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27654065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PPTX 页数:6 大小:6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四川省泸泸州州市市 2022 年中考化学年中考化学真真题题一、一、单选题单选题1.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氮气B人体呼吸作用需要氧气C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答案】A【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解析】【解答】A.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氧气,该过程没有氮气参与,故 A 错误,符合题意;B.氧气能够支持呼吸,所以人体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增多能够加剧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不易和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性质稳定,故

2、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分析。B、根据氧气能够支持呼吸分析。C、二氧化碳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D、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2.食品包装袋中常有一个小纸袋,标有“石灰干燥剂”字样,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干燥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食用B能与水反应C属于盐类D能吸收氧气【答案】B【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解析】【解答】A.石灰干燥剂为氧化钙,氧化钙不能食用,故 A 不符合题意;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且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的热,故 B 符合题意;C.氧化钙是由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金属氧化物,不是盐,故 C 不符合题意;D.氧化钙

3、和氧气不能反应,所以不能吸收氧气,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氧化钙的性质分析。3化学与生产、生活、环保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随意丢弃聚乙烯塑料不产生污染C强热使煤焦化属于化学变化D维生素 D 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答案】B【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解析】【解答】A.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聚乙烯塑料是塑料,很难降解,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故错误,符合题意;C.隔绝空气强热使煤焦化产生了煤焦油、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维生素 D 有助于吸收钙

4、,钙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聚乙烯塑料属于塑料。C、根据化学变化的特点分析。D、根据维生素 D 有助于吸收钙分析。)4.“化学观念”是从化学视角对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物质不可能再细分B化学物质由元素组成C化学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D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答案】A【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解答】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故错误,符合题意;B.

5、化学物质由元素组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决定物质的用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化学变化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重连,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需要释放能量,所以会有能量的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物质是可分的。B、宏观上,化学物质由元素组成。C、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D、根据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变化分析。5在“做实验”中“学化学”离不开仪器。废铜回收利用,可先高温灼烧,再加酸溶解。高温灼烧选用的仪器是()A锥形瓶B烧杯C集气瓶D坩埚【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解析】【解答】A.锥形瓶加热要在底部垫石棉网

6、,不能直接加热,不能高温灼烧,故不符合题意;B.烧杯加热要在底部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不能高温灼烧,故不符合题意;C.集气瓶不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D.坩埚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高温灼烧,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6“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有关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钠原子次外层有 8 个电子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 1 个电子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钠呈+1 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答案】C【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解析】【解答】A.钠原子核外共 3 层电子,第一层 2 个电子

7、,次外层有 8 个电子,最外层 1 个电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个钠原子变成钠离子失去最外层 1 个电子,变成最外层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错误,符合题意。D.钠原子的最外层 1 个电子,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 1 个电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化合价为1 价。所以钠呈+1 价与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钠原子核外共 3 层电子,第一层 2 个电子,次外层有 8 个电子,最外层 1 个电子。B、一个钠原子失去最外层 1 个电子变成钠离子。C、钠离子中有质子数 11,核外电子数为 10。D、原子的最外

8、层电子数小于 4,容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7科学探究,其乐无穷!向静置的 Ba(OH)2 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美丽的颜色,振荡后逐渐滴加稀硫酸,并静静观察,会看到神奇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滴加酚酞试液后液滴周围变红,并逐渐扩散开来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红色瞬间消失复又变红C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 pH 增大D发生了中和反应:()2+24=4+22【答案】C【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故加入酚酞后液滴周围变红色,然后因为微粒在不停的运动,所以红色逐渐扩散开,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9、B.开始滴加稀硫酸,液滴处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红色瞬间消失;然后因为氢氧根离子不断运动到液滴处,液滴处溶液呈碱性,遇到酚酞又变红,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继续滴加稀硫酸,硫酸钡沉淀质量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钡恰好完全消耗时,沉淀量达到最大,继续滴加稀硫酸时,溶液中沉淀保持不变。但是此时溶液中硫酸逐渐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 pH 逐渐减小,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方程式为()2+24=4+22,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根据开始滴加稀硫酸,氢氧根

10、离子不断运动到液滴处,氢氧化钡和稀硫酸不断反应分析。8已知:温度超过 35时,NH4HCO3 开始分解,其溶解度表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102030NH4HCO3 溶解度(g/100g 水)11.915.821.027.0A用 NH4HCO3 晶体配制浓溶液时,可加热煮沸以加快溶解BNH4HCO3 是铵态复合肥料,与其它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 C20时,50.0g 蒸馏水就能使 11.0g NH4HCO3 晶体完全溶解D127.0g NH4HCO3 饱和溶液,由 30降至 20可析出 6.0g 晶体【答案】D【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温度超过

11、 35时,NH4HCO3 开始分解。所以用碳酸氢铵晶体配制浓溶液时,不能加热煮沸,以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故 A 不符合题意;B.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两种及以上的营养元素,而碳酸氢铵中所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故碳酸氢铵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用时,会有氨气移出,从而降低铵态氮肥肥效,故碳酸氢铵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故 B 不符合题意;C.20时碳酸氢铵的溶解度为 21.0g,即该温度下 100g 水中最多溶解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21.0g,所以该温度下50g 水中对多溶解的碳酸氢铵质量为 10.5g11.0g,故碳酸氢铵晶体不能完全溶解,故 C 不符合题意;D.30

12、时 127.0g 碳酸氢铵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碳酸氢铵质量为 27.0g,溶剂水的质量为 100g。该饱和溶液由 30降至 20时,碳酸氢铵溶解度由 27.0g 降低到 21.0g,所以 30时 127.0g 的碳酸氢铵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 6.0g 晶体,故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表格中碳酸氢铵的溶解度,碳酸氢铵的性质分析。二、填空二、填空题题9火箭燃料肼能与 H2O2 反应,反应图示如下(未配平)。请回答相关问题。(1)氮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值为。(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意配平)【答案】(1)二或 2;7:1(2)24+222

13、=2+42【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1)氮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所以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故填二;根据图示,肼的化学式为24,所以肼中的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7:1,故填7:1;(2)根据图示,该反应是由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对应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2=2+42。【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10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如下图所示(源

14、于人教版教材),个体会存在微小差异。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甲含量最高,其元素符号为;含量超过 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11 种常量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共有种;因缺微量元素可引起甲状腺肿大。2下列有关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是因为对健康的作用微小而命名的B人体摄入有机营养物质和水来获取含量前四位的元素C铜元素为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毫无益处D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总质量约占人体总质量的 99.95%【答案】(1)O;7;碘(2)B;D【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解析】【解答】(1)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 O;11 种常量元

15、素中非金属元素共有氧、碳、氢、氮、磷、硫、氯共 7 种;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2)A、含量小于 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故不正确;B、有机营养物质四种:糖类、油脂、维生素、蛋白质,和无机物水中含有的元素有 O、C、H、N,是人体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所以人体摄入这些物质获得这些元素,故正确;C、铜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主要功能为辅助造血,但是不能 g 过量摄入,故不正确;D、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总质量约占人体总质量的 99.95%,故正确。故答案为:BD。【分析】(1)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11 种常量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共有氧、碳、氢、氮、磷、

16、硫、氯共 7 种;人体长时间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2)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11同学们观看央视发现 走进科学节目后,对节目中介绍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年代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产生了兴趣,于是查阅 Al、Cu、Fe、Ag 四种金属元素的信息形成下表资料。元素编号金属材料使用的大致年代公元前 7000 年公元前 4000 年公元前 2200 年公元 1827 年在地壳中的含量/%0.0070.000014.757.73请回答相关问题。(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最初他们将(填化学式)和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混合后加热就得到了红色的金属铜。(2)Al 元素的单质是在电发现之后,通过电解 Al2O3 才工业化生产的,则 Al 在表中的编号是。(3)大家发现金属材料使用年代的先后规律一般是:金属越活泼使用年代越迟。但上表中某元素因含量过低而出现了例外。综合分析,、元素依次是。【答案】(1)C(2)(3)铜、银、铁【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解析】【解答】(1)Cu2(OH)2CO3 加热会得到氧化铜,要得到红色的金属铜,需要加入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