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28869061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7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OK镜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目录一、 规章制度法3二、 人们行为法3三、 风险回避常用的方法6四、 风险回避的优点与局限性8五、 风险分散与多元化投资12六、 风险分散的模糊综合评判基础15七、 流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16八、 流程风险的应对18九、 战略风险的识别19十、 战略风险的应对33十一、 筹集外部资金35十二、 建立意外损失基金36十三、 非保险风险转移的种类39十四、 风险转移的条件44十五、 保险的选择与购买46十六、 保险的职能52十七、 项目基本情况55十八、 公司简介61十九、 产业环境分析62二十、 必要性分析64二十一、 法人治理65二十二、 项目

2、风险分析78项目风险对策81(一)加强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81本项目的建设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工程设计承包商,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同时,努力降低建设投资和设备采购成本。项目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标选择项目监理,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工期和降低项目造价。建成投入运营后,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构成较大的价格变动空间,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81一、 规章制度法如果损失预防侧重于建立规章制度、操作手册、值班条例等,则属于规章制度法。规章制度法是指国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风险管理单位在国家规章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和社会活动,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例如,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倒闭而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

3、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有些风险预防措施侧重于物理工程法,有些措施侧重于人们行为法,还有一些措施侧重于规章制度程序法来进行损失的控制。其实,对于某一具体风险事故来说,可能采取了这3方面的措施,很难说明属于哪一种损失预防办法。例如,为了防止职工工伤事故的发生,工厂修建了防止工伤事故发生的安全设施,就属于物理工程法;企业对于工人安全操作的培训、教育,就属于人们行为法;国家为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出台法律加强管理,就属于规章制度法。一

4、些改变风险因素的损失预防措施,了解这些损失预防的措施,有助于加强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二、 人们行为法如果损失预防的措施侧重于人员的行为教育,则称为人们行为法。例如,实施职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等都属于人们行为法。人们行为法是以人们的过失行为为预防损失的出发点,通过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操作规程培训等控制损失的方法。人们行为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法制教育。为了保证人身和财产免遭损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和标准,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例如,为了保障企业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政府颁布了许多劳动安全行政法规,要求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5、暂行条例、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文件,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等各个方面,对企业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法律约束,其目的在于防范人们行为过失造成的重大损失。(2)安全技能教育。企业风险管理知识教育主要是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继续教育、经常性教育及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安全教育方法。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招收或者调人的职工、新进厂的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和实习人员等,在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地点以前,进行的厂级、车间级和岗位级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安全教育主要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

6、人,尤其是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安全教育的目的是防止重大风险事故的发生。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被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例如,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规定,特种作业的范围主要包括12大类: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煤矿井下瓦斯检查、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及符合标准的其他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由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发证后,才能独立上岗作业。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指对已经受过大专院校教育,并已经在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企业领导者,进

7、行安全知识和劳动保护的最新知识教育。这一层次的教育主要是针对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干部、技术人员和领导进行的,通过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发给考核合格者相应的证书,持证者才有资格指挥生产。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是针对工作岗位的特点,对干部和职工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例如,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等制度化的管理;对重点设备的大修、检修;对重大危险性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对违章及重大事故责任者的离岗安全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随着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入,安全生产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日益丰富。例如,安全活动日、安全活动周、安全宣传等教育,可以提高职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8、(3)安全态度教育。安全态度教育是企业职工树立风险意识的重要方面。加强安全态度教育,可以减少人为风险因素所造成的损失,可以控制运用物理工程法无法控制的风险事故。三、 风险回避常用的方法风险回避常用的方法有剥离、禁止、终止、锁定、筛选和消除。(一)剥离剥离是指通过退出某市场或地域,或出售、清算,或分立某产品类别或业务等措施剥离资产。剥离资产方式常常发生在经济不景气、资源紧缩、产品滞销甚至出现重大的内部矛盾、财务状况恶化及原先的经营领域处于明显劣势的时候。当企业现有经营领域的市场吸引力微弱,获利丧失而趋向衰退时,市场占有率受到侵蚀,企业经营活动受阻,或者企业发现了更好的领域和机会时,为了捕捉和利用

9、这一机会,有意从原来的领域脱身,转移阵地,另辟新径。企业在采取减少投资、压缩开支、削减人员的同时,也会考虑将经营领域或是生产线出售给该领域的市场追随者或市场新进入者,从而实现企业长远的经营目标。当战略失效,企业受到全面威胁、濒于破产时,企业也会选择清算方式将企业的资产转让、出售。通过出售,企业可以去掉经营赘瘤,快速回收资金,有的放矢,合理配置资源以发展新的事业领域,从而转移风险。出售财产转移风险,是因为实体的权属问题与风险概念是密不可分的。通常以实体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作为风险转移的时间,其理论依据在于:转移实体所有权是买卖合同的主要特征和法律后果,风险和利益都是基于所有权而产生的,是所有权的法律

10、后果。因此,当实体所有权因买卖合同生效而发生转移时,风险也随之发生转移。这类似于货物买卖中的“物主承担风险”的原则。当实体(货物、权力或服务)本来在卖方手中时,他无可避免地承担着占有或经营该实体的风险。通过出售,所有权从卖方手中转移到买方手中,买方就需要对该实体承担全部的风险后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谁拥有实体的所有权,风险就在谁手中。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虽然实体处于卖方手中,但风险却已经转移到买方手中,或者实体在买方手中,但风险仍由卖方承担。出售的风险转移问题,当事人可自行规定,并不需要强行规定。只有当事人选择法律规定或未自行约定时,法律规定才有效。在出售实践中,风险转移条款并未在合同中订立。

11、基于出售方式的风险转移以实体交付为标准,这是风险转移的基本条件,因此如何判定实体交付是通过出售方式来实现风险转移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是卖方将实体的占有和实际控制权移交给买方。(二)禁止禁止是指企业通过适宜的企业政策,风险限额架构及标准,禁止企业从事风险性大的,或产生财务损失和资产敞口的活动和交易。(三)终止终止是指企业通过重新确立目标,调整战略和政策的重心或者改变资源配置方向,终止某些业已进行的活动和交易。(四)锁定锁定是指企业提高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的针对性,避免追逐偏离企业战略的机会。(五)筛选通过对企业的资本项目和投资活动进行筛选,以回避低收益、偏离企业战略或高风险的行动计划。(六)消除消除

12、是指通过规划和实施内部预防流程,从源头上消除风险,使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降低为零。四、 风险回避的优点与局限性(一)风险回避的优点风险回避是最简单、最彻底的风险控制技术,优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风险回避方式在风险产生之前将其化解于无形,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效避免了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第二,节省了企业的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使得企业得以有的放矢,在市场竞争中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风险回避,企业风险经理可以确保风险不会发生,不必承担潜在的风险暴露,因为它们已经被消除。(二)风险回避的局限性风险回避主要是通过中断企业风险源,彻底消除某一风险造成的损失及其种种潜在的负面影响,但它同时也失

13、去了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收益,是一种消极的风险控制技术,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风险。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绝对的风险回避不大可能实现。企业要生产经营,就必须拥有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这就会面临各种人力资本风险、财产损失风险,尤其是在实施“严格责任”规则后,企业必须承担一些无法回避的责任和义务;经营活动总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法律环境,这就可能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及各种法律政策变迁的风险。(2)风险回避可能是不可行的。有些风险暴露,理论上是可以回避的,但实际中是不可行的。风险暴露的范围界定越宽,这种情况就越可能发

14、生。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取消在某一城市购买或建筑一栋厂房的计划而回避与这栋厂房有关的风险暴露,但是,如果将风险暴露定义为企业拥有任何建筑物、任何风险因素而产生的潜在损失暴露,那么显然是不可行的。同样,企业可以通过停止任何经营活动而回避与此相关的风险暴露,但在通常情况下,没有任何经营活动的企业是不存在的。(3)风险回避在经济上是不适当的。放弃或中止某项方案的风险回避决策,就意味着失去了以风险为代价获得风险收益的机会。风险回避决策可能确实减少了风险损失,但也可能增加了企业的沉没成本或机会成本,因此在决策者是否选择风险回避决策取决于决策者对风险损失或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的判断。积极的风险回避者和消极的风

15、险回避者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认为选择或继续某项方案所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要大于沉没成本或机会成本,不同之处在于:选择中止、放弃策略的消极风险回避者会认为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要远远大于投资的沉没成本,选择更改、调整策略的消极风险回避者会认为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要远远大于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总的来说,消极风险回避者认为沉没成本或机会成本要远大于积极风险回避者。(4)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新的风险。企业为了避免水路货运的沉船、碰撞风险,改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这样尽管避免了水上运输风险,但陆上运输同样存在风险,而且只要有货运需求,就无法绝对回避因货物运输带来的风险。银行为了避免信用风险而过度压缩贷款,这样可以

16、降低违约风险,提高银行资金的安全性,但同时可能积压大量资金,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影响银行资金的赢利性,最终危及银行的偿付能力。(5)长期的风险回避措施可能导致企业的生存能力降低。久而久之,风险回避可能助长企业消极的风险防范心理,过度规避风险而丧失驾驭风险的能力,生存能力也随之降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显然风险回避是否为最佳的风险处理方式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风险回避技术由于具有本身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不能过度使用。企业最好在工程或项目尚未进行之前,进行全面调查与估算,对需要回避的风险暴露进行明确的界定,并指明本企业需要采用风险回避的适用情形,如某些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都很高或应用其他方法的成本高于潜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