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18100字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328860080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181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181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181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181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181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18100字(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xx年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18100字 20xx年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20xx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种类多、地域广、强度大、损失重,总体形势严峻。台风、洪涝、旱灾、风雹、滑坡和泥石流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年初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两次巨灾,灾损程度、救灾难度历史罕见。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88928人,紧急转移安置2682.2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999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03.2万公顷;倒塌房屋1097.7万间,损坏房屋2628.7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752.4亿元。二、主

2、要特点分析(一)巨灾连发历史罕见。20xx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大部尤其是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四次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形成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仅仅时隔3个月,灾后恢复重建尚未结束,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又发生里氏8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二)地震灾害发生频繁。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87次,其中6级以上19次,灾害影响14个省份,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明显超过常年。除汶川特大地震外,西藏改则6.9级地震、西藏当雄6.6级地震、新疆于田7.3级地震、云南盈江2次5.0级和1次5.9级地震、四川会理与仁和交界6.1级地震、青海海西州6.3级地

3、震,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阶段性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汛期周期长,局部地区干旱严重。全年汛情来得早、去得晚,部分流域灾害严重,夏季珠江、湘江、长江中上游、淮河流域发生较重洪涝灾害,9月份四川地震灾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广西郁江、西江、洞庭湖水系等南方多条河流出现罕见秋汛,发生历史同期最大洪水。旱情波及范围广,共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灾,局部地区重复受旱,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重。(四)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质灾害共发生22577起,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分别发生487起、328起、1763起和19999起。受灾地区较往年偏

4、多,共涉及27个省(区、市),呈现 “点多面广、突发性强、以小规模为主、防御难度大”的特点。(五)台风登陆时间早,登陆比例高。从登陆时间看,第号台风“浣熊”登陆时间较往年平均日期早2个多月;从登陆比例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22个热带风暴生成,其中有10个生成台风并在我国登陆。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是近十年以来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第8号台风“凤凰”登陆后深入内地,影响范围较广,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重复受灾严重。(六)灾害种类多,受灾区域广,灾害损失较常年明显偏高。全年旱灾、洪涝、滑坡泥石流、风雹、台风、风暴潮、海浪、赤潮、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均不同程度发

5、生,并于黄海海域出现新型的绿潮(浒苔)灾害。全国所有省份均不同程度遭受自然灾害袭击,其中四川、甘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江西、陕西、湖北、安徽等地灾情较重。与20xx年以来均值相比,20xx年因灾死亡(含失踪)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倒塌房屋和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分别高出33.8倍、4.8倍、4.8倍和2.1倍,受灾人次高出14.8%,灾害损失主要指标远超常年水平。三、应对工作评估20xx年多灾并发、大灾频发的严峻形势,给防灾抗灾救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也对我国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检验。汶川特大地震、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重大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沉着应对

6、,科学部署,举全国之力,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充分显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亲临抗灾救灾第一线,指挥抢险救援和慰问受灾群众,极大地鼓舞和凝聚了全国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力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防灾准备和抗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各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在历次抗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总体来看,20xx年我国自然灾害应对工作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组织领导方面为应对低温雨雪

7、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两次巨灾,国务院先后成立了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分别下设6个指挥部和9个工作组,共有46个部门和单位参加,各成员单位和灾区各级政府均成立了灾害应对领导机构,迅速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协调、军地协作、全民动员的应急处置机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应急指挥中心和总指挥部坚持统一指挥协调,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优势,形成了高效运转机制和强大攻坚合力,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了抗灾救灾工作。在20xx年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中,综合减灾部门、各专项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密切协调配合,有力组织了各项抗灾救灾工

8、作。国家减灾委、国家防总、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农业部、气象局、海洋局等部门进一步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协调机构及其职责、运行机制,加强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健全自然灾害应对联动工作机制,细化和落实了责任制。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2个计划单列市成立了减灾委员会,各省(区、市)气象局均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总体来看,20xx年党中央、国务院对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工作的直接指挥和全国迅速形成的灾害应急机制,以及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健全,为全年抗灾救灾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制度建设方面1.法制体

9、系进一步健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相继制订相关配套规定和实施细则,并结合20xx年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工作实践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重新修订防震减灾法、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颁布实施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涉及应急抢险、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卫生防疫、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民政部、气象局、红十字会等制订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生活类物资分配办法、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红十字会灾害救助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性文件,细化了救灾款物管理、决策论证和灾害救助等工作程序。有关部门编制修订了国家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汶川地震灾后铁路重建规划大纲

10、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进一步加强了减灾规划编制和救灾标准体系建设。2.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认真落实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教育、民政、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地震、气象、海洋等部门正在推进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地震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赤潮灾害应急预案等编制修订工作。各地大力推进基层救灾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目前,全国

11、省级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已全部完成,绝大部分地、县完成了预案编制工作,全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总体来看,20xx年,自然灾害应对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在抗灾救灾?基?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应急准备方面1.队伍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积极推动森林火灾消防队伍建设,武警森林部队增加人员编制,组建了武警福建、甘肃省森林总队和森林指挥部直属机动支队,向江西、安徽、湖北、湖南4省派出临时定点驻防大队,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依托武警部队各组建了1000多人的扑火机动力量。已建有国家重点防汛抢险机动队、解放军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地震局和全国所有省级地

12、震部门均建立了地震现场工作队,26个省(区、市)成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专业救援队伍人员总数达3000多名。基层应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天津市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或确定综合应急救援队伍569支6.92万人;山东省落实了500万人的防汛抢险后备队伍。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地气象信息员达30余万人,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1.4万个。在应对20xx年特大自然灾害工作中,专家队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来自10多个部门、涉及22个专业学科、包括13位院士组成的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国家减灾委、科技部组织成立了“抗震救灾专家组”,承担了政策咨询、灾情评估和规划编制等工作。交通运

13、输部组建了灾区公路抢通保通恢复重建专家咨询组,现场指导了公路抢通保通等工作。总体来看,20xx年我国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在规模、素质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专家队伍建设和发挥作用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健全,为自然灾害应对工作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2.资金投入情况。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抗灾救灾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全年安排各类抗灾救灾资金1500亿元,其中,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509.6亿元。为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中央财政及时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救灾补助标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对倒房困难户重建住房每户补助5000元,汶川地震后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倒房农户重建住房平均每户补助2万元。国家防总、水利部下拨防汛抗旱

14、经费28.15亿元。交通运输部紧急下拨了四批共计2亿元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组织指导四川省交通厅制定了灾区公路保通方案,为汶川地震救灾运输车辆减免通行费6.1亿元;商财政部落实并拨付10亿元公路养护保通工作经费;下达四批公路水毁抢修资金共计2亿元,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相关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约21亿元。农业部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9.8亿元,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林业局投入扑火救灾经费9184万元,下达3亿元森林防火基本建设资金。湖北省全年安排省级救灾资金2.27亿元。云南省制定了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10项重大措施,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近百亿元资金,全面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总体来看

15、,20xx年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抗灾救灾资金投入,提高了防御和抵抗自然灾害的基础能力,有力保障了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3.物资储备情况。民政部继续加强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会同财政部先后安排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和采购资金21.36亿元,截至20xx年底,共建有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储有救灾帐篷31.7万顶;全国所有省份建立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75.3%的地市和56.5%的县建立本级储备点,全国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初步形成。水利部建有中央级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库16个。各地红十字会建有200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共储有救助类应急物资近1.5亿元。农业部建设草原防火物资储

16、备库1个、物资站点11个。林业局共采购森林防火物资40410件。地震局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省级地震部门建设了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对应急救援设备、装备、食品及日常用品进行了配备及必要的备份;交通部门在沿海及内陆通航水域共部署了900余艘海事执法船、60艘专业救助船舶、11架救助飞机,提高了台风影响期间应对海上突发险情的处置能力。总体来看,20xx年全国抗灾救灾物资储备规模和品种进一步扩大和增加,抢险救灾装备建设进一步加强,有力保障了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四)监测预警方面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及时向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服务和指导各项防灾备灾工作。气象、民政、环保等部门成功发射了风云三号A星、风云二号E星以及“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