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上传人:路开 文档编号:32766284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 ro ) 阔绰( chu ) 根深蒂固( d )B冗长(rng) 酝酿(ning) 相形见拙(zhu)C芳馨(xng) 潮汐(x) 锲而不舍(q)D枯涸(g) 蹲踞(zn) 孜孜不倦(z)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憔悴 馈赠 心旷神怡B簇新 深邃 肃然起敬C襁褓 嶙峋 恍然大悟D侧隐 留滞 毛骨耸然3(2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 。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 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的生活着, 我们万

2、物灵长的人类!A羞惭 无微不至 不光B羞惭 微不足道 何况C羞耻 无微不至 何况D羞耻 微不足道 不光4(2分)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降低教育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B中国开辟了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打败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C经过16年持之以恒的艰苦创建,2015年2月28日,岳阳市终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D司法机关能否依法独立公正地行驶审判权和检察权,是我国司法制度公正高效的关键。5(2分)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一个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走得远。” 。

3、人生的旅途上少不了朋友,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的确,没有人弱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人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因为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而分担的痛苦却是一半的痛苦。ABCD6(9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2)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3)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4)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5)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两章)(6)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 , ”概括了“古仁人”不在意环境的好坏,淡看个人得失的崇高品质。以下(8)(10)题只选做一题。

4、如每题都做,只记第 (8)题的得分。(8)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9)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10)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3分)名著阅读。 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家中的生活经历。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8(8分)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礼文化,恒顺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

5、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定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定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是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你的结论是: 。(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辞已不再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是两个用错的例子

6、,请写出它们的序号: 。请您明天一定光临。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谢谢您的高见。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3)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芳说话的内容。 小明:都什么年代了,传统礼文化就是一堆糟粕,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芳: 。 小红:是呀,小明,我也认为礼文化,尤其是其中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弘扬。二、现代文阅读(分)9(8分)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

7、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

8、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

9、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符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文/沉碧)(1)为什么人们称赞“正”字计数法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2)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

10、了“正”字计数法?(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4)第段划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大大”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0(6分)对自己诚实一点我们总是希图表现的比我们实际的情况要好一些。好比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有客人要来,我们会被父母要求:“你要乖一些啊!”等客人走了,父母会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放松一下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话,却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留存了一个印象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任务面前,努力的表现得比你实际拥有的状况更好。这样,我们把一个不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并认为这才是可爱的,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个真实的自我,则是上不得台面的残次品,是应该被掩藏和遮盖的。当这个“

11、假我”被人欢迎和夸赞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就是别人眼中的“我”。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自卑加重了,我们知道外界的评价都是给予那个不存在的“我”,真实的我反倒像灰姑娘一样,躲在角落里捡煤渣。伪装的自我,虽然可以一时骗过别人,但自己的心其实很累。 我年轻的时候,因为总想表现得比自己真实的状态更好一些,便不由自主地要作假。明明不快乐,怕被人看出,以为是思想问题,就表现出欢天喜地的兴奋。在会议上有不同意见,因为判断出自己是少数,就放弃主见随大流,默不作声凡此种种,以为是老练的举措,都让我做人辛苦,不胜其烦。种种历练,终于明白了,要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这样做了

12、以后,我本以为机会一定要少很多,因为抱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只求这一生做一个真实的自我,付出代价也认了。不想,却多了朋友,多了机缘。思来想去,原来大家都更喜欢真实的东西。如果你觉得真实的自我还不够完善,那么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渐渐变得完善起来,而不是敷衍、遮盖或欺骗。(文/毕淑敏,有删改)(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文章的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11(12分)孤独温暖的旅程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

13、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不久之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省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使我对沽源产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绘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

14、从未在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地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到后来竟然达到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字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在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多有耐心和爱。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