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329261263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导语:?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 ,欢送大家参考!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生活经验上的缺乏 ,可以借助情景模拟 ,情景再现 ,让学生的各个感官得到满足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与理解 ,也能运用自己所获得的这种经验感受 ,去理解作者当时的感受 ,情感。在教学?观潮?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 ,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 ,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借助多媒体展现大潮 ,体味它的壮观。常言说 ,“百闻不如

2、一见 ,真实画面会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 ,学生的想象毕竟狭窄。语言文字能不能在头脑中生成画面 ,生活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学生来说 ,特别是农村的孩子 ,见识少 ,缺少那种生活的体验 ,想象对他们来说就困难了。当然 ,上课的问题也不少。比方 ,课文读得不够 ,有些地方学生读得不好 ,没有气势 ,教师范读效果不佳。我想当时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范读 ,让学生体会大潮的气势效果会好得多。因此 ,语文教学要运用多媒体 ,用直观的感受去体会作者文字的描述 ,与作者当时的情感产生共鸣 ,升华自己的情感 ,这样语文的学习就不难了。我们现在的学校正给我们创造了这样有利的条件 ,各科教师们都应抓住时机 ,恰当运

3、用多媒体 ,让我们的课生动起来 ,活泼起来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各门科目都想学,乐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二)?观潮?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 ,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赞美了这一“天下奇观 ,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 ,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 ,使学生置身其中 ,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但我们班上读得好的学生很少 ,多数学生朗读不够到位 ,唱读现象严重 ,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加强的。我觉得在语文课上 ,学生应该“读占鳌头 ,以读为

4、主 ,以读为本。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 ,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根底 ,要读字当头 ,一切都在其中。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 ,让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一、激发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 ,在教学三、四自然段时 ,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 ,谈感受 ,鼓励并引导学生读得有滋有味 ,有情有趣 ,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 ,读出观潮人群的惊奇。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 ,我还组织学生比赛读、轮流读、表演读等形式 ,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二、充分感悟。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本内容 ,并将文本内化为自己

5、的个人感受的根底上 ,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 ,读出真情实感。因此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体会到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后 ,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熟读的根底上 ,让学生闭上眼睛 ,脑中浮现画面。然后让学生复述情景 ,尽量用上课文中的生动词语。从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三、加强指导。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文本情感的根底上 ,教给学生一些普通话朗读的根本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等。如“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似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一句 ,为了突

6、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 ,应该读得稍快 ,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抖等词语。通过本节课的朗读训练不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感悟情感 ,而且朗诵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相信 ,只要坚持不懈 ,学生的朗诵水平(狐假虎威?教学反思)、语文能力都可以得到较大提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教学反思(三)要想讲出一节让自己满意的课 ,真不容易;回忆讲一节课的过程 ,收获真大 ,这就是我讲完?观潮?这节课后的最真实的感受。就这节课而言有成功之处 ,也存在着许多缺乏。我讲的是?观潮?的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对本文有了初步的感知 ,所以我从汇报收获导入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

7、因为在课前我充分的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根底之上进行教学。学生在汇报收获时从不同角度进行 ,既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到达了预期的效果。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想突现出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节课中我和学生共同营建了积极的情感交互过程 ,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去体验、感悟。为了到达以读促悟的目的 ,我安排的每一次读都是由目的的。快速浏览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找出感受最深的局部;读第

8、四自然段 ,便读边体会自己的感受;品读、评读是为了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看完录像后再读是对悟的提高 ,同时由读升华到背诵。为了到达以悟促读的目的 ,我分层次激发学生进行感悟。听潮水的声音 ,边听边想象画面 ,有所感悟后再读第四自然段;读中有感悟后再品读、评读;看录像后再读 ,努力实现度的不同层次的提高。师生在入情悟情激情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没有停留在悟出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上 ,而且悟出了作者抓形态、声音变化的特点的写作方法以及安从远到近的写作顺序。由此我想到了“感悟感之于外 ,悟之于心。对语文教学来说 ,感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接触言语对象 ,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体验言语作品 ,

9、去发现和认识言语作品的深层含义 ,并将这种感受沉淀下来形成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的提高就可以实现了。俄国作家果戈里曾说:“像样的朗读一篇作品需要同作者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字。同时在朗读的声音里听得出一种真实的内心冲动。读的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 ,和作者真诚的对话 ,从而感知语言之精妙 ,洞察语言之精髓 ,把握语言之理趣 ,到达“其言皆假设处于吾之口 ,其意皆假设出于吾之心。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能提高。在课上学生想把自己悟出的东西表现出来:读、画、写诗、说对联都能表达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一个教师的教学魅力与教

10、学机智非一日之功 ,我需要努力的探索。课上赵仲尧的一句“老师 ,我想再看一遍录像!使我有一点不知所措。现在想想 ,把握好这一时机(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充分的读出来 ,老师满足你;其他人想看吗?) ,不仅会满足学生的需求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而且会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解决本课的难点。另外 ,学生感悟很到位 ,但是教师指导朗读没有跟上去 ,学生悟出的东西没有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这一点 ,与我平时教学中指导学生间的评读不到位有很大关系。至于第三自然段应不应该讲 ,我本意是看学生的需求 ,不想过分的把学生引入第三自然段 ,虽然听者觉得缺乏完整性 ,学生却没有同感 ,为了使学生的感知更完整 ,尊重学生的想法在第三课时安排学生赛读全文、展示作品。我快乐 ,因为有同事和领导的帮助;我快乐 ,因为我在成长进步;我快乐 ,因为我有更高的追求!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