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多篇)推荐第1篇:《背影》教学设计一等奖 《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赏析词句的思路 2.学会以抓住关键词句、填补文章留白等方式,品味赏读文章的方法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蕴含深情,在议论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以表达深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解读课文,采用整体感知──深入剖析──整体把握 2.采用朗读品味的方法,体会文章情感 3.采用先自读文本,再补充背景的方法,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 2.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含蕴深情,在议论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以 表达深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背景,深入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民族传统伦理美德,并能迁移到对自己生活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潜移默化,渗透科 1 学的阅读方法:整体──局部──整体 2.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能力: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表面义──品味深层义 3.重视情感熏陶和文章现实意义的理解:课文感悟──生活拓展 四、教学过程 (一)简介导入 导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享誉文坛的人物,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他清贫而有气节,他曾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同志称颂他为“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就是朱自清这样一位在民族大业面前不屈不挠、极有骨气的男子汉,面对亲人时,却另有一番细腻的情感下面我们跟随朱自清的笔触,走进《背影》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1.老师、学生、名师(孙道临)一起配乐朗读课文 老师:第1~3段;学生1:第 4、5段;学生2:第6段;名师:第7段 2.思考的相关问题: (1)老师、同学、大师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 (2)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请你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事件的方法:谁,做了什么,结果是什么;重要的时间、地点不能丢。
学生概括,教师总结:奔丧之后,于浦口车站,父亲送儿子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巩固事件概括的方法 (三)内容探究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分段讨论 1.眼里,他的父亲好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 (1)“父爱”这个大情感中,你能将它细化成更贴近我们的情感吗? 举例:体贴、 2 关心、担心、宽容、担当、牵挂、不畏艰难、依依不舍„„ (2)请你抓住文字、词语等细节描写,从表面到深层,品读父亲细腻的情感 举例:爬月台的动作“攀”“缩”“倾”,父亲还是“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爬得辛苦艰难的样子,正表达父亲深厚真挚的爱子之心 (3)文字往往不能把所有情形都写出来,其中会有留白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填补留白,体会父亲的情感 举例:父子初见,见儿子簌簌落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此处可以补充父亲的心里活动,理解其实最艰难的是父亲安慰儿子时的坚强、体贴、担当等特点 2.能写出如此感人至深的父亲的儿子是怎样的人呢?请你从文中找到依据,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寻找儿子在送别之时和写文章时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也可以寻找的议论抒情句,体会儿子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将情感逐渐细化,培养学生的赏析文字能力,学会运用精练的词语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父与子的情感是双向的 (四)主旨探究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1.分析理解最后一段 (1)你如何理解父亲心中所说“膀子疼痛厉害”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2)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感叹“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掌握的朱自清父子的实际生活,体会父子之间的想念与依恋之情 2.联系写作背景,深入挖掘主旨 (1)在什么情况下写《背影》?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站在时代的特点中品读文章 (2)引发了人 3 们怎样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当时人们的反响和现代人读《背影》的思考 3.出示季羡林先生读《背影》的感言,与学生共读品味 教师引导学生:联想迁移到从古至今的其他名言或作品,体会到父爱子、子爱父的伦理亲情,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社会和谐的基础 【设计意图】1.卒章显志,从文章结尾的剖析引向创作背景2.本文与背景、大家解读和其他文字的互文阅读,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写法探究 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这样感人至深而又含蕴丰厚的文章,是怎样用文字传递这种深情和含蕴的呢? 2.教师小结: (1)善于从生活的平凡琐事中提炼,福橘送吉祥、背影喻离别等,让文章意蕴丰厚 (2)四个“背影”,两实两虚,反复呼应,首尾呼应,让深情在文中回环往复 (3)在叙述和描写中含蕴深情,在议论和抒情中直抒胸臆,二者结合,感人至深 【设计意图】讨论并总结本课写作手法,为以后的写作指导作铺垫 (六)活动学习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活动(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 1.你的父亲和文中的父亲相似吗?结合生活事例讲讲你的故事,谈谈你的感受 2.播放学生家庭的“父与子”温馨照片,讲经历,谈感动 4 3.播放卜劳恩《父与子》中的几幅漫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看到的父子之情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七)布置作业 1.有选择地布置检测练习 参考文本素材“《背影》同步检测” 2.在“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中品味生活 课外阅读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背影》,然后写一件父母让你感动的小事。
【设计意图】1.基础检测练习2.引导学生做课外阅读,发现身边亲情并练笔 推荐第2篇:一等奖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学会 万教学会[2022] 1号 关于二○○六年度教育科研论文 评奖结果的通知 各直属专业委员会、中小学、幼儿园: 由区教育学会组织实施的万州区2022年度教育科研论文评奖工作,经各专委会初评和我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的教育科研论文评审委会评审,于2022年2月1日结束本次评奖共评出获奖论文274篇,其中一等奖22篇,二等奖71篇,三等奖181篇,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获奖论文将由区教委和区教育学会发给获奖证书 本次参评论文数量多、涉及面广、质量较高,反映了过去一年来我会会员和广大教育工在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远程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德育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 希望我会会员和广大教育工,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 1 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踏踏实实开展研究,为全面提高我区教育质量,促进我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附件:万州区2022年度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学会 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 论文 评奖 结果 通知 抄送:重庆市教育学会,区教委、民政局、科协、教科所 万州区教育学会秘书处 2022年2月28日印发 2 附件: 万州区2022年度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22篇) 以研究性学习和选修课为载体,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万州中学 何大胜 王一川 搭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 桥亭中学 冉龙荣 “整合社区资源,创新学校体育特色”的思考与实践 周家初中 李彬 从“小蝌蚪找妈妈——跳圈”谈游戏化教学 上海小学 陈岳祥 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之策略 万州区教科所 杨廷国 我对语感教学的一些认识与尝试 万州二中 王清江 重新唤起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万州二中 曹志坚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万州一中 王余廷 黄静 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加小学 柴华 高中生考试焦虑及心理 万州二中 刘卫华 如何实现初一数学学习方式多样化 响水初中 刘培明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学习障碍分析及适时施教策略”研究 万州中学 曾国荣 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课,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枇杷坪小学 王红忠 以问题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研究 沙河小学 刘体萍 魏思玉 数形合作中“数”与“形”的先与后 鸡公岭小学 王小林 巧用多媒体 造就多彩数学课堂 红光小学 刘体美 论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鸡公岭小学 夏才英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 望江小学 易玉琴 鱼和熊掌 必须兼得 沙河小学 陈学毅 让课堂书声琅琅 电报路小学 刘纯洁 亲历探究过程 体验科学魅力 鸡公岭小学 黎延安 农远工程管理控制的特点浅析 万州区电教馆 李楠陵 二等奖(71篇)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性培训 万州区教师进修校 刘文东 实施“心本”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红光小学 覃跃武 对三峡库区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万州三中 朱颜 体育信息素养与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万州二中 吴昭涛 重视美术教学中默会知识的开发和创新 万州二中 陈丽娅 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模式初探 万州区教科所 佘彦宁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 上海中学 曾伟 也谈在批判中接受 江南初中 徐孝栋 谈谈EQ与语文教学 外语学校 崔莉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 道生初中 王智勇 做好初高中教育衔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沙河中学 何才录 以感悟思辩为经,技能技巧为纬 国本中学 李健 在新课标下我对轻松快乐学习教学活动的反思 国本中学 向绍红 创设英语角(English corner)提高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李河初中 王远菊 漫谈高2022级高三英语复习策略 万州二中 许传俊 高三英语听力教学的多元化 万州中学 程家莲 高中英语新教材“热身”部分上不上 万州二中 刘 芳 强化教研,促教师快速成长 万州一中 万书卿 浅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凉风中学 周玲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教育环境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上海中学 方惠 注重探究实效,培养探究能力 塘坊初中 史光元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之我见 白土初中 谯守忠 “类比”分析方法之应用 国本中学 王维 “目标导学法”在地理新授课中的应用 上海中学 秦晓华 高考中常见的统计图类型及其判读 分水中学 郎兴久 不信春风唤不回——营造阳光课堂,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万州三中 黄彬 特点〃线索〃难关 万州一中 冯春花 倡“疏”重“堵”——浅谈解题教学 万州一中 王青松 李俊 4 数学课堂,我们激情飞扬 万州一中 王青松 高燕 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太龙初中 谭萍 恒等式与恒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万州中学 谭三全 张晓华 普通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沙河中学 谭地祥 何隆武 以学生为本,促学生和谐发展 万州一中 万书卿 让习惯成为学生终身享用的资本 王牌小学 郭书明 学导式课堂教学 高龙初中 杨绍松 借云画山,借柳画风 鱼泉中学 彭庆学 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