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135****zxb 文档编号:329539607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质点加速度是1m/s2B第1s内的位移是5mC

2、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D第2s内的位移是14m2、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D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3、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A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物体运动情况4、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是14m,假设轮胎与该路面滑动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则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A14m/s

3、B196 m/sCm/sD2 m/s5、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它到温州的距离为356 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 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8:00是指时间间隔。B8时20分是指时刻。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 km,路程为356 km。D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在研究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的位移时,可以将它看成质点。6、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0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表示时间,则

4、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ABCD7、如图所示,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为零8、如图,是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中的一部分,s表示质点位移,t表示质点经历时间,下列关于质点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大小为4m/sBt=4s时,质点速度为零Ct=6s时,质点速度大小为8m/s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9、汽车刹车后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开始刹车时刻t=0,汽

5、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若刹车后的第1 s内位移是9 m,第3 s内的位移是5 m(未停下),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B第0.5 s末的速度为9 m/sC汽车的初速度为12 m/sD从刹车到停止汽车前进22.5 m10、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物体受到摩擦力,则一定也受到了弹力11、如图所示,处于平直轨道上的A、B两物体相距,同时同向开始运动,A以初速度、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B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做匀加

6、速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假设A能从B旁边通过且互不影响)()A,能相遇一次B,能相遇两次C,可能相遇一次D,可能相遇两次12、如图所示是 P、Q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AP 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B零时刻 P 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在0t1时间内,质点P在Q前面D在0t1时间内,P 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 Q 质点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DIS 的三大组成部分是为_、为_和为_, 用传感器可以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14、某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

7、力在t=_s时最大;此时电梯正处于_状态(选填“超重”、“失重”)。15、物理学史上,用理想_实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_三计算题(22分)16、(12分)一根弹簧原长10cm,劲度系数为200N/m,用此弹簧水平拉一重为20N的物体,如图所示,求(1)当弹簧长为11cm时,物体未动,求此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2)当弹簧长为12.5cm时,物体刚好开始运动,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3)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2,则当物体匀速运动时,它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4)此后若把拉力改为10N,此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又是多少?17、(10分)如图所示,

8、物体m1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与物体m2相连,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2=2kg,m3=3kg,m2与m3间动摩擦因数1=0.6,m3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2=0.2,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三段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8N。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m/s2。求: (1)若m1=1k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为使整个装置保持图示结构不变,物体m1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9、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析】A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公式故可判断该质点,。故A错误;BD设质点第1s内的位移为,前2s内位移为,则第2s内的位移为故BD错误;C 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故选C。2、A【解析】A、重力的产生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A正确;B、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却不指向地球中心,主要是因为地球自转原因,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F的一个分力。C、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它的重心不一定与几何中心重合只有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的重心才与几何中心重合,故C错

10、误;D、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在圆环之外,故D错误;故选A。3、A【解析】ACD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故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周期性改变,不是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而是做往复运动,故A正确,CD错误;B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周期性变化,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故选A选项。4、A【解析】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解得刹车前的速度为:,故A正确, BCD错误;5、D【解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详解】8:

11、00是指时刻,选项A错误;8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选项B错误;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 km,路程为480 km,选项C错误。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在研究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的位移时,船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以将它看成质点,选项D正确;故选D。6、B【解析】CD、由题意知,在下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故加速度保持不变,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所以C、D错误;B、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得B正确;A、下降的高度,所以A错误7、CD【解析】试题分析:小车受到斜向上的拉力,重力,摩擦力,地面的支持力,合力为零,其中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等于小孩和车受到的摩擦力,A错误;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与支持

12、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重力,B错误;拉力可以分解为竖直向上的力和水平方向的力,其中水平方向的力大小等于摩擦力,所以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C正确;因为小孩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平衡合力为零,D正确。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8、ACD【解析】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根据数学知识可得:,得加速度为a=2m/s2,初速度为v0=-4m/s,故A正确,D正确;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得t=4s时,质点速度,故B错误;C.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得t=6s时,质点速度,故C正确。9、AB【解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刹车

13、后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0.5s末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的初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到停止的位移【详解】根据得:,故加速度的大小为,故A正确;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0.5s末的速度为:,故B正确;刹车时初速度为:,故C错误;从刹车到停止的距离为:,故D错误;故选A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0、BCD【解析】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引力;而压力是由于形变引起的;二力不是同一种力,故A错误;压力、支持力、绳子中的拉力均是由于形变而引

14、起的;都属于弹力,故B正确;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故C正确;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所以BCD正确,A错误。11、ACD【解析】A、甲从乙的旁边通过说明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若,则以后甲的速度将都大于乙的速度,故不会再次相遇,即只能相遇一次,故A正确;B、若,则甲经过乙的旁边以后,甲的速度增加更快,故甲将一直在乙的前面,即只能相遇一次,故B错误;D、若,则此后某一时刻乙的速度一定会大于甲的速度,故乙将会追上甲,甲乙将再次相遇,故能相遇两次,故CD正确12、CD【解析】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

15、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因P、Q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则质点P在Q前面,根据 可知,在0t1时间内,P 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 Q 质点的平均速度,选项D正确;故选CD。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 【解析】DIS是数字化信息系统的简称,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三部分组成,研究直线运动的实验中,需要的传感器是光电位移传感器。可以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