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技术(69张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328867902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养殖技术(69张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生态养殖技术(69张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生态养殖技术(69张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生态养殖技术(69张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生态养殖技术(69张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养殖技术(69张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养殖技术(69张幻灯片)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产养殖环境池塘生态系统湖泊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结构6天然水环境中的食物链阳光、阳光、H2O植物植物动物动物死亡有机物、死亡有机物、排泄物排泄物有机物的微有机物的微生物分解生物分解O2O2CO2CO2矿物质、未矿物质、未明营养素明营养素人工养殖水环境中的食物链阳光、阳光、H2O植物植物动物动物死亡有机物、死亡有机物、排泄物排泄物有机物的微有机物的微生物分解生物分解O2O2CO2CO2矿物质、未矿物质、未明营养素明营养素饲料饲料植物植物有机物的微有机物的微生物分解生物分解浮游植物吸收氨氮的原理浮游植物吸收氨氮的原理浮游植物生长繁殖需要合成蛋白质,因此需要氮源。浮游植物只有生长

2、繁殖才能吸收氨氮。浮游植物氨氮吸收能力取决于光合作用量。CO2+H2O=CH2O+O2CH2O+NH3=PRO蛋白质含氮16%;含碳52%。太阳辐射决定了池塘的生太阳辐射决定了池塘的生产能力产能力太阳辐射强度决定了可能的光合作用产量;光合作用生产量决定了碳的固定量;碳固定量决定了氨同化量;氨同化量决定了池塘的载鱼量;池塘的载鱼量决定了池塘的产量;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理论)理论生态养殖:生物多样性、生态食物链、可操控u生态系统 一定时间和空间内 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间

3、相互作用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u生态养殖 不同种生物群体共存 营养或空间互补/以食物链为纽带 可有效控制生态养殖技术模式u 低密度粗养模式u 鲜活饲料模式u 多品种混养模式u 多功能循环利用模式u 食物链生物培养模式u 生物絮团模式u 原位生态循环模式低密度粗养技术u 土池u 日本对虾、中国对虾u 每亩千尾以下u 不投喂、投喂很少或后期投喂u 不清池,不换水u 1030kg/亩,规格大u 病害控制效果不理想鲜活饲料养殖技术u 结合盐场、滩涂生物产出能力的系统u 中国对虾、日本对虾u 大卤虫、蓝蛤为主要饲料u 密度低,20006000尾/亩u 60120kg/亩,大规格对虾u 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多

4、品种混养技术u 中国对虾、凡纳对虾u 饲料营养综合利用u 经济效益好u 病害控制能力提高u 多品种混养的关系 营养层次互补对虾-贝类、对虾-梭子蟹、对虾-海参、对虾-非肉食性鱼类营养层次互补+捕食关系对虾-肉食性鱼类 共栖互利对虾-藻类食物链生物培养技术u 日本对虾、中国对虾u 食物链生物种类u 钩虾(蜾蠃蜚)、线虫、糠虾、沙蚕、泥沼螺、蓝蛤等u 不投喂或投喂少u 不清池、不换水u 注意养护池底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因子因子自然生态自然生态人工生态(池塘)人工生态(池塘)特点特点种质种质自然选择与淘汰人为保护与催长弱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自然组合按经济价值搭配不合理食物链结构食物链结构平衡不平衡失衡

5、饵料饵料天然饵料非天然(毒药+解药)伤害肝脾肾能量(碳)输入能量(碳)输入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饲料不足氮输入氮输入生物固氮(氮不足)饲料(氮过剩)主要有害物质生物密度生物密度与生产力相适应高密度违背自然生长速度生长速度小于自然高于自然弱化生态稳定性生态稳定性高低系统脆弱环境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良好连作障碍环境退化最高生产力最低生产力平均生产力=平均辐射光转化率平均生产力养殖密度不发病少发病常发病一定发病偶发病治疗难度小药物难治疗治疗难度大生 鱼:8000-10000 16000斤/亩加州鲈:4000-6000 10000斤/亩海 鲈:4000-6000 10000斤/亩太阳鱼:4000-5000

6、?南美白:1000?10000斤/亩由于水土资源现状,尽管存在品质、疾病等限制,但是高密度养殖成为我国养殖主产区水产养殖的特征和方向!v仅20-25%蛋白质被鱼类吸收利用v75-80%的氮以氨氮、残饵和粪便的形式存在水体中v超高投入导致池塘超高负荷v投喂大量饲料饲料系数如果以饲料系数如果以1.2-2.5计算计算,冰鲜鱼按照冰鲜鱼按照3.5计算:投喂:计算:投喂:8000-30000斤饲料斤饲料/亩亩氮、磷等营养盐相对比较充足;u由方程式看出,生产1kg的藻类原生质所需的氮磷的量是最小的,根据Lebig最小因子定律,氮磷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u氮、磷为生物生长的必要元素,当氮、磷等营养盐含量丰富

7、的时候生物能快速增长,世界著名的渔场等都是营养元素丰富的海域,如墨西哥的Escambia海湾19世纪50年代曾经是重要的渔场,营养元素丰富,但由于当地工业,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水体滞留,缺氧,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下表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与氮、磷含量关系:一般地说,总磷和无机氮分别超过20mg/m3和300mg/m3,就可以认为是危险状态。如果如果30%氮被利用,氮被利用,70氮被被代谢:氮被被代谢:1kg饲料(含蛋白饲料(含蛋白30%计)含有氮为:计)含有氮为:1000g 0.30.16=48g1kg饲料被鱼摄食后排泄到水中的为饲料被鱼摄食后排泄到水中的为48g70%=3

8、3.6g如果池塘鱼密度达到如果池塘鱼密度达到2000kg/亩亩,3%日投喂量,日投喂日投喂量,日投喂60kg/亩,相当于亩,相当于90g/m3饲饲料。料。氮日增加量为氮日增加量为3.24mg/L2mg/L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养殖池塘经常会存在高氨氮和亚硝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养殖池塘经常会存在高氨氮和亚硝酸u氨氮对水产动物的毒害:u各种不同鱼的“非离子氨”致死浓度范围在1-2 mg/l.亚硝酸对水产动物的毒害:亚硝酸对水产动物的毒害:第二阶段是非常敏感低氧情况,时间要求长,往往亚硝第二阶段是非常敏感低氧情况,时间要求长,往往亚硝酸还没有形成硝酸,鱼病已经爆发。酸还没有形成硝酸,鱼病已经爆发。森林植

9、被破坏土地沙漠化藏羚羊的呼唤垃圾成灾滇池巢湖太湖梅梁湾滇池草海水葫芦技术措施:限制水体交换水体混合曝气构建微生物理想环境微生物控制水质鱼虾摄食微生物饲料循环利用。微生态资源管理技术(生物微生态资源管理技术(生物絮团技术絮团技术)(Bio-Flocs Technology,BFT)重视微生物功能重视微生物功能平衡碳平衡碳/氮投入氮投入高密度、高产出高密度、高产出零换水零换水加强增养加强增养由上式可知:生物絮凝过程需要氨氮、碳水化合物(有机碳源)、溶解氧和碱度每g的氨氮转化为细菌需要消耗4.71g的溶解氧,3.57g碱度(0.86g无机碳)和15.17g碳水化合物(6.07g有机碳)反应可以生成8

10、.07g的细菌生物体(429g有机碳)和9.65g的二氧化碳(2.63g的无机碳)。微生物絮凝的理论方程式为:可以用 20g 碳水化合物来降解 1 g 氨氮 生物絮团形成条件形成条件形成条件v总固体悬浮量v足够的混合强度v充足的溶解氧v足够的碳源和C/Nv温度v碱度具体操作技术具体操作技术生物絮团养殖综合效应自Craig Browdy,USAu 富营养化u 沉降u 排放u 氮吸收u 水质稳定性u 生长系数u 生产成本u 病害发生生物絮团对虾养殖技术u 生物絮团(bio-floc)的核心价值是能使养殖系统中残饵、粪便等营养废物转化为对虾可以重新摄取的营养来源,使养殖对虾对饲料氮素利用率提高接近1

11、倍,而且能够提高养殖对虾的消化和免疫能力,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u通过调节C/N比和增氧,可在养殖系统中构建良好的生物絮团,进而使生态营养循环得以形成并有效运转,为高效环保节约型对虾养殖提供关键技术途径生物絮团微生物的生态功能u带动生态营养循环带动生态营养循环 氮同化,省鱼粉(1kg鲜鱼1kg鲜虾)增加C/N比,营养源替代(蛋白糖)废物到营养转换(形成循环)构成生态营养链 改善动物营养,提高生长率和品质u消除环境污染消除环境污染 消除氨氮 零水交换 降低对地下水需求 减少富营养化u抑制病原微生物抑制病原微生物 降低养殖风险 减少药物应用u增强养殖生物消化及免疫机能增强养殖生物消化及免疫机能 促进

12、生长与健康“大赢家”养殖技术六大理论体系养鱼养鱼/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 根据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环境中营养水平、根据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环境中营养水平、生态结构的变化特性及不同菌种的生理特性建立了生态结构的变化特性及不同菌种的生理特性建立了一系列微生态制剂调控技术一系列微生态制剂调控技术 芽孢杆菌调控技术芽孢杆菌调控技术 光合细菌调控技术光合细菌调控技术 乳酸杆菌调控技术乳酸杆菌调控技术 菌、藻平衡调控技术菌、藻平衡调控技术养殖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技术微生态调控技术的建立的建立的建立的建立好好 氧氧 分分 解解厌厌 氧氧 分分 解解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基

13、本过程养殖水环境养殖水环境微生态调控技术微生态调控技术模式模式水质和底质常规处理水质和底质常规处理光合细菌光合细菌降解有机质降解有机质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组培合理的组培合理的N、P等等浮游藻类营养素浮游藻类营养素水质调控水质调控乳酸菌乳酸菌放苗放苗良好生态良好生态有益菌群有益菌群综合调控综合调控减轻污染减轻污染减少用药减少用药节约用水节约用水健康养殖健康养殖降解代谢产物降解代谢产物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有益菌群有益菌群健康生长健康生长节约饲料节约饲料养水先养底:如果池塘是一个茶壶,土壤就是养水先养底:如果池塘是一个茶壶,土壤就是茶叶。想泡出好茶水,必须懂得茶叶。茶叶。想泡出好茶水,必须懂

14、得茶叶。底泥的功能径流径流来自表来自表土溶解土溶解的和悬的和悬浮的矿浮的矿物和有物和有机物质机物质原始底部原始底部呼吸中的呼吸中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池塘中池塘中产生的产生的无机颗无机颗粒和有粒和有机颗粒机颗粒的沉淀的沉淀营养营养素的素的吸附吸附和沉和沉淀淀营养营养素的素的溶解溶解与分与分解解渗漏渗漏堤岸堤岸形成池塘形成池塘地下水位地下水位蓄水层(蓄水层矿物的溶解使地下水矿质化)蓄水层(蓄水层矿物的溶解使地下水矿质化)井水井水底栖生物底栖生物沉淀物沉淀物储存或可能从底部储存或可能从底部沉淀物中流失沉淀物中流失池塘内池塘内部侵蚀部侵蚀与沉淀与沉淀底泥对水质的影响参数参数低产低产中等中等高产高产pH5

15、.5或8.55.56.6或7.58.56.57.5有机(C)0.5%或2.5%0.51.5%1.52.5%氮250ppm250500ppm500ppm磷30ppm3060ppm60ppm钙100或300ppm100200ppm200300ppm硫C:N:S一般为13:1:0.13,S含量高于0.75%属于酸性硫酸盐土壤。质地粘土吸附性强而沙土无吸附性能且渗漏,含粘土2555%比较理想。MBAO耗耗氧氧率率MCBADd a b m窒死区窒死区生生 存存 区区即死区即死区依存区依存区自由区自由区运运动动量量LISGPO2水中溶氧分压水中溶氧分压PO2与鱼的耗氧与鱼的耗氧率之间的关系图率之间的关系图

16、(1)AG表示基础代谢耗氧情况:A基础耗氧速率。A为窒息点溶氧分压(2)当水中溶氧分压从a起不断增大,则鱼的耗氧率沿AM升高,活动能力随之加强。(3)AM段可生长可成活,但不能高产、稳产。当当PO2 m时,鱼类对时,鱼类对氧的需要达到自由区。氧的需要达到自由区。氧的分压再增高,耗氧的分压再增高,耗氧速率也不会再增大,氧速率也不会再增大,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鱼处于这种状态下的鱼行动敏捷,摄食能力行动敏捷,摄食能力强,饵料系数低,抗强,饵料系数低,抗病能力与适应环境的病能力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如果其它条能力强。如果其它条件适宜,高产稳产就件适宜,高产稳产就有了保证有了保证 溶氧水产养殖的灵魂基本变化基本变化次级变化次级变化表水层表水层PR好氧型好氧型微生物微生物区区(1)溶氧增多,电位升高)溶氧增多,电位升高(2)CO2减少减少 PH升高,升高,OH-,CO3浓度增大,析出浓度增大,析出CaCO3 Fe(OH)3 (3)有效)有效N,P,Si,Fe等减少等减少 光呼吸增强,光合成效光呼吸增强,光合成效率下降,限制浮游植物率下降,限制浮游植物 继续增殖继续增殖 (4)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浮游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