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备无患。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 解欧洲西部有哪些独特的自然景观;要观赏这些景观需要到哪些国家去;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这就需要了解欧洲西部的?(地形、地貌概况以及河湖状况 ) 重难点教学过程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特征: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欧洲西部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推动欧洲各国求同存异,走向联合的动力。本区主要国家是英、法、德、意等。还有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大家马上就可以进入“欧洲西部”开

4、始你们的异域之旅了.在此之前请随老师进入“气候”图中,观察山脉走向的变化及暖湿气流的深人情况。 提问: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维 亚山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候会有变化吗?(生:阿尔卑斯山脉变为南北走向,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就不能长驱直人,欧洲西部大范围也不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消失,有利于海洋气流的深入,使整个岛屿显示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气候和农业 欢迎大家进人“欧洲西部”开始你们的浪漫之旅,在走一走瞧一瞧时别忘了动动你脑。请大家在欣赏之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可 以相互讨论、研究。 1、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他们的这种饮食结构与哪些地理因素有

5、关? 2、欧洲西部的南部地中海沿岸以什么气候为主?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产生哪些影响? 3、假如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发生变化、斯堪的纳 维亚LU脉消失,欧洲西部的气 候会有变化吗? 4、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有什么好处? 有没有弊端? 这里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阴雨,热量少,以畜牧业为主,荷兰和丹麦都是世界著名的乳蓄大国。很多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本国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里盛产柑橘和葡萄,是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 学生:阅读46页,了解欧洲西部农业的特点。 总结应用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了本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主要国家,还有发达的农业生产。 地

6、理七年级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天气的含义;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 教师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关心天气的变化状况,也经常用到反映天气或者反映天气变化的术语。那么,请大家思考: 1、你见过那些天气的现象? 2、知道哪些反映天气状况的术语? 3、这些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

7、:积极思考,自由回答。 二、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1、请学生看这窗外,用自己的语言将此时的天气状况描述出来。(板书:一、天气及其影响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2、讲述:除了我们刚才描述的教室外的天气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从电视、广播、网络、旅游中看到或听到其他地方的天气状况。 (1)、请一位同学将头一天听到的天气预报中的成都、北京、上海、广州的天气向全班同学做一个预报。(学生活动:预报四地昨天的天气)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2)、其他同学做好记录,并思考:他是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状况的?(学生活动:是从阴晴、风雨、冷热、湿度等方面描述的。) (3)、从我们刚才对天气的描述中,我们

8、可以认识到天气发生的时间长短怎么样?(学生活动:时间短) (4)、在同一时间,成都、北京、上海、广州的天气状况是否相同?从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活动:不相同。得出结论,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引导学生回想昨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看看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猜猜明天的天气又会是什么样。从中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得出结论: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不同。) 4、讲述:由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天气到多变的。(学生活动:明确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多变.) 三、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1、引导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

9、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板书: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2、请几位同学上台分角色扮演不同职业人员对天气的感受。(学生活动:几位同学上台扮演,其他同学作评) 3、讲述: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不同职业人员的生产和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请大家结合课本活动题总结一下:天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从实际出发,举例说出天气从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1)天气与交通。(2)天气与农业。(3)天气与战争。(4)天气与日常生活。) 4、引导学生结合这项活动,结这项活动拟定一个名称。写一篇小短文,或以此为素材画一副画。 四、课堂活动

10、: 地理填充图完成。 五、板书设计 板书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天气及其影响 1、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2、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 3、阅读天气预报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地; 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3、了解影响气候的几个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学习重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及分布。 2、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完成,个别指导重点点拔。 导学过程: 1、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节学习的知识,能说出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特点是什么?气候的

11、特点是什么? 3、课本p57的A、B、C三幅图是描述哪些地区的气候的? 4、其中A、B两幅图中,都有“一年到头”这几个字,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征的年份,还是一般而言呢? 5、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常用到气温、降水、风、云、雾等要素。从图3.22的谈论中看,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你们能用一句话概括当地的气候特点吗? 6、在前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同学们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区温度高,哪些地区温度低?哪些地区降水量多,哪些地区降水量少? 7、课本p58,看图3.23能说出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 8、影响气候的

12、主要因素有哪些? 9、除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达标检测: 1、课本p58活动题2。 2、课本p5960活动题1、2、3、4。 3、课本p6162活动题2、3、4。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采用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得出影响气侯的主要因素,由浅入深,易化难点。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理解起来有困难,通过小组间的互助学习加深理解。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准确说出地球的形状,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2、认识地球仪,能在地球仪上准确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了解赤道、纬线、纬度的定义。 4、分析掌

13、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明确南北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5、根据所给出的纬线图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南北半球位置及所在的纬度区位置。 学习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 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准确说出某一点的纬度位置、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及纬度区。 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1416页地球的形状部分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地球的形状。 2、利用图中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并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

14、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学习任务(二) 自学课文第1617页地球仪部分思考回答: 1、什么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准确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经线及纬线。 3、说出赤道、纬线、纬度的概念,南北纬度的是如何划分的,南北纬度各用那个字母表示。 4、观察“纬线与纬度”图分析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填下表。 纬线(圈) 形状特征 指示的方向 长度的特点 纬度的.范围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同度数的区分 零度线的确定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地理七年级教学教案 篇5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1) 学习目标: 1.能够看图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 2.能够说出不同国家分别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并说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特点。 学习重难点:亚洲的地理位置。 知识链接:世界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导入:播放中东的战争新闻,请问中东在什么地方?亚洲。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自主预习: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完成下列各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