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以基层社工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上传人:1779****392 文档编号:328463715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以基层社工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以基层社工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以基层社工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以基层社工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以基层社工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以基层社工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夯实国家治理根基,现就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XXX乡镇(街道)治理制定以下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以

2、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二)工作原则。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三)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

3、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基层政权坚强有力,基层群众自治充满活力,基层公共服务精准高效,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力争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二、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要坚持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培养和分类培训体系。要按照“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的思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构建“县(区)社工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社

4、工站点-村(居)社工室”的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服务需求,有效破解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的痛点和堵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要提升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社会工作与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力量、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臂力,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五社联动、情暖基层”行动。与此同时,民政部门继续指导各市县建立社会工作孵化培育基地、指导中心和社工协会等,推进形成全省社工站指导培育体系。率先构建“区级中心-7个试点社工站-76个社区社工室

5、”的社工服务体系。三、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一)增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从总体要求、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加强组织保障等7个方面,就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意见。确定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

6、制全面完善,基层政权坚强有力,基层群众自治充满活力,基层公共服务精准高效,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力争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二)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乡镇(街道)属地责任和相应职权,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动员响应体系。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细化乡镇(街道)应急预案,做好风险研判、预警、应对等工作。建立统一指挥的应急管理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每年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市、县级政府要指导乡镇(街道)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强化应急状态下对乡镇(街道)人、财、物支持。(三)增强

7、乡镇(街道)行政执行能力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依法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推行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增强乡镇(街道)为民服务能力。市、县级政府要规范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事项,将直接面向群众、乡镇(街道)能够承接的服务事项依法下放。(四)应急状态下,由村(社区)“两委”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在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意见强调,要加强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在应急状态下,由村(社区

8、)“两委”统筹调配本区域各类资源和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在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方面,组织开展科学常识、卫生防疫知识、应急知识普及和诚信宣传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协作载体,吸纳社会力量参加基层应急救援。在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完善乡镇(街道)与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加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地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延伸。在加强组织保障方面,要保障基层治理投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办公、服务、活动、应急等功能面积标准,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盘活现有资源或新建等方式,支持建设完善基层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