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328860077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必备知识生成知识点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任务驱动必备知识】世界人口在20世纪一直呈加速增长状态,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那么,20世纪以来,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一、前提:现代农业的建立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_的推动。2.时间:20世纪中叶。3.特点:机械化、_。4.概况:(1)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2)以高科技为基础的_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3

2、)主要生产经营模式:大型农场、_。机器生产高度集约设施农业养殖场 二、表现1.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1)条件。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_、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规模类型:请连线播种机(3)发展方向: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_转变。自动化2.杂交育种技术取得新突破:(1)表现。国家概况美国1930年,培育出_新品种,平均亩产增加到350千克_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亩产量提高到250千克菲律宾20世纪60年代,在东南亚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季稻亩产可达600-650千克中国杂

3、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_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 000千克,创世界纪录玉米墨西哥2014(2)影响。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_作出了突出贡献。3.养殖业和捕捞业实现现代化:(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_,养殖场规模日益扩大。(2)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3)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_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_养殖发展。消除饥饿自动控制集约化海水【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现代化的食物生产技术【情境一】“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

4、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记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思维交互1】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的特点是什么?试分析当代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原因。(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提示:特点:大、中、小型机械相结合;机械化水平较高。原因:政府重视“三农”问题,予以政策扶持;改革开放推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农民购买力不断提升。【情境二】世界各国农业机械化大事件-览表(部分)时间事件1831年美国人发明使用畜力牵引的联合收割机1860年以后英、美等国开始大量生产畜力谷物条播机1889年美国研制出内燃机驱

5、动的拖拉机20世纪20年代内燃机驱动的联合收割机在美国大规模使用,迅速推广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广泛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21世纪初中国研发出耕耘、除草、喷药、收割等多种农用机器人【思维交互2】概述世界范围内农业机械化的大致历程及其发展方向。(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提示:历程: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上开始使用畜力牵引的农业机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采用内燃机驱动的农业机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使用更先进的农业机器。方向: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农业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史论生成】农业现代化 1.特征:(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

6、代化的动力源泉。(3)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4)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5)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6)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意义:(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7、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4)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深化点拨】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知识点二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任务驱动必备知识】管子牧民开篇写道:“凡有地牧民者,务在

8、四时,守在仓廪。”意思是治理国家务必注重农时安排和农业生产,巩固国家的关键则在于粮食储备。由此可见,古人很早就注重了储备粮食。那么,古代人们是怎样储备粮食的呢?进入20世纪,食物储备技术又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呢?一、粮食储备1.古代时期:(1)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_来存储余粮。(2)古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粮仓储备技术逐渐改进,具有了防鼠、防盗、防潮、防火和保鲜等功能。2.20世纪以来:(1)推动力:科技的发展。陶器(2)表现。(3)影响。粮仓_不断扩大,由百吨发展到千吨、万吨。低温、_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时间概况20世纪50年代_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9、20世纪70年代_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美国中国仓容量低氧二、食品保藏1.古代:(1)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2)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2.20世纪20年代以来:(1)发展表现。速冻加工、_、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_普及,冷冻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_,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2)影响: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类生鲜食品,且能将其在家中保存较长时间,方便食用。冷冻设备冰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食物储存【情境一】当代中国积极重视粮食储备。中国

10、的储备主要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组建成立,中央储备粮的垂直管理体系开始形成并得到良好运行。国务院拥有中央储备粮粮权,国家粮食局具体负责粮食的行政管理,中储粮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管理负总责。但粮食储备业务涉及财政部、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几部门,中央储备粮等政策性任务的下达需要几部门共同签署意见。整理自张薇、沈诗杰东北地区粮食储备安全问题研究【思维交互1】试归纳当代中国粮食储备的特点,并分析重视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提示:特点:规模大;实行分级储备;管理体系垂直运行;多头共同合作管理。意义:保证了粮食供给;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11、升;保证了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增强了应对重大与突发问题的能力;配合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保证了国家长远计划的实施。【情境二】下图为我国某一储备粮库【思维交互2】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可以看出我国粮食储备呈现怎样的特点?(历史解释)提示: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史论生成】古代的食物储存方法 1.仓窖法: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地窖或仓库储存食物。这种方法多用于储藏大量的粮食、水果或蔬菜等。一般来说,北方干燥土厚,多采用地窖法,南方地下水位高,气候湿热,多在地面设置仓库。采用仓窖法储藏食物时需要解决防潮、防虫等基本问题,其中防潮主要采取干燥通风的方法,防虫则采用日晒法和天然杀虫剂法。2.

12、密封法:食物在密封的条件下,由于呼吸作用,不断消耗环境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种变化会反过来抑制食物的呼吸作用,使营养物质消耗减少,从而保持食物的新鲜程度。密封法的贮存对象以水果为主,可以利用容器、沙泥或蜡等,如在活毛竹上挖孔,将樱桃等鲜果放入,装满后将孔封住,可以储藏较长时间而不变质。3.干燥法:干燥食物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和风,如将牛肉切成细条,挂在阳光下的通风处,将肉晾成肉干进行保存。当自然干燥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也会利用热能蒸发掉食物中的水分,再进行储存。4.盐制法:利用盐或其他配料,对新鲜食品进行腌制加工。这种方法主要利用食盐高渗透压可以降低食物的水分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

13、殖。盐制法以蔬菜和肉类为主要对象,如各种腌制咸菜、腌鱼、腌肉等。5.糖制法:主要应用在果品的贮存加工中,通常是以完整的果实或块状果肉经过盐腌、糖渍和蜜煎而成。蜜饯、果脯一类的食品是非常典型的通过此种方法实现食物储藏的产品。【深化点拨】关于干藏,从礼记中记载可知,当时人们已能把桃、梅、雉、鱼、牛肉、鹿肉等晒干后储藏。关于密封保藏,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将食物放入干燥陶器内,塞紧后再用泥封的储藏方法。关于腌制保藏,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腌菜、酸菜、酱菜等的制法。知识点三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任务驱动必备知识】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其设立的宗旨之一就是增强公众对于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加强

14、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关注粮食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就。那么,世界各国政府在消除饥饿和维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呢?一、消除饥饿1.背景:(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_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加了食物供给。(2)人口激增和工业化、_的加速,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3)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2.概况:(1)各国政府都把保障_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2)_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食物储备城市化粮食安全19453.中国的努力:概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不足世界_的耕地

15、,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_年,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_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成就在政策支持、_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前提下,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 476.5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65 789.2万吨7%1996基本自给制度创新二、食品安全问题1.产生原因:(1)化肥、_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_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2)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_,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3)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2.应对措施:(1)世界:各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2)中国:_年,全国

16、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后不断修订该法。中国政府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_、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_,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水平和能力。农药食物链抗生素2009监管问责【情境探究关键能力】探究粮食与食品安全【情境一】重农思想和粮食安全观念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反映了古人的粮食安全观。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还指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并为了保证物价的平稳,推行“善平籴”政策。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也”。【思维交互1】中国古代维护粮食安全的措施有哪些?新中国成立后,又做了哪些努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提示:措施:政府干预和扶持;建立粮食收购与储备制度;稳定粮价;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努力:确立了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情境二】下图是描述某一事件的漫画【思维交互2】漫画反映了当今我国面临的什么问题?如何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提示: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管理:要加强并完善立法规范;强化政府对食品安全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