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学教案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327655283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教学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 认识声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经验的联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2.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3.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4.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转换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

2、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教学难点】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课前准备课件、扬声器、音叉、音乐芯片(或小闹钟)、瓶口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装有色儿的玻璃缸、抽气机、鼓、小纸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根据素材中的图制作声形并茂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世界。 师:在这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我们足如何听到声音的?二、新课教学(一)声音是怎

3、样产生的 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每位同学用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感觉一下。 生: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播放蟋蟀呜叫的录像片或光盘,让学生观察正在呜叫的蟋蟀翅膀在振动。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呜叫时的姿态?生甲: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生乙:鸟呜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生丙: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对生物很感兴趣,观察很仔细。你们知道有一种树叫笑树吗?笑树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原来笑树果实的

4、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就像人的笑声。 师:根据以上例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 师:下面请大家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l:小纸人在播声的扬声器上跳动;小纸人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 师:由以上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生乙: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部位振动而发音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与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振动

5、发出声音的。 请你再举出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师: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什么疑惑?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将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猜想或假设,对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进行实验这是科学探究的第四步,得出结论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师: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演示实验2:探究声音的传播。 现象,瓶内有空气时,我们可以听到闹钟或音乐芯片的发出的声音,当用抽气机抽气时,闹钟声或音乐声逐

6、渐变小、最后消失。 师: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甲:空气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生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师:请大家看玻璃鱼缸中有金鱼在游动,如果我在水面上拍手,金鱼会怎样?演示实验3:见下图,现象:金鱼听到拍手声赶紧游向水底。 师: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水可以传声。两人一组进行随堂小实验:见下图,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可以听到另一个同学轻叩桌面的声音。 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甲:桌面可以传声。 生乙:木头可以传声。 师:空气、水、木头(或桌面)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三)我们是怎样听

7、到声音的?实验:拿一张纸片放在嘴边,说话(不能吹纸片)时可以感到纸片振动;实验表明:声音能引起膜片等物体振动。教师:这里的膜片相当于人耳中的哪部分结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配文后回答以上问题。 生: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然后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师:如果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如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生

8、活中会出现什么不便? 生甲:车的喇叭声听不到,会发生车祸。生乙:不能与人方便的交流。 师:大家平时应该关心、爱护残疾人。(四)声音的传播有多快1声音 叫做声速。2不同物质中,声速一般 ;同一物质中,声速跟 有关,在150。C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 ;请大家阅读课本,回答以上问题。 生甲: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生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是v固v液v气。 生丙: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 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 你还知道哪些利用固体、液体传声的实例? 生甲:医生利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身体、诊断

9、疾病,是利用固体传声。 生乙:渔民捕鱼时,在渔网上装电子发声器,播放鱼喜欢听的声音,吸引鱼群,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捕鱼产量,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生丙:钓鱼的人从不聊天,怕说话声把鱼给吓跑。说明水可以传声。 师:为什么平时在教室里讲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的响亮?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发射,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如果回声到达入耳,比原声晚不到0.1s,人耳就会不出回声和原声了,回声就使原声加强,使声音听起来更响亮。 教室里的声音鼓四周墙壁反射,回声到达入耳比原声晚不到0.1s,回声使原声加强,所以听起来响亮。而在操场上讲话,比较空旷,声音被障碍物

10、反射回来,传播时间太长,声音变得很小几乎听不到回声,只能听到原声,所以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响亮。归纳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v固v液v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小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5 C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v340ms。板书设计第一节 认识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2) v固v液v气。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空气中v声=340ms。3.2

11、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白乐音的三个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音色。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尺、橡皮筋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新课引入 先请大家闭眼聆听一段轻音乐,互相交流感受,然后引导大家对乐音下定义。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各有区别的结

12、论。最后总结出乐音有三个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之间的关系。二、过程展开 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 组织学生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拨动时用力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所观察到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用波形比较频率。1.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差别。学生观察并回答: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相似,但频率高的音叉的波形要密一些。2.通过示波器观察不同的男、女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比较男、女学

13、生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强调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主观感受的声音越尖细,音调就越高。例1:男生说话声音较粗犷,女生说话声音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频率不同。方法总结:男生声带较厚,频率低,声音低沉浑厚;女生声带较薄,频率高,声音尖细。音调与物体的关系:相同材质的物体,体积越粗大,音调越低。例2:当往开水瓶中倒水时,开始时音调低,水将满时,音调高。这是因为,向开水瓶中倒水时,能引起开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水未满时,空气柱较长,振动频率较低,声音音调较低;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音调的高低就可以判断开水是否装满。 2、响度 响度又称音量或声量,

14、是人耳对声音感觉的强弱。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算声音的强弱,其符号是dB,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强。让学生试着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响度,并注意观察响度变化时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例如: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也可以敲桌面,轻敲和重敲进行观察,比较响度不同的时候到底是改变了声源的什么因素。3、音色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的?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在音调、响度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的差异就是音色的不同。小结1.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2.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板书设计第二节乐音的三个特征乐音: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它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振动快,频率高,音调就高,声音听起来尖细;声源振动慢,频率低,音调就低,声音听起来低沉。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振动的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是相同的。2、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振幅是指物体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