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汇总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27674505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7.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汇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汇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汇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汇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汇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汇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汇总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编制/讲解:王斌培训日期:2014.3.25山西宏天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单元式幕墙简介1.1.定义:定义:单元式幕墙是在工厂将各构件预拼装成一定大小构件预拼装成一定大小的安装单元的安装单元然后运到现场进行安装的一种施工方法。其高度要等于或大于一个楼层,运往工地后可直接固定在主体结构上。每个单元组件上、下(左、右)框对插形成组合杆,完成单元组件间接缝,最终形成整幅幕墙。2.分类分类:一般又分为明框、隐框和半隐单元幕墙;从面材上又可分为单元玻璃幕墙、单元石材幕墙、单元铝板幕墙、混合单元幕墙等;采用较多的是半隐单元幕墙和混合单元幕墙。2.2.优点:优点:a.安装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特

2、别适用于现代化高层建筑;b.幕墙表面平整度高,装饰效果好;c.采用胶条密封,幕墙表面污染小;d.单元构件是采用电脑控制加工中心在工厂内完成加工,加工质量好;e.三维调整范围大。3.3.缺点:缺点:a.无论是现场工地还是工厂需较大的占地空间,用于构件的摆放;b.运输成本高,易破损;c.由于加工精度要求高,因而加工成本较高;d.施工组织较复杂;e.实现复杂造型的功能有一定局限;f.单元式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和安装在室内进行,对于剪力墙位置不适用。单元式幕墙简介比比较项较项目目框架式幕框架式幕墙墙单单元式幕元式幕墙墙定义现场在主体结构上安装立柱、横梁和各种面板的建筑幕墙 由各种墙面板与支承框架在工厂

3、制作成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位,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安装方法工厂加工,现场安装工厂组装,现场吊装加工安装精度一般较高表面平整度一般较好防水一般较好工期较长基本与主体同步维修方便复杂框架式幕墙与单元式幕墙的比较比较项目比较项目框架式幕墙框架式幕墙单元式幕墙单元式幕墙对场地的要求占工地现场较小空间占工地现场较大空间对埋件的要求采用预埋件或后补埋件优先选用预埋件对施工组织的要求一般较严格运输成本较低较高单价较低较高(比采用框架幕墙高约2030%)实现不标准板块难易程度易难节能效果好好框架式幕墙与单元式幕墙的比较背面透视图正面透视图单元式幕墙样板分析-样板示意图单元式幕墙样板分析-单元板安装示

4、意图单元式幕墙样板分析-标准三维图单元式幕墙样板分析-标准三维图支座三维调节示意图单元式幕墙样板分析-支座示意图单元式幕墙样板分析-支座示意图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横剖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纵剖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转接单元式幕墙结构分析-安装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侧埋方式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侧埋方式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侧埋方式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侧埋方式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平埋方式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平埋方式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平埋方式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平埋方式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实物图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实物图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实物图单元幕墙预埋件分析-实物图 由于单元式幕墙接缝构造的特点,其

5、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封口技术封口技术 单元式幕墙通过对插完成接缝,这样在上、下、左、右4个单元连接点上必然有一个4个单元组件对插件均不能到达的地方,此处必然有一个内外贯穿的洞,如何堵好这个洞就是单元式幕墙的封口技术。对这个部位的处理目前有两种方案,即横滑型和横锁型。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特点1 1)、横滑型)、横滑型横滑型构造就是在左、右相邻两单元组件上框中设封口板,这个封口板封堵了4个组件结合部位的内外贯通的开口,而且还有集水槽和分隔板的功能。由于这个封口板不限制上单元下框在两相邻下单元组件上框内滑动,因此就叫横滑型。其特点如下:l优点:集水、排水功能比较成熟,水密性能达到2500

6、Pa。l缺点:只能用于处于一个平面上的单元组件。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特点2 2)、横锁型)、横锁型横锁型是在接缝处竖框空腔中设一个多功能插芯,这种插芯由两部分组成,即对插的封口部分和一个向上开口其他五面封闭的集水壶组成。由于多功能插芯位于上下两单元交接处,将上下两单元组合成一个整体,上下单元形成横向锁定,即左右相邻两单元不能滑动,故成横锁型。其特点如下:l优点:可用于单元组件任何角度对插。l缺点:集水、排水功能尚不理想。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特点2 2、收口技术、收口技术 单元式幕墙单元组件间靠对插完成接缝,因此它的安装顺序要求非常严格,即每一层要横向按次序一块接一块对插,当中不能留空位(因为对插接缝无

7、法平推进入空位),安装完一层再安装上一层,最后一个单元如何与相邻两单元连接是一个难点,因为已安装固定的左右两单元组件之间距净空比单元组件实际宽度要小,这个组件无法在水平方向平推进入空位,也不能先插一侧再插另一侧,这样在设计时,对最后一个单元组件的组装要考虑好接缝方法(现在一般采用二加一收口法,一处收口点留三单元空位,收口时两单元组件平推进入空位,再从上向下插最后一单元组件或用先固定相邻两不对插件的组件,定位固定后插入第三者插件完成接缝,第三者插件与单元组件要错位插接,达到互为封口)。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特点3 3、单元式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与吊装、单元式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与吊装 在主体结构上安装

8、单元式幕墙的转接件,要对一个安装单元(全高或810个楼层)一次全部安装调整到位,用转接件的安装精度来保证单元式幕墙的安装质量,即单元式幕墙外表面的平整度是靠转接件的安装精度和单元式幕墙单元组件构造厚度的精度来保证的。单元式幕墙的单元组件在工厂已将面板(玻璃、铝板、花岗石板)装配好,在主体结构上安装连接要在室内一侧操作,因此内侧必须要有操作空间(由于手无法穿过面板在外侧进行操作),这样对楼板与柱外边平齐(或柱外边突出楼板或实体墙)的建筑,如果单元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点布置在柱位(实体墙面)上,安装时操作难度很大。而当建筑立面上幕墙分格必须在柱位时,就要在设计上采取措施在柱宽以外楼板上设连接点,使

9、连接点避开柱位。单元组件在主体结构上安装连接是相邻两单元组件对插接缝和单元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对插(扣、挂)同时进行,由于单元组件与连接件均有偏差,除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连接件除安装精度要保证单元组件的安装质量外,还要在吊装固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节可能,也就是说连接件要具有三向六自由度(三维方向移动和绕X、Y、Z轴转角)。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特点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特点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特点单元体的现场吊装单元式幕墙的技术特点 水密性一直是建筑幕墙节点设计的重要问题。经不完全的统计,在实验室中有90%幕墙样品需经修复才能通过试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解决幕墙的防水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防水

10、原理进行了研究和实验,总结出完整的防水设计理论。比较著名的是“雨幕原理”和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等压原理”。这些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甚至很难理解,致使在实际应用时造成误解,给幕墙的防水设计带来不便。幕墙的防水技术1 1、完全密封阶段、完全密封阶段 主要以构件式幕墙的结构形式为主,原理很简单,有缝的地方就采主要以构件式幕墙的结构形式为主,原理很简单,有缝的地方就采用防水密封材料进行封堵,是被动防水阶段。用防水密封材料进行封堵,是被动防水阶段。按照建筑幕墙的防水原理可以将幕墙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照建筑幕墙的防水原理可以将幕墙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完全密封阶段幕墙防水形式完全密封阶段幕墙防水形式

11、 幕墙防水技术-发展历史2 2、收集储存阶段、收集储存阶段 幕墙面板接缝形式有所改进,主要以简单插接形式进行防水。由于幕墙面板接缝形式有所改进,主要以简单插接形式进行防水。由于认识到幕墙不可能实现完全密封,采用插接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认识到幕墙不可能实现完全密封,采用插接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能够将收集到少量的雨水或雪水储存,靠自然蒸发阻止水的进一步渗透,能够将收集到少量的雨水或雪水储存,靠自然蒸发阻止水的进一步渗透,事实证明这种技术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防水问题。事实证明这种技术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防水问题。收集储存阶段幕墙防水形式收集储存阶段幕墙防水形式 幕墙防水技术-发展历史3 3、结构

12、化防水、结构化防水-雨幕等雨幕等压阶段压阶段 结构化防水是幕墙防结构化防水是幕墙防水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水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通过综合运用雨幕原理通过综合运用雨幕原理和等压原理,从幕墙节和等压原理,从幕墙节点结构设计入手,点结构设计入手,“允允许水通过幕墙表面渗入,许水通过幕墙表面渗入,并能将水合理组织排出并能将水合理组织排出”,这是幕墙防水技术,这是幕墙防水技术的主动阶段。我国的单的主动阶段。我国的单元式幕墙就属于这一阶元式幕墙就属于这一阶段的典型幕墙技术。段的典型幕墙技术。结构化防水结构化防水-雨幕等压阶段幕墙防水形式雨幕等压阶段幕墙防水形式 幕墙防水技术-发展历史幕墙防水技术-综合比较1

13、 1、漏水三要素:、漏水三要素:1)、幕墙内外有缝隙或孔洞。2)、缝附近有水。3)、使水向室内流动的作用(气压差)。幕墙防水技术-设计原理2 2、雨幕原理、雨幕原理 雨幕原理是建筑防水设计的一个原理,它假定墙体外表面为一层“幕”,研究如何阻止雨水或雪融水透过这层幕的机理。它的研究范围包括:缝隙或孔洞影响、重力作用、毛吸作用、表面张力的影响、风运动能的影响、压力差的作用等。下表是应用雨幕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示意图。幕墙防水技术-设计原理雨幕原理应用示意图雨幕原理应用示意图 幕墙防水技术-设计原理3 3、等压原理、等压原理 等压原理是雨幕原理中进行外墙防水的最有效途径。其核心思想是“雨幕”两侧的压力达

14、到平衡,消除渗漏三要素中的“作用”,尤其是风压的作用。实际应用中,真正达到等压并非易事,如自然界中风速是随机的,造成的波动风压很难使“雨幕”两侧时时等压。幕墙防水技术-设计原理单元式幕墙作为一种面板结构,上下左右四个边框分别与邻近板块的对应边框之间采用插接结构,在外加荷载时能同时变形、协同受力,插接面同时设计有三道密封胶条来确保相邻两个板块之间的防水密封。单元式幕墙的三道密封线为:尘密线;水密线;气密线;单元式幕墙的防水-原理分析单元幕墙的三道密单元幕墙的三道密封线封线、尘密线、尘密线 为阻挡灰尘设计的一道密封线,一般由相邻单元的胶条相互搭接实现,起到阻挡灰尘和披水的作用。尘密线单元幕墙的防水

15、排水原理单元幕墙的防水排水原理 单元式幕墙的防水-原理分析、水密线、水密线 它是单元幕墙的重要防线,通过幕墙表面的少量漏水可以越过这条线,进入单元幕墙的等压腔,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进入等压腔水将被有组织的排出,没有继续进入室内的能力,达到阻水的目的。有时为了提高幕墙的水密性能,也可能同时设置多道水密线。水密线单元幕墙的防水排水原理单元幕墙的防水排水原理 单元式幕墙的防水-原理分析、气密线气密线它也是单元幕墙的重要防线,由于水密线和气密线之间的等压腔和室外基本上是相通(有时在连通孔上放置防止灰尘的海棉)的,因此水密线不能阻止空气的渗透,阻止空气的渗透任务由最后一道防线气密线来完成。气密线单元幕墙

16、的防水排水原理单元幕墙的防水排水原理 单元式幕墙的防水-原理分析1、水密线和气密线之间的空腔就是等压腔。从横剖节点图与纵剖面节点来看,空腔内外两侧的密封胶条是连续的,但在单元板块的上横框上,必须开有适当尺寸的长圆孔,用来确保当外界正负风压变化时,有一定体积的气体能通过长圆孔进出空腔,使空腔内的气压始终能够与外面气压基本相等,即使有少量雨水进入等压腔,这些少量雨水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下部长圆孔自动流至幕墙外面。单元式幕墙的防水-原理分析2、在气密线两侧,缝隙和作用同样不可避免,要达到不渗漏的目的,则要使水淋不到气密线,消除渗漏三要素中水的因素,由于通过尘密线和水密线的水很少或没有,加上合理的组织排水,就没有水淋到气密线,气密线缝隙周围没有水,就不会发生渗漏,从而使单元式幕墙对插部位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这就是雨屏等压密封原理在单元式幕墙中的应用。单元幕墙的防水排水原理单元幕墙的防水排水原理 单元式幕墙的防水-原理分析3、单元式幕墙防水的薄弱环节是四个单元的“+”字缝,这是单元式幕墙能否成功防水的关键,目前比较成功的解决方案有横锁式、横滑式和“+”字交叉密封结构等。单元幕墙单元幕墙“+”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