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五爱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35****zxb 文档编号:32954058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五爱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五爱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五爱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五爱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五爱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五爱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五爱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第10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B5s末与

2、15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C内,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5mD内,质点的速率先增加后减小2、如图所示为通过轻杆相连的、两小球,用两根细线将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点。已知两球重力均为,轻杆与细线长均为。现用力作用于小球上(图上未标出),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且、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力最小值为( )ABCD3、如图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竿的下滑情况,在竿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竿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质量为50kg的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3s末滑到竿底时速度恰好为零。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

3、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 ( ) A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3m/sB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6m/sC滑杆的长度是6mD滑杆的长度是3m4、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墙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力F成正比B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其重力相等C当F增大时,物体一定会下滑D物体A受到三个力的共同作用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C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D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6、如

4、图所示,下图为大型游乐设施跳楼机,右图为其结构简图。跳楼机由静止从a自由下落到b, 再从 b匀减速下落到c停下。己知跳楼机和游客的总质量为m,ab高度差为2h,bc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A从a到b,游客只受自身重力作用B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1C从b到c,游客只受自身重力作用D从b到c,其中一位游客相对于身旁的同伴是运动的7、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加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向东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一定越快D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 5t + t2 (各物理量均采

5、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s内的位移是6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9、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质点A位移的大小可能在4 m到6m范围内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10 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10、竖直上抛的物体,又落回抛出点,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位移相同B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D不管竖直

6、上抛的初速度有多大(v010 m/s),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1 s时间内的位移总是不变的二、实验题11、(4分)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设置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然后在弹簧下端依次挂1、2、3、4、5个钩码,测出弹簧相应的总长度每只钩码的质量都是10g实验数据见下表(g取10 N/kg)(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悬吊钩码时,应在钩码静止后再读数B应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进行测量C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D在测量弹

7、簧原长时,应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并测出其长度(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F-x图象_,并根据图像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 N/m.(3)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F和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Aa的原长比b的短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12、(10分)在“探究力的合成法则”的实验中,某小组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 是F1与F2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 是用一个弹簧测

8、力计实际拉得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B【解析】A位移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知在10s末时,质点的速度为零,故A错误;B在内斜率为正,在内斜率为负,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方向,故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C内,质点通过的位移故C错误;D在内,斜率一直增大,故速度越来越大,故D错误.故选B。2、A【解析】由于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A、B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悬线OA竖直,因此轻杆中的弹力为零,小球B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悬线O

9、B斜向上的拉力和F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三力的合力为零,表示三力的线段构成封闭三角形,由于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不变,悬线拉力的方向不变,由几何关系可知,当F的方向与OB垂直且斜向右上方时,F最小,由几何关系可知,此时。A. 与计算结论相符,故A正确。B.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错误。C.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C错误。D.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错误。3、C【解析】由图读出人的重力G=500N在0-1s内,人的重力大于摩擦力,人做匀加速运动,1-3s内,人的重力小于摩擦力,人做匀减速运动,则在t=1s末人的速度最大设在0-1s内人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F1=ma,得到: ,t=1s

10、末人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vmax=at1=41m/s=4m/s,故AB错误;人在0-1s内位移为:x1=at12=2.412=1.2m,人在1-3s时间内的位移为: ,所以滑杆的长度为L=x1+x2=6m,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B【解析】AB.物体静止,墙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与重力平衡,与水平推力无关,即:,故A错误,B正确;C.当F增大时,最大静摩擦力增大,重力依然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不会下滑,故C错误;D.物体静止,受到外力F,重力G,向右的支持力N,和向上的静摩擦力f四个力,故D错误;5、C【解析】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且位移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

11、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A错误;B. 位移与路程都是描述运动的。故B错误;C. 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故C正确。D. 若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因为一个是标量一个是矢量,故D错误。6、AB【解析】A.由a到b为自由落体运动,座椅对游客的力为0,游客只受自身重力作用,故A正确;B.加速与减速过程平均速度相等,由可得运动时间之比为2:1,故B正确;C.从b到c,由于游客做匀减速直线,游客除受自身重力作用,还受到座椅对游客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故C错误;D.依据相对原理,从b到c,一位游客相对于身旁的同伴是也是静止的,故D错误;7、BC【解

12、析】A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若反向时,速度减小,因此加速度增大,速度可以增加,也可能减小,故A错误;B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向东,故B正确;C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C正确;D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故D错误;故选BC。8、ABD【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aT2,求出位移之差的大小,根据v=at求出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

13、可得质点的初速度v05m/s,加速度a2m/s2.A将t1s带入,求得x6m,所以第1秒的位移是6m,故A正确;B由x5t+t2可得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xaT2212m2m,故C错误.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vat21m/s2m/s,故D正确.故选A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9、BD【解析】CD当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当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故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小于4 m/s2,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则C项错误,D

14、项正确。AB当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位移当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位移负号表示方向,故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在4m到6m范围内,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10m,则A项错误,B项正确。10、CD【解析】试题分析:上升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而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物体到最高点加速度仍为g,故A、B错误;C、在任意相等时间t内,速度变化量均为,故C正确;根据逆向思维知,物体上升过程最后1s内位移和自由下落第1s内位移大小是相等的,都为,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二、实验题11、ABC 如图所示: AC 【解析】(1)1A、悬吊钩码时,应在钩码静止后再读数,故A正确;B、应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进行测量,故B正确;C、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竖直状态,从而减少实验误差,故C正确;D、在本实验总,测量弹簧原长时,竖直测量会减少实验误差,故D错误;(2)2根据数据描点连线,就能得到图线如图所示:3图线的斜率即为劲度系数,解得:;(3)4A、在图中,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故b的原长大于a的原长,故A正确;B、斜率代表劲度系数,故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故B错误,C正确;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错误。12、F/;F【解析】试题分析:F1、F2合力的理论值是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值,而其实验值是指一个弹簧拉橡皮条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