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上传人:侗*** 文档编号:32927133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授课时间:_累计 1 课时课题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表格的方式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2.能调查因时间的不精准给人类生活造成麻烦的一些事件。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人类设计不同的计时工具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2.认识到科技的进步能更好地造福人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表格的方式调查和了解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难点:初步认识到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教

2、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计时工具发展史”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班级记录表。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一份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根据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知道现在是在上第节课。(教学提示:出示手表。)根据手表,我们可以知道现在的时间是北京时间点分。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和生活。2.揭题:今天我们将探索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认识计量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板书: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作息时间表引入,指出在忙碌的现代生活里,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按一定的作息时间表来办

3、事,可以让生活有序运转。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1.提问:从古至今,人类发明了哪些计时工具?(预设:日晷、燃香钟、水钟、沙漏、机械摆钟、手表)在现代生活里,人们对精确计时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计时工具发展史”,分组完成“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探索与研讨课件出示计时工具发展史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公元前8000年:埃及人制订了每年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的历法。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发明了第一个移动日暑,将一天分为12个周期。公元前1400年:漏壶(沙漏或滴漏)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公元前1

4、00年:雅典出现以一天24小时为基础的机械漏刻。公元200年:西方开始引入星期概念。公元400年:中国发展了机械漏刻。公元1088年:中国宋朝的机械师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钟)被认为是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就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公元1100 年:日暑在欧洲得到发展。公元1350年:德国钟表匠发明了第一个机械闹钟。公元1400年:第一批机械钟开始在欧洲流行,由意大利人乔瓦尼唐迪于1364年制成,他首次在机械钟里引入了轮式钟摆。公元1510年:德国纽伦堡出现带发条的怀表。公元1511年:荷兰人

5、彼得亨莱茵制成了第一块怀表,但它只有时针而没有分针和秒针。公元1656年:有摆的挂钟(或座钟)诞生于荷兰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实验室内。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则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公元1800 年:计时精确度达到1/100秒。公元1850年:计时精确度达到1/1000秒。公元1928年:发明石英钟。公元1949年:发明第一台原子钟。公元1950年:计时精确到微秒。公元1965年:计时精确到毫微秒。公元1969年:由瑞士人创意、日本精工企业制作的第一块石英手表诞生,其价格在当时相当于一部汽车。公元1970年:计时精确到微微秒。公元1990年:计时精确到毫微微秒。公元

6、1998年:建立超冷艳原子钟,比微微秒又要精确10万倍。到今天,最精准的计时工具原子钟的精确度可以达到2000万年才误差1秒。探索与研讨注意:“使用材料”只需写出主要材料;“准确性”可以用“好”“较好”“一般”“差”等词汇进行描述;“计时原理”可以侧重于计时工具中的物体运动规律;“方便程度”可以用“很方便”“较方便”“不方便”等词汇来描述。3.交流:指导学生全班交流汇报。4.小结:人类真了不起,通过不断努力,计时工具变得越来越精准了。探索二:调查和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1.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听闻的事例,来说明精确计时的重要性。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红绿灯倒计时、火车或飞机时刻

7、表、百米赛跑图、航天器发射图。)红绿灯倒计时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维持交通秩序;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百米赛跑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运动员是否打破了纪录;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3.布置任务:接下来请大家分组讨论你们知道的现代计时工具及其运用的规律,并说说如果计时工具不精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4.研讨汇报。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交流讨论的成果。小组1:我们知道的现代计时工具有摆钟、石英手表、秒表、原子钟等,它们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计时工具精确度的提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如果计时工具不精准,会

8、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做任何事情都不好把控时间,实际时间与计划时间有误差,安排的各项任务不能井然有序地完成等。主持人:其他小组还有什么补充吗?其他小组:没有。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探索与研讨【设计意图】通过研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考查了学生对学过的计时工具的科学原理是否理解,也了解了学生平时都接触过哪些计时工具,为什么选用这些计时工具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时间的认识。拓展与小结1.拓展:人类对于时间的运用,还远远不止用来计时,时间还可以用来定位。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员,曾利用钟表来辨识自己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地从一个地方航行到另一个地方。他

9、们是怎样做到的呢?关于这一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查阅资料。2.布置任务:出示“精确计时的重要性”班级记录表,布置学生课后继续完成调查。板书设计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古代计时工具:日晷、燃香钟、水钟、沙漏现代计时工具:摆钟、石英钟、电子钟、原子钟计时工具工作原理:物体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教学反思通过对日晷、水钟、摆钟、手表这四种计时工具的比较和整理,让学生认识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进程,感受现实需求促使科技进步,进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脉络。在某些领域,人们觉得现有的计时工具还不够精准,因此科学家还要想办法研究发明更精准的计时工具来满足人们工作的需求,这其实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计量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一般是安排生活、工作、学习等,但它还可以有哪些应用呢?本课的拓展活动向学生介绍了人们对计量时间的“另类”应用,如测量天体间的距离,确定大海中船的位置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如果课堂时间较充裕,可以引导学生对计量时间的“另类”应用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人们对计量时间的有效应用。课后作业四、将下列计时工具与对应的计时原理用线连接起来。参考答案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