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327676346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识教学反思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的认识教学反思对称性是图形的重要性质。与其他平面图形相比,圆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它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圆上的所有点绕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后都在圆上。“圆的认识(二)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到圆的轴对称性,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探索圆的轴对称性以及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通过与其他图形对称性的比较体会圆所具有的很好的轴对称性。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掌握了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思维能力。学生经过第一课时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加深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再引导学生对圆进行测量来发现直径和

2、半径的存在,再而引出直径与半径的含义。然后通过学生自己测量来加深“直径与半径”的联系。为学生继续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做好准备。孩子一般是对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的掌握,但在知识的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本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生活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能围绕本节课的主题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的

3、过程是主动的,教师只起了一个组织、引导的作用。一、从生活实际引入,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圆,欣赏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质疑:“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通过解疑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是有价值的。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

4、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本节课,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现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不足之处1、为了节省时间,教师的板书只有课题,没有其它内容。我认为教师至少应把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加以突出,为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2、画圆一部分内容布置学生课前自学了,学生画圆画的怎么样,教师至少应该检查一下,指名在黑板上板演,由于考虑到黑板太光滑,圆规有铁针的脚会滑动,不好画,所以没有画圆的演示过程,可能会导致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同学没有掌握画圆的技巧。数学课程标准在高年级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这一新课程理念:1. 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贯穿其中。例如: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等。在各个探究活动中力求使学崭露出他们的个性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探究展露本色和活力。2. 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

6、物体的表面的圆形的;讨论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等环节,都注意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3. 以学生为本在对圆的概念的要求上,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圆的概念。正如加涅所认为的:概念能通过定义,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到。当一个人能区别概念的例子和非例子时,就学会了概念。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订出的这一切实可行的目标正是新课标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不少的缺点:1. 由于教师的遗忘,板书未能写完。在让学生观察圆的半径、直径的特点后,没有进行相应的对比练习。2. 没有应势利导。在折圆、画折痕时,就

7、可以让学生标出圆心、直径、半径。没有必要到后面再去表示,从而浪费了教学时间。3. 没有准确把握好时间。由于前面个别环节不够紧凑,如:学生关于圆的特征讨论发言的时间过多,致使教学内容没有全部完成,造成了本课最大遗憾。4. 只讲解了画圆要注意的地方,没有进行画圆练习。5. 学生小组讨论的气余不活跃。6. 教学语言还不够严密。在圆的认识这一节课中,由于是一节起始课,我特别注重了孩子们对知识的体验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

8、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帅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另外,这节课中我也注重了培养孩子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如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机演示自制教具车轮,让学生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乂稳道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乂体现了学习的乐趣。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乂服务生活。不足之处: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

9、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我执教的内容是“圆的认识”,以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点和性质还是比较困难的,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乂是一个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正处在逻辑抽象思维形成的阶段上,要使他们全面、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就应该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我就说一说这节课的具体方法: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从生活中引入圆,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抽象出圆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二、自

10、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例如,在教学中,同学们用各种学具创造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三、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自己“做”数学的过程,因此,要将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转变为在操作中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观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总之,这节课,我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但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课堂上还

11、不够放手,如果能够给孩子更充足的时间去创造、探索、交流、合作、发现,可能孩子们的收获会更多。昨天学习圆的认识,自我感觉良好,本打算今天就学习圆的周长。同事建议再练习一节,说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学不扎实会影响后面的学习。本想到里面的一些概念不难理解,学生已能非常熟练的画圆,觉得晚上的家庭作业应该不错,直到看到今天上交的家庭作业才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实在是过高。出现了如下问题:画圆不规范,该标的不标。判断题突出了对概念还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或者考虑问题还不够细致。审题还不够仔细,不能完全按要求做题。分析原因:1、在课上画圆,学生知道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可家庭作业中就忘了这回事,说明老师的强调还

12、不够到位或方式欠佳,所以学生的印象不够深,没有形成习惯。2、一些概念的应用练习,出现错误,一方面,说明学生考虑问题不够细致;另一方面也说明课堂练习设计还存在问题。例如,对概念及其他记忆性知识的学习,如果仅靠老师讲、学生看书,跟不上形式变化的练习,就很难达到理解运用的程度。应在课上采取填空、判断、选择等方式,在练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达到运用的程度。而课堂上的这类练习,仅仅用课件展示,学生起来回答,这样乂不好保证每个同学的独立思考,无法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所以,有些练习还要采用书面独立完成的效果会好一些。课堂上必须处理好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要牢记合作是为了个体更好的学习,不能为合

13、作而合作。3、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要引导。通过分析发现自己存在几大不足:(1)对教材不熟悉,所以对学生学习的预见性也就差一些。(2)自己在备课中,对练习的设计还有待加强。(3)板书还不够规范。针对出现的问题,今天的练习课我和学生一起复习总结了以下几点:1、画圆(Ord)圆心决定位置,圆规两角的间距(半径)决定圆的大小2、半径:概念、特点:同一个圆里无数条,半径都相等直径:概念、特点:同一个圆里无数条直径都相等3、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同一个圆内)大小、形状;半径扩大两倍,直径也扩大相同的倍数。4、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应用(测量直径)在这样的基础上,练习、反馈,学生的理解就比较深入。其实,在第一

14、节的课中,也强调了这些内容,但由于不够系统,所以学生的印象很肤浅,今后注意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重视练习在学生知识掌握、理解、巩固运用中所起的作用。“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北帅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的内容。此前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由认识平面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乂一次飞跃。一、教师语言设计应准确、简练。教学设计在引入以及表述时要注意做到语言准确而乂精炼,如表述活楚“我们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如硬币的面”。并且引导学生说活楚是“某个物体的面是圆形”,让学生在举例中进

15、一步明确圆是一个曲线的平面图形,与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有所不同。我是借助课件先由十运会刘翔获得奖牌引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圆,同时借助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大自然中的圆,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二、预设充分,促进动态生成的课堂。新课堂的课堂讲究动态生成,但良好的课堂生成也离不开教师教学设计的预设。我们更详细的研究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对每个细节再仔细推敲了一遍,对于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了心理准备,为课堂的动态生成作了充分的准备,更好地促进开放式教学。我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先来画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选用任意一种方法来画圆。让学生用多种方法画圆,感悟画圆的多样性,体会到每种

16、画法都有它的优势,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如利用物体画圆比较快方便,但不能随意改变大小;但利用圆规画圆,则可以灵活调整圆的大小,并且画出的圆比较漂亮。三、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学生对它还是比较陌生的,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介绍画法时,我们借助媒体或亲身做一些示范,并和学生共同商讨用圆规画圆的注意点,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与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充分让学生动手,通过折、量、比等方法理解掌握圆的特征,同时在课堂上向学生补充了课外知识:墨子彳艮早就在墨经中提出“圆,一中同长也。”四、进一步解决生活在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圆心的作用一一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的作用一一确定圆的大小,增强数学的应用价值。用课件演示“车轮为什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