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32740115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23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专题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医学专题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医学专题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医学专题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医学专题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专题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小儿用药的注意事项西京医院西京医院西京医院西京医院 儿科儿科儿科儿科叶彬叶彬叶彬叶彬12021/7/20 星期二儿科用药的注意事项新生儿用药特点婴幼儿用药特点儿童用药特点儿科急救药品应用小儿用药剂量计算2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用药特点儿童不是成人缩影,新生儿也不是儿童缩影。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各种脏器功能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及药物的代谢动力与成人和儿童极大不同。3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给药途径口服注射吸入外敷哺乳输入脐带血管注射4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药物吸收胃肠功能对口服药吸收的影响:幽门括约肌收缩较强,贲门括约肌收缩较弱,胃内容

2、物易返流入食管。胃排空时间长达68小时,药物吸收更完全。出生24小时内胃液酸度显著增加,不宜口服易失活药物。5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药物吸收用药部位血流对注射给药的影响:新生儿肌肉组织较少,皮下组织相对较大,血循环较差。灌注较少时药物滞留在肌肉中,吸收易不规则。药物蓄积于局部,灌注突然改变时,可引起药物中毒。静脉注射给药吸收最快,药效也最可靠。6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药物吸收皮肤或粘膜对吸收的影响:新生儿粘膜娇嫩,粘膜血管丰富,皮肤角化层薄,药物吸收迅速,给药方法方便。有炎症或破损时局部用药过多,可导致药物中毒。如滴鼻剂。7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药物吸收体液分布的

3、影响:新生儿总体液量占体量的80(成人为60),相对较成人高,因此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8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药物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新生儿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低:药物不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因为新生儿体内血浆蛋白的性质有变化。不易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地高辛、苯巴比妥等。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致使血中游离胆红素侵入脑组织,甚至造成核黄疸。9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药物吸收酶的影响:新生儿的酶系统尚不成熟,某些药物代谢酶分泌量少且活性不足,诸如水解作用、氧化和还原作用等生化反应均低下。新生儿用药时要考虑到肝酶的成熟情况,一般出生2周

4、后肝脏处理药物的能力才接近成人水平。如新生儿黄疸不退,说明其肝药酶尚未发挥充分的解毒作用,应及时请医生处理或给予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治疗核黄疸)产生酶促作用,使胆红素排出。10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药物吸收肾功能影响:新生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及肾小球过滤率较成人低3040。很多药物因新生儿的肾小球过滤低而影响排泄,导致血清药物浓度高,半衰期也延长。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间隔应适当延长。这些药物有氨基苷类、地高辛、呋噻米、吲哚美辛、青霉素和呋喃类。新生儿肾功能的成熟过程需要812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11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给药途径的选择口服给药:新生儿吸收差异大,口服给药不

5、可靠。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吸收不恒定,根据药性选择。静脉注射:吸收快而可靠。脐静脉注射:有可能引起肝坏死。脐动脉注射:有可能引起肢体或肾坏死。122021/7/20 星期二新生儿忌用药氯丙嗪,可致麻痹性肠梗阻。磺胺类、亚硝酸类,可产生高铁知红蛋白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奎宁,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132021/7/20 星期二婴幼儿期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药物吸收药物吸收口服药物的吸收与胃肠道有关,婴幼儿胃内酸度低于成人。68个月胃肠才有蠕动,胃肠排空时间较新生儿短。吞咽能力差,不愿服药。口服片剂不慎可误入气管。喂药时溅撒、量取误差。142021/7/20 星

6、期二婴幼儿期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药物分布药物分布体液总量、细胞外液均高于成人。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被稀释。体液调节功能较差,细胞外液比重差,水电解质代谢易受疾病及外界影响。血脑屏障功能较差,某些药物可进入脑脊液。152021/7/20 星期二婴幼儿期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药物代谢药物代谢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肝线粒体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成熟。肝脏相对重量约为成人的2倍,使很多以肝代谢为主要消除途径的药物短于成人。162021/7/20 星期二婴幼儿期生理特点与用药关系药物消除药物消除肾小球过滤率和肾血流量迅速增进,612个月超过成人值,肾小管排泌能力在个7月1岁时接近成人水平。由于婴幼儿药物肝代

7、谢速率与肾排泄快,一些以肝代谢为主渠道消除的药物总消除率也较成人快。172021/7/20 星期二婴幼儿药物吸收吞咽能力差,不愿服药。口服片剂不慎可误入气管。喂药时溅撒、量取误差。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注意药物引起的腹泻。对危重患儿,为了药物有效及时达到血药浓度,宜用静脉注射方法给药。182021/7/20 星期二儿童期生理特点和用药关系儿童期生长发育较前缓慢,机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可以说服给药,减少注射给药给患儿造成痛苦。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排泄快,但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应用利尿药较易引起低血钾、低血钠现象。注意用药安全,按千克体重计算的剂量,有时剂量偏大,总量不应超

8、过成人剂量,避免药物中毒。192021/7/20 星期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食物1 延缓吸收 2 高脂肪药物可增加某些药物的吸收 3 食物纤维 4 糖 5 食物与服药时间202021/7/20 星期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附加剂与制剂因素1表面活性剂2高分子材料与甘油3药物制剂对吸收的影响212021/7/20 星期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给药途径1消化道给药口服给药口腔给药直肠给药222021/7/20 星期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给药途径2非消化道给药静脉注射动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椎管内注射呼吸道给药透皮给药232021/7/20 星期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肝脏守关作用:经过胃、小肠、大肠(除直肠下部)

9、吸收的药物转运入血后,进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注射时仅有30%要通过肝脏,口服给药吸收入血后100%要通过肝脏。药物注射比口服受肝脏代谢影响小。242021/7/20 星期二解热镇痛药:小儿相对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成熟,主要靠调节体温中枢而降温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252021/7/20 星期二镇咳药:小儿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物增多,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因此,当小儿肺炎或剧烈咳嗽时,宜用祛痰止咳药,而忌用强力镇咳药,以免咳嗽中枢受到过度抑制而加重呼吸困难。甘草制剂和麻黄素,一般应禁用。氨茶碱、成人用滴鼻净都要求禁止给儿童乱用,以防中毒。26202

10、1/7/20 星期二镇静药:由于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早产儿肝微粒体羟化酶功能差,易导致羟基代谢的药物消除减慢,在体内蓄积,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因此应慎用。272021/7/20 星期二维生素:维生素K1:新生儿自然出血或颅内出血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3),否则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和溶血性贫血;维生素A: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它可以使软骨成熟、退变,维生素A不足时,可减慢骺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但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骨只长粗而不长长。282021/7/20 星期二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不当,可致脑水肿,引起胃溃疡、肠粘膜坏死或穿孔、骨质疏

11、松、眼晶状体突出、高血压;292021/7/20 星期二四环素: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生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长迟缓,小婴儿还会产生脑水肿;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四环素为成人用剂型,儿童不应使用,孕妇、乳妇也应慎用。302021/7/20 星期二小儿同时应用的药品种类应尽可能小儿同时应用的药品种类应尽可能越少越好!越少越好!312021/7/20 星期二儿科急救药品的应用强心抗休克止惊脱水322021/7/20 星期二强心药物的应用 为了及时抢救患儿,正确使用强心药物十分重要。儿科常用强心药:地高辛、西地兰、盐酸多巴胺。332021/7/20 星期二西地兰是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

12、1.药理作用:毛地黄中提取的速效强心甙,静脉注射530分钟起效。2.适应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衰 者应为首选,也可用于非洋地黄所致的房扑与房颤。3.剂量与用法:2岁0.020.03mg/kg,先用半量静脉注射,68小时后,余量分两次静注。1224小时内达到饱和量,症状控制后改用地高辛口服。4.注意事项:用5%10%葡萄糖510ml稀释缓慢静注,可避免出现副作用。心肌炎与低钾血症的患儿易出现洋地黄中毒,因此在用药期间使用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342021/7/20 星期二地高辛1.药理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利尿。2.适应症:各种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

13、动等。3.剂量与用法:2岁0.040.06mgkg,首次剂量用饱和量的2/1,余量分2次,每68小时给予。维持量为饱和量的1/51/3,每12小时一次。4.注意事项:对强心甙中毒者禁用。用10%25%葡萄糖510ml稀释缓慢静注,大于5分钟。352021/7/20 星期二盐酸多巴胺1 1.药理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出量,静脉注射既强心又扩张血管,减低外周阻力。与多巴酚丁胺合用治疗心力衰竭并肺水肿。2.剂量与用法:1015ug/(kgmin)微量输液泵3.注意事项:配置剂量与每分钟入量准确。使用较粗的上肢静脉,观察输液部位反应。甲亢、高血压和嗜铬细胞瘤患儿禁用。362021/7/20 星

14、期二抗休克药物除心源性休克外,抗休克药物必须在纠酸扩容基础上应用。常用的抗休克药物有:盐酸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纳洛酮。372021/7/20 星期二酚妥拉明1.药理作用:扩张肺血管和周围动脉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2.剂量与用法:每次0.10.2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缓慢静注10分钟,15分钟可重复一次。可也用10%葡萄糖稀释,按10ug(kg/min)静脉持续滴注。3.注意事项:必须在扩容的基础上应用本药。大剂量快速输入可导致心动过速。382021/7/20 星期二纳洛酮1.药理作用:拮抗啡呔引起的血压降低和意识障碍,从而逆转低血压。2.剂量与用法:每次0.010.

15、02mg/kg肌注或静注,必要时重复。3.副作用:极少数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烦躁、心动过速症状,安全性大。392021/7/20 星期二镇静止惊药物安定苯巴比妥钠402021/7/20 星期二安定1.剂量与用法:治疗惊厥首选药。0.250.5mg/kg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肌注起效较慢,故不采用。2.注意事项:常引起的副作用是呼吸抑制、血压下降,静注时抽搐一旦停止余量不再注入。412021/7/20 星期二苯巴比妥钠剂量与用法:12mg/kg/次,肌注或静注。注意事项:呼吸中枢受抑制及肝肾功能不全患儿慎用。422021/7/20 星期二脱水、降颅压药用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

16、急性肾衰。432021/7/20 星期二甘露醇1.临床应用:是一种渗透利尿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颅内高压及脑疝。2.剂量与用法:小儿:0.251.0g/kg,必要时46小时重复使用,60分钟滴完。新生儿:利尿首剂:0.51.0g/kg.维持:0.250.5g/kg;降颅压:0.25g/kg,46小时重复使用,30分钟滴完。3.注意事项:治疗中监测血压、尿量、心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发现液体结晶不可输入,可用温开水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442021/7/20 星期二呋塞米1.临床应用:肺水肿、脑水肿及血管障碍所致的周围水肿及药物中毒时在输液同时促进毒物的排泄。2.剂量与用法:肌注或静推或静滴:0.51.0mg/kg,12次/日。最大剂量每次6mg/kg。3.注意事项:监测电解质,长期应用注意补钾。肾功能不全患儿慎用。452021/7/20 星期二小儿药物剂量计算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 (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例如:小明,3岁,15kg,利巴韦林1015mg/kg.d,所需药量15kg10mg150mg若计算结果超出成人剂量,则以成人剂量为限。46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