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管理学课程建设与创新

上传人:.*** 文档编号:328785458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管理学课程建设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管理学课程建设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管理学课程建设与创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管理学课程建设与创新摘要:系统剖析了管理学课程特点、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教学改革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从课前建立教学资料库、课中多元化教学方式、课后回放和考核三个层面进行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时代使命。关键词:“互联网+”;管理学;教学改革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自此,“互联网+”使生活方式、生产制造、交通运输和教

2、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在教育领域,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防控时期,“互联网+教学”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全国51.88万所学校、2.76亿学生、1672.85万教师投入网络教学,并顺利完成教学计划1。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通识课,不仅要求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搜集、分析、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2。因此,如何顺应和把握“互联网+”时代脉搏,由原有的“你听我讲”教学方式向综合利用手机、网络和课堂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转变,探索适合管理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亟待探索与研究

3、。1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目标在于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相关理论、方法及规律,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一般性、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等特点3。管理学的综合性是指管理学课程在内容上不仅涵盖经济学、社会学和运筹学等人文知识,还包括数学、博弈论、控制论等理工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般性是指管理学讲授管理的内涵与本质、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职能,从一般情况出发对组织管理相关活动及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实践性是指管理学源于实践经验,目标也是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服务。德鲁克指出,学习管理的最佳方法就是从管理中学习管理。历史性和

4、发展性是指管理学课程对前人经验、思想总结和提炼的同时,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迭代和更新。就我国而言,管理学课程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智慧,准确解读传统历史文化、辨析精华与糟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鲜活成分4。管理学课程特点如图1所示。2管理学课程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材选用陈传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教材。管理学课程共48学时,3学分。原有的授课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学;教师讲解、总结知识点,学生课堂学习、课后内化。围绕单一教材,教师机械地重复课本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活跃度低。教学内容枯燥无趣,经常出现学生上课走神的情况。为了解学生对原有教学模式的评

5、价,明确学生对授课模式及内容的诉求,笔者对20202021年参加管理学课程学习的146名学生展开匿名调查,共发放问卷146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学生认为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原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教学内容无趣致使学生积极性不高、课件和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且无案例更新、单纯教材讲解对课程领悟不透彻,占比分别为25.1%,21.5%和20.4%。调查结果表明,原有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过于枯燥,如教师单纯讲授决策概念、过程和影响因素等内容,缺乏实践应用和与现实问题的对接,导致学生以记忆背诵为主、难以完全领悟教学内容、学习效率低。学生迫切希望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

6、学方式,如播放视频和运用学习通等工具(16.2%)。笔者还进一步统计了学生对未来教学模式的诉求和期许(见表2)。学生希望管理学课程能够增加补充最新管理案例(31.6%),借助视频展示先进管理流程和组织设计(34.0%),借助线上签到、课前小测和案例讨论等环节改善教学氛围(16.9%)。调查结果均表明,原有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接受情况,未来教学模式应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混合式教学。3“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亟须将“互联网+”教学模式引入管理学课程中。杨道富1指出,“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中要普及“互联网+”教学技能,增强教学的

7、吸引力、影响力,构建“互联网+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孟沙沙5指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教学环节中实践性薄弱、应用性不强等问题,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技能要求。“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互联网+”教学使信息获取由封闭终端向开放模式转变“互联网+”教学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够实现信息获取方式由封闭向开放的变革,打破原有权威部门对知识的保密和垄断。在开放创新的背景下,中国及全球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通过互联网能够快速、准确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据统计,全国免费开放教学资源,共有22个网络平台、12个学科、2.4万门课程、1200余门“金课”和精品课程、401

8、门虚拟仿真课程。通过“互联网+”教学,学生能够利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料,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3.2“互联网+”教学解决教材滞后问题提高学习主动性“互联网+”时代能够实现网络效应,该网络具有规模经济特征,能够有效实现信息传播、打破时空束缚,将管理学原理与实际管理相结合。管理学教材更新具有时滞性,教师不能单纯地解读教材。学生在未来教学诉求中也明确提出,希望增加补充最新管理案例。“互联网+”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借助网络热点视频、新闻等辅助教学,更新和补充资料,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情况相一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3融入过程考核变革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管理

9、学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讲授,以互联网为载体,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教师与学生可在线上同时参与,快速反馈。以学习通为例,可设置普通签到、手势签到、位置签到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课堂趣味性。课程结束后直接导出签到和课前小测结果,改革原有的单纯依赖期末成绩的考核机制,融入过程考核,提高教学效率。如期末考核100分,过程性评价占50分(含签到、学习通小测和课前学习等),结果性评价占50分。此外,调查结果也表明,56.1%学生认为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效果要优于原有课堂,超过半数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不会占用更多的时间。4“互联网+”时代下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10、“互联网+”时代下,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充分且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结合管理学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从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复习三个层面进行改革,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4.1课前建立教学资料库自主预习借助苏州科技大学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App、微信和QQ),创建管理学课程平台,整合和汇总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目标、课程PPT、教辅视频(案例视频、时事热点、慕课视频)和章节习题库等。学生通过加入课程班级,课前自主学习和了解课程内容,有助于课堂任务的开展。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预期提出要求:根据个人能力和需求,学习管理学课程教辅视频和资

11、料不设上限,但至少完成一个网络教学视频和课件学习;学习过程截图,以便录入平时成绩;在课件上标注重点、难点及不清楚的地方。此外,教师要向学生说明网络课程以收费的课程为主,要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4.2课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解析难点课堂上重点在于管理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内化和吸收,教师结合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借助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实现由“你听我讲”向“主动参与”转变。第一,在课程开始前5分钟设置手机端签到,教师从后台直接获取学生签到情况,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课中为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学习热情,可设置实时抢答、随堂小测等环节,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测,学

12、生答题后可直接获取正确答案及自己的分数,既实现了过程考核,又增加了学习紧迫感。第三,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更新管理学的时事案例5,如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仅用了10天、郑州港快速改造“小汤山”医院等,既体现工程管理的高水平和高效率,符合管理学从决策到组织设计实践,又可作为管理学课程的思政案例,一举数得。第四,要善用小组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法以及学习通话题讨论等方式,将管理学课程放到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和积极性,在互动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4.3课后回放和考核巩固提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回放和重温部分课堂内容,同时可反

13、复观看管理学相关的国家精品慕课,拓展专业知识。对新教师来说,通过课程回放和对比网络优质慕课,可以思考并总结自己的不足,提升授课水平和教学技能。此外,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如微信、QQ群和学习通等进行交流、解答学生疑惑。针对重点内容,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问题和小测,加深学习印象。课程结束后,还可通过学习通发放问卷,便于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课程反馈和诉求。5结语在“互联网+”时代下,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必然选择,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各种新兴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接受能力。本文提出“互联网+”时代下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要根据课程特点,充分且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

14、台,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从课前建立教学资料库、课中多元化教学方式、课后回放和考核三个层面进行改革。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方案,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时代使命。参考文献1杨道富,蔡琰,杨鹏.基于疫情期间互联网+管理学理论思想与课程思政教学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20,37(6):100-105.2李艳,詹浩澜,梁珊珊.“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下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6):139-140.3江婷.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探索J.中外企业家,2020(16):156-157.4陈传明.管理学教材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93-96.5孟沙沙.基于“互联网+”视野的管理学课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颠覆式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7):18-19,99.作者:孙大明 单位:夏海力苏州科技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