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课件

上传人:夏日****8 文档编号:328866094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6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课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 七月 20221第第3章生产计划与生产作章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业计划编制第1页,共78页。学习目标熟悉生产计划的指标、编制步骤和编制依据掌握企业产品品种、产量的优化方法及生产能力的核算办法能够对生产计划进行初步合理的安排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特点、编制依据和内容掌握期量标准的制订,具备编制大批大量、成批和单件小批生产计划的初步能力了解生产作业控制的概念和内容掌握生产调度工作的任务、内容和原则,具备生产调度的初步能力具备生产作业统计和在制品管理的初步能力第2页,共78页。3.1 生产综合计划3.1.1 生产计划的概念和主要指标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

2、,它对企业的生产任务作统筹安排,规定着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品种、质量、数量和期限等生产计划的主要有:品种指标、质量指标、产量指标、产值指标和出产期指标等第3页,共78页。3.1 生产综合计划生产综合计划3.1.2 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统筹安排,初步提出生产计划指标综合平衡,确定生产计划指标最后确定生产指标第4页,共78页。3.1 生产综合计划生产综合计划3.1.3 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第5页,共78页。3.1 生产综合计划生产综合计划3.1.4 品种与产量的确定品种与产量的确定主要根据销售计划确定第6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

3、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1 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及种类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及种类 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企业的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企业的全部生产性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能生产的一定种全部生产性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的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类和一定质量的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最大数量生产能力的种类:生产能力的种类:l设计能力设计能力:企业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是:企业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是新建、改建或扩建后的企业应达到

4、的最大年产量。新建、改建或扩建后的企业应达到的最大年产量。l查定能力查定能力:企业在生产一段时期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企业在生产一段时期后,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l现有能力现有能力: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达: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到的生产能力。第7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1 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及种类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及种类在编制企业的年度、季度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指标时,通常以计划能力为依据;在确定企业的规模、编制企业的长远规划、安排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时,应以设计能力和查定能力为依据第8页

5、,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1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数量:指全部能够用于工业生产的机器设备、厂房及其它生产性建筑物面积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指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包括机器设备生产效率(即设备能力)和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第9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2 核定生产能力的作用与意义核定生产能力的作用与意义确定企

6、业长远规划,安排改建、扩建、技术改造规划的重要依据使管理者在计划、组织方面作到心中有数,掌握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富裕环节,挖掘生产潜力第10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3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 各部门生产能力的核定:l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计算:设备组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工时单位时间产量定额设备组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工时单位产品台时定额l在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生产面积的情况下,生产能力计算公式为:第11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

7、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3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 车间生产能力资料表设备组设备台数工作班数计划检修时数(h)全年有效台时(h)产品台时定额(h)设备组生产能力(件)=25015.5=车工组铣工组磨工组第12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3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 l多品种生产条件下,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标准产品法标准产品法:按标准产品计算生产能力就是在生产的品种中选择一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再按一定标准(如千瓦、马力等)把不同品种、规格的同类产品换算

8、成标准产品,最后用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核算生产能力的方法来确定设备组的生产能力第13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3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 代表产品法代表产品法:以代表产品为计算单位确定设备组生产能力n确定代表产品:代表产品是能反映企业专业方向、产量大、占用劳动量最多、在结构或工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n计算出以代表产品为计量单位表示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n将其他产品的计划产量用换算系数分别折合成代表产品的产量n计算出设备组各种计划产品的生产能力第14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

9、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3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 代表产品生产能力计算产品名称生产计划/台台时定额/小时换算系数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换算后产量比重以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台换算为具体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台/100=/=/ABCD第15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3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 假定产品法假定产品法:以假定产品为计算单位确定设备组生产能力n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n计算设备组生产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n根据设备组假定产品生产能力,计算出设备

10、组各种计划产品的生产能力第16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3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 以假定产品为计量单位的生产能力计算表产品名称计划产量/台各产品占总产量的比重(%)各产品台时定额假定产品台时定额以假定产品为单位的生产能力/台铣床组各种计划产品的生产能力/台=ABCD第17页,共78页。3.2 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能力3.2.2 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定3.2.2.3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 企业生产能力的确定:l基本生产车间之间的能力平衡l辅助生产车间与基本

11、生产车间之间的生产能力平衡第18页,共78页。3.3 生产计划的安排生产计划的安排3.3.1 产品出产进度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安排3.3.1.1 产品各季、各月的市场需求量比较稳定或者生产任务饱产品各季、各月的市场需求量比较稳定或者生产任务饱满的企业满的企业 第19页,共78页。3.3 生产计划的安排生产计划的安排3.3.1 产品出产进度安排产品出产进度安排3.3.1.1 产品需求具有季节性的企业产品需求具有季节性的企业均衡安排方式均衡安排方式:优点是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也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稳定;但缺点是成品库存量大,流动资金占用多;一般不适合于有保质期要求的,尤其是保质

12、期较短的产品。变动安排的方式变动安排的方式:优点是成品库存量小,保管费用低,能适应市场需求偏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易出现产品积压;但缺点是生产任务不均衡,需要经常调整设备和人力,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也容易带来生产安全问题,并且要求企业管理者有较高的水平。折衷方式折衷方式:上述两种安排方式的一种中间状态第20页,共78页。3.3 生产计划的安排生产计划的安排3.3.2 多品种搭配生产多品种搭配生产要首先安排经常生产的和产量较大的产品:应在符合订货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在全年作比较均衡的安排,使各个季度、月份都能生产一些这种产品,这样可以保持企业生产上的相对稳定性。对于企业生产的其他品种,实

13、行“集中轮番”的安排方式新老产品交替要有一定的交叉时间:在交叉时间内,新产品产量逐渐增加,老产品产量逐渐减少尖端产品与一般产品、复杂产品与简单产品、大型产品与小型产品等,均应合理搭配,使各个工种、设备及生产面积得到均衡负荷。各个品种轮番生产时,谁先谁后,应当考虑合同期限、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情况、关键材料和外协件的供应情况等因素第21页,共78页。3.3 生产计划的安排生产计划的安排3.3.3 部门任务分解部门任务分解安排部门生产任务,应该满足下列要求:l要能保证整个企业的生产计划得到实现l要注意缩短生产周期和减少资金占用量,提高经济效益。l要注意充分利用各部门的生产能力,分配给各部门的任务应当适

14、合这个部门的设备条件,并能充分利用这些机器设备,并使各部门任务基本均衡安排车间任务的方法,一般是先安排基本车间的生产任务,再安排辅助车间的生产任务第22页,共78页。3.4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3.4.1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保证生产计划及订货合同规定的产品品种、数量和交货期等产品出产任务的完成;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第23页,共78页。3.4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3.4.2 生产作业计划的分类生产作业计划的分类生产作业计划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生产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批量生产作业计划、

15、成批生产作业计划、单件小批生产的作业计划三类。生产作业计划根据作业计划的编制范围可以分为: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和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第24页,共78页。3.4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3.4.3 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计划期短:生产作业计划一般是指月度和月度以内旬、日、小时的计划;计划内容具体:生产作业计划把生产任务细分到各个生产环节,甚至落实到作业地、人头;计划形式直观、简单:生产作业计划的形式一般都采用进度表的形式,用比较形象、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表示第25页,共78页。3.4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

16、据3.4.4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原则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原则保证销售计划的顺利完成首要原则。尽量保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要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则第26页,共78页。3.4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3.4.5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依据生产任务方面的资料生产任务方面的资料:企业生产计划、订货合同及协议、新产品试制任务;厂外协作任务、车间之间以及厂内其他辅助部门、基建部门等交付协作的任务。设计工艺方面的资料设计工艺方面的资料:产品零部件的图纸、加工验收技术条件、工艺规程及其变化情况;产品装配系统图、工艺路线、自制或外购零件清单、必要的工艺卡片。生产能力方面的资料生产能力方面的资料:人员配备情况及各类生产工人的人数及技术等级;设备的类型、数量、实际运行情况,特别是关键设备的工序能力指数、设备的大修、中修计划;厂房生产面积及其利用情况;各类产品分工种、零件、工序的工(台)时定额及压缩系数。第27页,共78页。3.4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3.4.5 生产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