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

上传人:数落 文档编号:329271111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二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总则1第一章现状与形势2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2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4第三节形势与要求6第二章指导原则与规划目标8第一节指导思想8第二节基本原则8第三节规划目标9第三章勘查开发总体布局12第一节矿产勘查开发调控方向12第二节勘查开发保护区域布局13第三节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布局14第四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分区14第五节砂石土集中开采区15第四章矿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16第一节合理调控开采总量16第二节开发利用结构调整16第三节节约与综合利用16第五章矿业权设置区块划划及监督管理18第一节勘查规划区块设置1

2、8第二节开采规划区块20第三节严格开采规划准入管理24第六章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山地质环境26第一节绿色矿山建设26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28第七章规划实施与管理3031总 则为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推动敖汉旗矿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敖汉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编制敖汉旗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落实国家矿

3、产资源安全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敖汉旗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本规划适用范围为敖汉旗所辖行政区域。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2021-2025为规划期,展望至2035年。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 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1、自然地理概况敖汉旗位于赤峰市东南部,东临通辽市奈曼旗,西接朝阳市建平县,南与北票市、朝阳市相连,北与赤峰市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地理位置:东经1193012055,北纬41404305,总面积为8294平方千米。属燕山山地向西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地貌类型由南到北依次为南部努鲁尔虎山石质低山丘陵区、中部黄土丘陵区和北

4、部沙质沱甸区。2、资源储量现状敖汉旗矿产资源丰富,地跨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中生代多金属成矿带和华北陆块北缘东段太古宙、中生代多金属成矿带。贵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金是优势矿产,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产金大县。内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旗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撰山子金矿等金矿企业也位居赤峰市前列。截至2020年底,敖汉旗已发现矿产16种,纳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13种。现有矿区65个,其中煤炭矿区2个;金属矿区53个,涉及矿种有金、银、铅、锌、铜、铁等;非金属矿区10个,主要矿种有萤石、石灰石、硅石等。专栏1 敖汉旗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序号矿产名称资源量单位资源量1煤炭亿 吨0.092油页岩亿 吨2.34

5、3铁矿矿石 亿吨1.024铜矿铜 万吨16.645铅矿铅 万吨10.926锌矿锌 万吨8.765钼矿钼万吨4.146金矿金 吨103.437银矿银 吨582.368普通萤石矿石 万吨18.579磷矿矿石 万吨2701.722、矿产资源勘查现状截至2020年底,全旗共有探矿权66宗,总面积达736.37平方千米;勘查级别以普查为主。其中金矿36宗、银矿1宗、页岩1宗、铁矿9宗、铜矿11宗、铅矿2宗、钼矿1宗、锰矿1宗、脉石英2宗、膨润土1宗、萤石矿1宗。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至2020年底,全旗矿山共有73个,其中大型矿山3个,中型矿山13个,大中型矿山比例21.9%。能源矿产有油页岩;黑色

6、金属矿产有铁;贵金属矿产有金、银;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萤石、硅石等。4、绿色矿山发展现状截至2020年底,有内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金厂沟梁金矿、赤峰吉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撰山子金矿等4家矿山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绿色矿山在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区和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旗绿色矿山建设起了示范引领作用。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上轮规划实施期间,在大中型矿山建设、矿山治理、矿产勘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逐步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矿权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矿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我旗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7、。勘查工作稳步推进、资源储量进一步增加。上轮规划期间,完成了全旗地热资源调查,对石佛沟等成热重点地区进行了进一步勘查。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较大突破,其中玛尼罕铅锌、萨力巴铜钼探矿成果显著,开发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储量进一步增加,金新增资源储量22.7吨,银新增资源储量165.94吨,铅新增资源储量3.8万吨,锌新增资源储量2.75万吨。开发利用规模结构优化,资源开发趋于合理。矿山企业“多、小、散”的问题得到初步优化,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矿山企业结构优化。矿山数量由2015年的94个减少到2020年的73个,大中型矿山比例由14.89%增加到21.9%。矿山数量和大中型矿山比例呈现一

8、减一增态势。矿业生态文明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初见成效。矿山企业积极响应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截至2020年底,全旗共建成4家绿色矿山。其中金厂沟梁金矿、毛头山矿区岩金矿、撰山子金矿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治理成效明显。全旗完成了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工程,加强了老哈河流域、敖润苏莫苏木西北部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历史遗留矿山和无责任主体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全面恢复治理。截至2020年底,生产矿山治理面积3.18平方千亩,累计投入治理资金8441.04万元;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面积2.09平方千亩,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77.3万元;无责任主体矿山进行地质环境治理,总治理

9、面积0.45平方千亩,累计投入治理资金570.32万元。通过治理,遏制了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第三节形势与要求“十四五”时期,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旗矿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充分认清矿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和瓶颈,科学分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秉持着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发展。“十四五”是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重塑空间格局的关键时期,要强化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对国家战略矿种和

10、地区优势矿种加大勘查与开发力度。“双碳”目标带来贵金属产业新发展。“双碳”目标是能源使用绿色化的起点,全球正在开展向新能源的转型。“双碳”目标下,与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息息相关的贵金属将有着远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高效利用资源,加强对矿山金银资源综合回收的研究,坚持走选冶联合之路,提高金银回收率,实现贵金属资源价值最大化。调整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矿产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仍然要加大勘查与开发力度。 “十四五”期间,我旗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大幅度提高道路通行率和硬化率,工业产业园区建设等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已经或即将开工,对于砂石土类建筑用矿

11、产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矿业发展应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开拓创新,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全面推进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建设,提高新建矿山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管理制度,实现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当下的国内外环境及矿业发展趋势,对我旗矿业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机遇大于挑战。因此须立足客观实际,加大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促进矿业经济快速发展;优化矿山结构,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实现矿业转型升级,形成以大中型矿山为主体的矿业新格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第二章指导原则与规划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

12、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自治区“两个屏障”、“两大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实施“分区管控、总量调控、源头把控”。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保护优先、集约节约利用为主线,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优势矿产勘查力度,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构建生态优先、矿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矿业。全

13、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的管控与要求,合理控制开发总量和强度,推动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实现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局面。加强勘查力度,提高保障能力。增强基础地质为城市和区域建设服务的能力,提高地热资源、贵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和勘查程度,促进我旗矿产资源增储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国家战略性矿产保障能力。坚持保护优先,提高利用效率。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开展开发利用总量调控,提高黑色金属产业层次,延伸金、银等贵金属产业链条,提高金属矿产共伴生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推动硅石资源开发利用。构建以国家规划矿区为主体的矿产资源集约集聚、规模化

14、开发格局,坚持改革创新,规范矿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发挥改革创新引领作用,加强矿种差别化和区域差别化管理,继续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落实自然资源工作新的职责定位。第三节规划目标到2025年,实现勘查开发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绿色勘查开发格局初步形成,呈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新局面。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争取在老矿山深部、外围实现找矿突破,资源储量实现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处;加大金、银等矿产地质勘查投入,提升探矿增储能力;加大地热等清洁能源勘查力度,提高区内地热资源勘查程度,为供能、疗养、洗浴、旅游度假等提供资源保障。布局结构更加合理。落实上级规划划

15、定的矿产资源允许、限制、禁止勘查开采区等分区。分区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矿山总数(除地热)控制在64个以内,大中型矿山数量所占比例达到30%。科技投入逐步提高,矿山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逐步提高。绿色矿山建设持续推进。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生产矿山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加快改造升级。到2025年底,全部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重点建成2个绿色矿山。不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矿山企业依法逐步退出市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更加有效。加强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严格监管,督促矿山做到边生产边治理,基本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栏2 规划目标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2025年属性新增资源量金新增资源储量(金属量:吨)5预期性银新增资源储量(金属量:吨)2000预期性铅、锌新增资源储量(金属量:万吨)120预期性钼新增资源储量(金属量:万吨)10预期性钨新增资源储量(金属量: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