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28422958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把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状况和存在问题。 一、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现状 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

2、。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结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顽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

3、记已达64岁,仍无适合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产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地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担心心,如郑城镇

4、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常年外出打工经商,根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如意。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番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对比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结力。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各种

5、新状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根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伐。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担心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踌躇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提出“撂挑子。二是工作能力较弱。据调查了解,全县的农村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三分之一。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问题,或者因工作繁重缠身,或者因忙于挣钱致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学点适用技术知识

6、的不多,能够学深学透,生动运用于农村工作实际的就更少。致使思想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眼界不开阔,工作效率不高。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阅历老化,管理老化。我们这次在与村干部座谈时发现有的农村干部连产业化、wto、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根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有的村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闹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只向群众要钱

7、要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以及上级交给的工作,而没有把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群众致富放在重要的位置。三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村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特别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和集体工副业工程承包上,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用电用水、税费缴纳、土地承包和子女安排上,为自己捞取好处,对群众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极少数干部为政不廉、腐化堕落,放松学

8、习,个人私欲膨胀,如镇颛臾一村原村支书马付贤侵吞公款54500元,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差,农村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较差,财务亏损和负债问题严重。经过这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80%以上的接受调查者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满意,原来有点集体积累的村由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减少,只好寅吃卯粮,甚至靠举债维持运转,由于不能安期归还债务,又造成了村的信用下降。集体经济日益薄弱甚至债台高筑,使农村党支部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更谈不上为农民

9、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主要表现为:一是亏损面大。据县有关部门统计,全县入不敷出的村占76%。二是亏损额大。全县村级负债总额为3000多万元,每个村平均负债在4万元左右,有的村负债额甚至超过100多万元。三是收入来源少,收入结构单一。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年不足2万元,如镇的石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1000元,村干部的工资都不能兑现,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更无从谈起。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仅限于土地出让金及林场、荒山的承包费,有工业工程的村很少。虽然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前几年通过内引外联上了一些工程,办了一些企业,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起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

10、些村办企业办的红火的不多,办垮了的不少。由于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长期不能得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认为村支部的话不能听,从而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果。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务必长抓不懈,积极摸索,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 (一)务必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

11、战斗力才能加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摸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结合这次村两委换届工作,拓宽用人视野,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农村两委班子中去。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镇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潜力型干部。积极选派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或头脑生动、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指导帮助农村干部在解放思想、寻觅发展思路、规范村务工作等各方面加强工作能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本

12、着“适合,发展,既不求全责怪,也不委曲求全的原则,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配好配强村级班子。二是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提升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的实际状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要制订好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换届后集中培训与平日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分期分批进行。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培训内容,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

13、。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县镇党校阵地和党员电教等手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改变存在于基层干部内心深处的亘古未变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切实提高他们的自身致富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才干。 (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村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稳定的一个大问题。农村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有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党委要积极引导农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

14、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结合“百村帮扶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效应。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县乡(镇)和金融部门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为他们办企业、上工程、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同时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难创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集体资源,如水利设施、山林、矿产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多途径增加集体收入。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是

15、建立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根据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村党支部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立足实际,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各村每年组织实施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支部工作目标,合理细化分工,分解到人,从支部书记到村两委成员,都要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使两委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三是健全完善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根据各支部和两委成员的年度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目标完成状况,乡

16、镇党委要建立严格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做到奖惩明显,责权利统一,适当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的相对稳定。 (四)健全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应本着“加强党的领导、依法建制、民主有序、便于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和完善村务管理规矩,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村务管理规矩要突出建立四大机制: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理顺村务各项关系。要明确村务管理的主体、村务管理的权限、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协调协同。二是建立决策机制,促进村务科学决策。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决策的程序,突出村民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和“三支队伍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村级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三是建立管理机制,促进村务按章办理。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村财务管理,明确管理权限,管理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