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27674020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月考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测试时刻 150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一、(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塞 si:塞外风光堵塞道路借助耳塞边关要塞B、遗 y:路不拾遗不遗余力遗风犹存遗赠亲友C、和 h:和衷共济春风和煦和盘托出日本和服D、单 chn: 单于和亲单身只影势单力弱单县特产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茫然地崩山摧峥嵘横绝峨眉巅B、孤寂烹羊宰牛云霄同消万古愁C、崔嵬隔篱呼取金樽犹得嫁比邻D、烦冤群山万壑渔樵紫台连朔漠3、依次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专门可能_其他国家。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_作出答复。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样的并列关系,_部分和整体的相持关系,_说是点面相持的关系。A、波及择要而是/或者 B、涉及择要确实是/或许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 D、波及摘要确实是/或许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明明是一条商业步行街, 然而难道还有许多机动车往来穿梭, 令行人或如白驹过隙,或如悬崖却步。B、那杀人犯尽管自首了,然而这一举动对他犯下的罪行仍旧是无济于事的,他仍旧要面临法律的审判。C、这篇

3、小说题材新奇、构思新巧,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伙儿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D、尽管积雪还没融尽,然而轻风差不多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爽朗。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要不要打击恐惧主义?打击恐惧主义,允不承诺同时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都明确说明了自己的立场。B、一部全国性的职业病防治法将提交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审议,有望使劳动者爱护自身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武器。C、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改革,在这些小城镇有固定住宅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该地城镇户口。D、 广东将用三年的时刻, 重点培养 30 家大型农产品批发

4、市场, 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辐射的格局。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哦,大海!你多么宽敞。称雄陆地的喜马拉雅山, 不是在你的怀中长大的吗?它是你的第几个亲小孩?_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你制造了多少奇迹,蕴藏了多少力量,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你蕴藏了多少力量,制造了多少奇迹,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在无边的大海面前,自然和人交融,使人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在无边的大海面前,人和自然交融,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那个地点,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土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拍打岩石, 激起丛丛白色的浪花,那个地点,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

5、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激起的丛丛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岩石,A、 B、 C、 D、二、(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唐诗的任侠精神唐诗的任侠精神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在诗歌里崭露头角。而到唐代,专门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精神才如奇峰突起, 成为全社会普遍的唱歌。 唐诗中的任侠精神, 不是个别的、 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唐诗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种: 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 “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

6、侠客之义” ,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 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颂扬,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一辈子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出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而对浩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唱歌, 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拓和颂扬, 表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明显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状所尽能规范和牢笼的,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7、任侠精神之因此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 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而阻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商业资财的积存和都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 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奇的血液, 而且也使其雄奇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 然而盛唐的诗人们之因此不约而同的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全然缘故还在于它提供了那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 它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 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

8、面现实的斗争意识, 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 它所表达的, 是一种力的美, 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隐秘之一。7、下列唐人诗句中,不含“任侠”精神的一句是()A、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C、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8、对文中划线句子明白得正确的一项是()A、“尚武”精神闪耀着唐人立功效世的人一辈子理想的光芒,而“轻儒”的意识则是“尚武”的必定结果,它们共同使盛唐诗歌出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B、“尚武”“轻儒”张扬了任侠理

9、想,而后者更使唐诗出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C、盛唐诗歌对“尚武”的颂扬正面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对“轻儒”的否定则从反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二者结合,使盛唐诗歌出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D、“尚武”和“轻儒”并不矛盾,它们在张扬了任侠理想的同时,也使盛唐诗歌出现出一种“非文人化”面貌。9、 下列对“任侠”精神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缘故的概括, 最要紧、 最全面的一句是 ()A、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使它能够向我们展现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B、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的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阻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10、C、商业资财的积存和都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 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奇的血液, 而且也使其雄奇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D、全然缘故还在于它提供了那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10、依照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任侠”精神并不是唐代所独有,早在汉代就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B、 考察唐诗中游侠形象的消长起落, 能够为我们考察唐代的社会风貌、 思想进展提供了一个方面的线索。C、 盛唐儒、 道、 释三种意识形状并存, 从而使游侠精神获得了丰富和进展的充足养料

11、,使之成为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D、“任侠”精神所表达的强者性格,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 “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建元六年,安国为御

12、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 “汉与匈奴和亲,率只是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因此上许和亲。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 “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 “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 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因此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

13、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 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 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从代主击其辎重。未至马邑百余里,行 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 “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予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无何,梁内史缺居:过了。 B、汉与匈奴和亲,率只是数岁

14、即复倍约倍:违抗。 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行:将要。 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怪:责备。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日 C D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相如因持璧却立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安国日:“甲不就官,我灭而宗。”安国笑日:“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击之不便,不如和亲阴使聂翁壹为间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A B

15、 C D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要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因此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三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第卷第卷( (共共108108分分) )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16、现代汉语。(8分) (1)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2分)译文:(2)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3分)译文:(3)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3分)译文:16、阅读下面两首元代贯云石的曲子,然后回答问题。 (6 分)双调清江引咏梅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其二:芳心对人妖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1)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手法和成效做一简明赏析。 (2 分)(2)两首小令差不多上咏梅,但在状物言志上各有侧重,请作简要分析。 (4 分)17、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4 分)一夫当关,。连峰去天不盈尺,。,能够横绝峨嵋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愿长醉不复醒。陈王昔时宴平乐,。五、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 题。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一辈子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